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研究方向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分组实验中不良心理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分组实验中不良心理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8873 浏览:333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8-925X(2012)O8-0295-01
生物学实验,尤其是学生分组实验在新课改的生物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验中,往往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受不良心理的影响,实验效果不好,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在新课改背景下就高中生物分组实验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几种不良心理特征浅谈如下:

1、对实验不重视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由于传统考试功能的缺陷,学生往往重理论而轻实验,重记忆而轻能力。学生受此影响,认为生物实验并不重要,记住了生物就能考好,做不做实验都能学好。这些学生对生物实验往往是敬而远之的态度,做实验时应付差事,不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操作或袖手旁观,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往往采取主观判断或抄袭。
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列举近年来高考中的实验题,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体会高考实验题的新颖、灵活、综合性强的特点,改变对实验操作的轻视心理,认清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操作训练,只凭记忆和背诵,实验题目是考不好的。

2、好奇心理

好奇心是中学生的共同心理。平时一说到上生物实验课,许多学生往往是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来上实验课,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节课可以轻松了,什么都不带就去实验。在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目的时,他们常常忙于拿仪器、取药品,随便操作,高谈阔论。在实验过程中做出的结果,往往与预期的不符,极少数同学做出了正确的结果,看到现象和课本描述一致就很满足了。他们的注意力不在操作的规范上,较多的是照搬实验过程,根本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操作。长期以这种心情对待实验,不仅对实验操作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使学生形成了对实验的错误认识。
改变把实验当成照搬课本实验过程的心理,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如提取色素时,称取5g绿叶前没用吸水纸擦干叶面水珠或没剪去大的叶脉;加入丙酮后没有及时研磨或研磨时间过长而得不到深绿色的滤液,使整个实验无法进行等。这就要求教师事先提醒学生,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正确的操作方法怎样?预计会出现什么现象?指导督促学生规范操作。

3、自我控制能力低

由于大多数农村初中实验设备较差,很多应做的分组实验,甚至演示实验都无法开设,实验课只能是讲实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低。当他们进入实验室后就觉得非常稀奇:这是什么仪器?哪是什么药品?互相议论,大声喧哗,使自己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相互干扰、思维混乱,观察、记忆、应变能力减弱,更谈不上分析、推理,实验后几乎一无所得。
由于头脑不够冷静,操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如个别学生在制作装片时用力过猛,敲碎盖玻片或是有气泡产生;有些学生慌慌张张,将盐酸或龙胆紫试剂不分次序先后,有些同学甚至没有搞清楚是什么试剂,应该加多少试剂,随便乱加,造成解离,染色失败;有些学生在用高倍物镜观察时,操作混乱分不清镜头或砸坏装片等。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一定要强调保持安静,不能高声谈笑,否则将干扰观察和思维的正常展开,失去实验的教学功能。

4、实验结果和预期不符

实验结果是非常精确的,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药品的多少等都会造成实验的失败。但个别学生不思考这个问题,教师讲解时也不注意听,在试验操作过程中稍微出错,实验现象就失真,但是奇怪的是学生却很少出现失败,原因是凭书本知识主观去判断结果,或者抄袭实验结果去应付老师或作业,而失去实验课应有的教学效能。
例如,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中,如果蔗糖纯度达不到要求,混有少量的葡萄糖或果糖,或者存放时间太长,部分蔗糖被分解成还原性单糖,都会使蔗糖溶液和斐林试剂混合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与实验组试管内产生的正常的砖红色沉淀就难以区分,学生会产生错觉,认为实验结果和理论上的结果相符合。实际是学生没有搞清楚对试剂的要求,反而造成实验失败。

5、有始无终

有些学生由于自制能力差,做事有始无终,在实验中主要表现为:实验结束后不按教师要求,对试验台实验用品、材料乱放,实验垃圾乱扔等。对于这些学生,在实验时要相互监督,迫使其“循规蹈矩”,实验结束后要适时提问,布置作业,引起重视,养成始终如一的实验习惯。另外教师一进实验室就要告诫学生:这是在做科学实验,要时刻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培养良好的实验素质。
实践证明有始有终地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是培养良好习惯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基本的保证。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