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探究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辨析

探究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辨析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16155 浏览:698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英语在加速全球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广泛的本土化。一批带有地域特色的英语变体,如:日本英语、菲律宾英语、新加坡英语等也纷纷崛起,这其中也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在中国发展三个阶段出现的变体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证明发展并弘扬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洋泾浜英语;中国式英语;中国英语;文化软实力
1009-0118(2013)01-0393-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在其传播地生根发芽,并受当地语言、文化、习俗的影响,逐渐变化发展,其名称也由单一的“English”变成了“World Englishes”(Kachru,1990)。在英语本土化的大背景下,“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出现成为了客观存在,学界对此问题争论不休,甚至有很多人把“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混为一谈。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在中国发展三个阶段的背景、成因、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说明积极承认“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并大力发扬推广的意义,进而达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终目标。

一、英语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

英语自19世纪进入中国以来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洋泾浜英语(Chinese Pidgin English)、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和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

(一)洋泾浜英语(Chinese Pidgin English)

洋泾浜英语形成于18世纪的广州,是中国人同外来商人、水手、传教士打交道时使用的语言,词汇以英语为主,夹杂有广东话、葡萄牙语、马来语及印地语等,而语法结构是广东话。这一语言现象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更加普遍。“洋泾浜英语”没有严格规范的语音、语法系统,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存在。有人认为“洋泾浜英语”就是中国人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相似度检测语”,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洋泾浜英语”是在母语环境下由外来语加母语借用形成的一种混杂语,最终随着特定历史阶段的结束而消亡。而相似度检测语是在母语环境下使用目标语时受到母语干扰而产生的一种过渡语,它会随着使用者的交际需要和学习水平的提高不断变化,逐渐离开本族语而接近目的语。因此“洋泾浜英语”并不是“相似度检测语”。实际上,随着英语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之后出现的“中国式英语”才能称之为“相似度检测语”。

(二)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

中国式英语就是指“中式英语”(Chinglish)。“中式英语”普遍存在于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中,它是因脱离了英语形成使用的特定语言环境而形成的特殊语言现象。除了英语本族语之外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之前,已较为全面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并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就在学习者的大脑中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即一个内在的语言系统。这个语言系统被Selinker(1972)称为“相似度检测语”(interlanguage)。从他对相似度检测语的定义来看,二语学习者既受到目的语的影响也受到其母语用法的影响,所使用的语言往往偏离二者的语言规范。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这就意味着英语受汉语的影响大,再加上语言环境的缺失、对英语文化知识的缺失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种“不土不洋”、“不伦不类”的语言变体—“中式英语”就出现了。

(三)中国英语

1980年,葛传槼教授首次提出“中国英语”这一概念,他说“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英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对中国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实用性,对这一英语变体现象给予了更

源于:毕业论文指导记录www.udooo.com

多的正面关注。综合诸家观点,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中国英语是由母语非英语的中国人使用的,它的核心仍然是规范英语,中国英语是用来表达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的,且中国英语能够正常进入交际。
从以上几点来看,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想要弘扬中国文化,语言这个载体是关键要素,所以分清“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是极其必要的。

二、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简要对比分析

“中国英语”在语音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音位音段上,主要包括重音、音调、语调、音度、弱化、同化、连续等。而“中式英语”具体表现大致为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错误。“中国英语”在词汇方面的表现最为集中和突出,涉及面也最广。主要表现在汉语借词上(Chinese borrowing)。随着中国与外国文化、经济交流的增多,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名称经由音译、译借、直译、语义再现等手段创造出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不影响英语本族语者理解的词汇,例如Ying Yang(阴阳)、Tai Chi(太极)、Chinese herbal medicine (中草药)、Vegetable basket project(菜篮子工程)、 seek truth from facts(实事求是)、barefoot doctor(赤脚医生)等。这些词汇具有很浓的中国特色但又不违背英语语法规范,这与“中国式英语”的词汇特征是完全不同的。
在句法方面,我们发现对于举证在这一层面上也存在中国英语这一观点时例证虽少但却证明有力,如:“在对外宣传和交际中,由于汉语句式经常采用缩略形式,以达到简明扼要的目的,反映在中国英语中,形成了不少独具特色的短句式,如one country,two systems(一国两制),……the higher authorities he policies and the localities he their counter-measures(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李文中,1993)。这些句式并没有违反语法规范,但却更贴切的表达了其中的中国特色,是成功的。而“中国式”英语在句法层面上的表现为不顾句法结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拿英语单词直接套用汉语句式结构而出现的错误用法。在语篇方面,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使用英语时是否有所体现成为判断中国英语的主要标准。比如,受到赞美时,中国人表现得自谦、羞怯;外国人却坦然地表示感谢。中国人说话含蓄委婉措辞严谨,外国人则坦白直率用词简洁明了。诸如此类的情况有很多,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行文时就会有所体现。中国学生学习语言时常忽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等不够了解,因而在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过程中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情况,如:打招呼、告别;称呼语等,这也会在语篇层面上造成中式英语的产生。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式英语”代表的是个体语言特征,而“中国英语”则是群体语言特征的表现。“中国式英语”具有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中国英语”却是合理而必然的。“中国英语”的使用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世界的交流。“中国英语”的存在对中国、对世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对外翻译当中,“中国英语”更能准确、流畅地表达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和文化,这就可以促进中国悠久文化和思想在国际的传播,从而无形当中使中国“文化软实力”得以增强。因此,我们要不断充实并发扬“中国英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葛传槼.漫谈由

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udooo.com

汉译英问题[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2]琼·平卡姆,姜桂华.中式英语之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陈晓燕.论英语本土化及中国英语的研究和意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9):163-168.
[4]胡晓丽.中国英语变体研究现状及前景[J].中国外语,2008,(3):27-35.
[5]李雪芳,张思锐.中国情境下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98-100.
[6]刘冬.中国英语—世界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J].燕山大学学报,2006,(4):97-101.
[7]郑晓梅.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5):67-69.
[8]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10(3):209- 23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