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5942 浏览:1882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北部湾大开发风生水起,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如何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同步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如何在北部湾大开发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这是政府、社会、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广西社会科学院吕余生等著《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一书圆满地回答了这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该书在系统整体发掘、梳理、认知、把握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和总结、分析、探索北部湾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明确提出北部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思路、指导思想、实施路径、政策建议以及制度创新、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的保障与建设措施。该书著作意图和研究宗旨在于:从北部湾经济大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以其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作为研究视角。在不断提升经济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提高文化自觉性的同时提高文化自信心,在保护、传承、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实现“广西沿海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目标。为此,该书着眼于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结合、历史叙述方法与辩证逻辑方法的统一、田野调查材料与文献资料的实证性统一的思维、观念、方法,精心设计该书的框架结构,以体现其研究的基本思路。
该书框架结构分为上编、中编、下编。上编为总论,题为“广西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从资源概况、类型特征、发展思路、政策建议四方面进行整体性研究;中编为分论,对北部湾地区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城市的历史文化状况进行分别研究;下编为专论,分别对“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对策研究”、“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文化中心”、“推进北海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十二五’时期推进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等进行类型研究与专题研究。全书结构紧密,逻辑严谨,框架完整,首尾呼应,如同树状结构,总论为树干,分论为树枝,专论为树叶,合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这样的构成设计与结构方式,不仅有利于研究者思路清晰和周密,而且也有利于遵循研究对象自身逻辑和规律,更有利于读者接受、认识和理解。作为读者和学者,在此,我认为该书对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主要具有三方面价值意义。
其一,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体发掘的价值意义。广西是一个沿海、沿边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优势。但过去学界较多将关注点放在桂北历史文化资源和桂西南的民族文化资源发掘与研究上,或多或少忽略北部湾这一特殊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研究,或者说只是零散、片段、部分资源的发掘和研究,未能形成系统整体的资源流或资源链,也未能构成整体研究之势。该书借助北部湾大开发之东风,将其长期以来积累的历史文化蓄势待发的万事俱备之势引发出来,如同一根线索将散落在海滩上的零珠碎玉串连起来成为一条绚丽多彩的项链,为美丽的北部湾增光添色。北部湾区域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文化特色和优势在于海洋文化,它不仅可以整合这一区域各种文化资源,形成整体的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圈、文化链、文化场;而且也可以充分囊括和表征区域文化多样性及其海洋文化个性特征。在海洋文化性质定位的基础上,将北海银滩、防城港金滩、钦州三娘湾、涠洲岛、海洋生物圈、海洋资源等海洋自然生态文化连成整体;将在京族三岛上世居少数民族京族文化与广西沿海、沿边、跨境各民族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udooo.com

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生态整体;以龙母文化将海洋渔家文化、疍家文化与西江文化以及泛北部湾区域海、江、河、湖的水域文化生态连成整体;以东兴滨海贝丘遗址、邕宁顶螺山贝丘遗址以及考古发掘的古人类文化遗存等形成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古人类文化遗址群;以汉代设立合浦郡后所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古港口、合浦汉墓群、合浦大士阁、“珠还合浦”历史传说等形成海洋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以近代商埠开发与西方文化进入所形成的北海近代西方建筑群、商业街、商铺以及领事馆、教堂、学校、医院、会馆等近代历史文化整体,等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都串连在海洋文化链条上形成整体,彰显和突出了北部湾历史文化的性质特征与价值意义。2010年,北海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汇集、整合和深度发掘、开发的标志性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北部湾区域文化发展如何抓住这一最佳机遇实现新的跨越和突破,如何在北海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之后持续在南宁等北部湾城市群中获得新的突破,如何在整合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申报联合国“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突破。
其二,北部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价值意义。该书对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整体系统开掘和展示这一历史文化宝库,而且在于深入讨论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利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东盟、多样性与整体性、全球化与民族化等关系。首先,该书对北部湾历史文化类型、性质、特征进行定位,以说明其价值意义,从而为保护与开发奠定基础和寻找依据。如对北部湾文化特征分析,提炼出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国际性等特点,一方面切合海洋文化性质与定位,体现出海洋文化特质、特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北部湾历史文化的整体性与丰富性。北部湾区域文化及其海洋文化的性质和特征以及价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北部湾大开发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应该借助北部湾大开发之势,更好凸显其特色和优势,构成北部湾大开发的软实力。为此,该书专题讨论北部湾现代文化形态与类型,分别对现代时尚文化、都市文化、节庆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现怎么发表展进行研究。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构建北部湾城市群、城市生态文明和城市文化圈,以城市为中心节点和基础支点,层层辐射和扩大文化圈和生态圈;如何整合、集中、配置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本优势、产业优势,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凝聚为城市精神、文化精神及其文化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如何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提升,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形成北部湾区域文化的新特色和新优势。同时,该书还针对北部湾区域文化发展历史、现状、问题、原因、对策、趋向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讨,不仅阐明北部湾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价值意义,而且提出实事求是、行之有效的对策性和应用性建议和措施。使其研究具有鲜明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特点。既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现实实际问题,又能够将问题分析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学理深度来认识和把握。
其三,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该书在前两点价值意义的揭示和论证基础上就使其研究自身具有价值意义。从这一视角来看,该书价值意义也体现出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尽管在该书之前也不乏此类研究著作和论文,也取得一些成果,也显示其研究价值意义。但存在问题是:一是较为零散而缺乏整体性:二是视野不够开阔,缺乏高度与深度;三是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有待加强。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还有待于北部湾大开发之势。如今,北部湾大开发已成大势所趋,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基础,广西社会科学院则具备人才、团队、科研、学术以及软件和硬件等优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该书研究团队具有明确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因此,该书作为研究成果的价值意义也就不言而喻。归而言之,该书价值意义在于:首先有高度,立足于北部湾大开发高度,具有国家战略、文化战略、文化软实力战略眼光,更具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意识,研究自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其次有广度,立足于区域文化的整体性和全方位多维视角,无论在文化资源的整体性还是跨学科研究整体性上都能够扩大视域与领域,从而也拓展了研究广度;再次是深度,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意义并不亚于文化资源发掘意义,北部湾海洋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内涵与其区域性自然人文生态、跨域性多边交往历史以及海洋经济特征等元素密切相关,对其复杂性、丰富性与多样性特质特征的总结是基于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层开拓和认知的结果,充分体现出海洋文化的宽阔胸怀和开放精神;最后是厚度,该书可谓北部湾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思路之清晰、材料之丰富,论证之严密,结构之完整,足以说明研究者之学问和功力,也使该书在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性与应用性、普及性与提高性的辩证关系上找到最佳结合点,其研究毫无疑问地彰显出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
当然,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就此会有一个高起点,北部湾历史文化及其研究的价值意义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深化、扩大和创新。我们期待作者继续推出更新的研究成果,也希望学界能增强义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推出更好更多的北部湾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不负北部湾大开发对学者的责任和对学界的期望,同时也希望通过文化软实力提高更好推动北部湾大开发的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周志华]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