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优秀范文 >苏联对华政策根源(1917年1969年)

苏联对华政策根源(1917年1969年)

收藏本文 2024-04-18 点赞:21117 浏览:948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A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中,苏联对华政策很多时候都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包括国民革命时期对北洋政府与南方政府的政策矛盾,对南方政府北伐的政策矛盾,抗日战争时期对中日政策的矛盾,国共内战时对国共政策的矛盾以及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中苏直接冲突等;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政策矛盾其实都有一个合理的政策根源,那就是苏联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先考虑与特殊利益。本文力求在苏联对华政策的史实中分析苏联对华政策的根源,即地缘政治下的东北问题,并浅析其原因。
关键词:中国东北;地缘政治;政策根源
纵观自苏联建立之日起的中苏关系,可以发现苏联很多看似矛盾的对华政策,包括国民革命时期对北洋政府与南方政府的政策矛盾,对南方政府北伐的政策矛盾,抗日战争时期对中日政策的矛盾,国共内战时对国共政策的矛盾以及新中国建国以后的中苏直接冲突等。这些政策的矛盾单纯的从国家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政党关系都不能得到最有力的解释,只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中国东北这一特殊地区进行考察,才能合理而有力的解释苏联的对华政策。对东北地区的优先考虑与特殊利益,就构成了苏联对华政策的根源,建立在这个根源之上的苏联对华政策贯穿了整个中苏关系史。

一、东北地区的地缘政治因素;

苏联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先考虑与特殊利益起源于地缘政治因素,最后形成了一种政策传统,这一政策传统严格意义上来说从沙俄就已开始延续,而且这一政策传统包括更广泛的东北、蒙古、新疆等中国北方地区。但是基于东北地区的特殊地位与苏联的国内原因,东北地区又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有更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这就决定了对于东北问题的重视与优先考虑处于苏联对华政策根源的主导地位。
东北地区的地缘政治因素,对于苏联来说,主要包含一下几个:一、中国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接壤,这一边境地位本来就使东北成为了苏联国防考虑的因素;加之苏联的工业、国防重心一直处于其欧洲部分,远东地区国防力量薄弱,且战略投送能力,国防纵深不足,这使得苏联对于中国东北地区极其敏感;同时,由于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入侵导致的中国国内复杂而不稳定的状况,也加重了苏联对于东北地区的敏感。二、在地缘政治的考虑之下,沙俄政府时期就形成了对中国东北的优先考虑,这一政策后来演变成沙俄的政策传统,苏联继承沙俄衣钵之时,也或多或少继承了这种政策传统。三、东北自沙俄政府开始就成为日俄冲突的原因,1904年日俄战争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给沙俄和它之后的苏联造成了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延续到了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和韩国的控制,使得苏联对中国东北进先优先考虑与重点布置。四、苏联自身的地理位置使其缺乏远东地区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而中国东北地区恰好又有旅顺、大连等优良港湾,这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视程度。基于以上原因,整个中苏关系史中,苏联的政策都始终以中国东北地区为考虑的中心和前提,地缘政治下的中国东北成为了苏联对华政策的根源。

二、建国前的苏联对华政策;

早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发布的两个对华宣言就将苏联政策的根源暴露无遗,“中苏之间的直接交涉,开始与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该宣言签署于1920年9月27日,直接即题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部致中国外交部照会》。照会重申遵守1919年7月25

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日俄罗斯苏维埃政府宣言所阐明的各项原则,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借等,但要求另订使用中东铁路办法的专门条约”①。在十月革命以后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俄国两次对华宣言的目的是向北洋政府和中国人民示好,以团结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国家,包围自己革命胜利的果实。但是这两次宣言在向中国人民示好的同时,却毫无保留的暴露了俄国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觊觎,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俄罗斯人都无法放弃它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何况以后日益强大起来的苏联;这也说明,对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先考虑和特殊利益,从来不是俄国和它之后苏联的外交政策的手段,而是出发点。苏联对中国东北的这种态度一直延续到了中苏之间的建交谈判,“一是旧约问题,中方要求即时废除,苏方不肯全部废弃、、、三是中东铁路问题,中方要求根据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无条件收回,苏方只同意折价赎回”②,苏联政府在中方不能满足自己对于中国东北的特殊要求时,不惜以牺牲中苏关系为代价,终止谈判破裂。后来中苏建交签订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因为满足了苏联对于中国东北的要求,中苏外交关系才得以建立,苏联甚至不惜为此放弃了俄国政府在中国取得的一切特权与特许,包括治外法权与领事裁判权,“中东铁路由双方共管,理事会由两国各选派理事5人组成,局长由俄国人充任,副局长2人,俄华各一;苏联政府放弃前俄国政府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租借等等之特权及特许,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取消治外法权与领事裁判权”③。
在眼见北洋政府军阀混战不能保障自己在东北的权益之后,苏联开始做另外的打算,即扶植有一定革命性与进步性,在中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革命经验较丰富的中国国民党,而苏联对于中国国民党的援助,从苏联外交官越飞联系上孙中山那一刻起,就带有鲜明的为苏联在东北的利益怎么写作的色彩;孙中山和越飞在1923年1月26日于上海达成了一项重要文件,即《孙文越飞宣言》。孙中山同意维持中东铁路现状,并同意苏军暂时驻扎在外蒙古。④这种维护苏联在东北的特殊利益与优势地位的考虑,贯穿了整个国民大革命,甚至整个北伐的进程或者说北伐是否进行都受到了苏联东北利益的制约,苏联人不惜以牺牲中国国内革命来满足它在中国东北的利益。1926年,苏联企图策划北洋军阀的反奉战争来获得自己在东北的优势地位,这却与中国国民革命的北伐计划发生冲突,苏联基于中国东北的考虑,用季山嘉替代了支持中国革命的加伦和鲍罗廷,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就明确告诉其在中国的代表称:“我们强烈谴责北伐。”⑤后来,由于冯玉祥和郭松龄发动的反奉战争失败,张作霖的部队大举开进北京,重握权柄,莫斯科方面就再也不反对国民党的北伐了,因为至少越飞得到了孙中山对苏联东北利益的承诺,相对于一向对苏联没有好感的张作霖而言,国民党才能在东北问题上为它所用。东北易帜以后,张学良子承父业,企图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的种种特权,1929年年初东北当局首先强行收回了中东铁路电权,7月10日以东北政务委员会等机构的名义,收回中东铁路管理权。张学良对于苏联在中国东北利益的侵犯走了他父亲的老路,而这条路彻底激怒了苏联,由此引发了中苏之间的战争,同江战役等战役的惨败终于让张学良与国民党看到了苏联的决心与毅力,最终在中方的妥协之下,中苏重归于好。值得提及的是,在此期间,为了保卫自己在中国东北的权益,苏联甚至动用了共产国际,“共产国际远东局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要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和拥护苏联的群众”⑥。可以说,为了自己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的远东,苏联穷尽了其所有能够使用的手段与资源,这也能客观上说明东北问题确以成为它对华政策的根源。

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udooo.com

纵观苏联自1917年(俄国)到1969年(珍宝岛冲突)的对华政策,可以发现其对华政策总是随着本国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利益需要而变动。国民大革命时期出于继承沙俄的政策传统,保护既得利益,保卫革命的原因而制定了对北洋政府、南方政府的外交政策;土地革命时期基于保护

摘自: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自己免受日本威胁,免受法西斯东西夹击而制定了对国民政府与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出于对抗日本,保护自己在东北的既得利益的需要而制定了对国民政府、以及日本政府的政策;国共内战时期,出于保证东北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下,并成为对抗美国控制的日本与韩国的前沿阵地,保卫社会主义阵营的考虑,制定了对国共双方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企图利用这个社会主义的兄弟国家解决出海口、不冻港等问题,同时保证自己已经取得的在东北的记得利益而制定了对华政策。总之,苏联1917年到1969年的所有对华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不管这个根源表现为出海口、不冻港、对抗日本还是对抗美国,最后都归结于地缘政治下的东北问题。
注释:
①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②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见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三册,三联书店1962年,第423—434页。
④参考《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文集》第七卷,第52页。
⑤《拉斯科尼科夫给维经斯基的信(节录)》,转引自《党史研究资料》,1995年第9期。
⑥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⑦参见《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1933年1月26日,《文件选集》,第9册,第21—45页。转移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⑧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⑨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三编

(二),第541页。

⑩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三编

(二),第652—668页。

⑾参见沈志华:《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⑿《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中册,第600—601页。转引自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参考文献: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62年版。
[3] 沈志华:《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
[4]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文集》第七卷。
[5] 《拉斯科尼科夫给维经斯基的信(节录)》,自《党史研究资料》,1995年第9期。
作者简介:向习飞,男,1990.8—,籍贯湖北省建始县,学历:大学本科,专业;外交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