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期货市场 >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期刊

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期刊

收藏本文 2024-04-17 点赞:4722 浏览:128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获取并高效利用稀缺且分散的慈善资源?如何实现组织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非营利细织的运作绩效一方面直接反映其使命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体现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另一方面则直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满意度,并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对各相关资源的获取,从而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因此,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良好治理以及政府和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支持都离不开对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认知。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绩效管理;绩效测评指标
[]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041-04
一、引言
自非营利组织产生至今,其管理效率和组织绩效一直受到学者和社会公众责难,而且随着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资助日益减少,非营利组织间对捐赠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治理问题、管理问题以及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获取并高效利用稀缺且分散的慈善资源?如何实现组织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绩效一方面直接反映其使命与目标的完成情况,体现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另一方面则直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满意度,并进而影响非营利组织各相关资源的获取,从而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因此,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良好治理以及政府和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支持都离不开对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认知。

二、非营利组织及其绩效测评

(一)非营利组织的涵义

目前国内学界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广义的非政府组织,指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民间组织,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他组织(含单位内部的、以企业形式登记的、未登记的社团等)(王名,2002);第二种是狭义的非政府组织,指严格符合《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的社会组织,即概念里的“民间组织”,包括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组织(齐丙文,2002);第三种中间的定义指在广义的外延上去掉国有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本文研究主体界定为狭义的非营利组织。
我国自2005年1月1日起执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简称非营利组织,并规定其特征为: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贾西津(2002)提出非营利组织的五个基本特征为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本文综合分析认为,非营利组织作为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怎么写作的社会公益组织,具有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和公益性等基本特征。本文研究内容针对狭义非营利组织并基于上述基本特征展开。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

关于“绩效”的定义在许多研究文献中,绩效被视为无需界定的或已经约定俗成的前提或常识不予讨论,徐双敏(2003)认为绩效是效率(efficiency)和效益(result)的总和。综观目前有关绩效含义的论述,主要有结果绩效论、行为绩效论和技能、能力与价值观绩效论。本文分析认为,绩效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结果、行为和技能、能力与价值观,并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员工个体绩效等。
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将私营部门中的管理技术和非营利部门的管理特征结合,设计一套先进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进行测量与评价。非营利组织不需要像企业直接应对市场竞争,不能用利润指标来衡量和评价组织绩效,但相比而言,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比营利组织更为复杂。

三、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基本思路

(一)影响非营利组织运作绩效的主要因素

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及战略影响其组织绩效。彼得·圣吉(1999)认为,使命决定一个组织的方向,它告诉组织成员何以会在一起工作,以及如何为这个世界作出贡献,不具有使命,组织便会缺乏建立的基础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组织成员也不理解为什么某些意图和结果比其他的更重要。法兰西斯·赫雪班(1998)认为,万事以使命为起始,万事皆源于使命。本文采用使命的定义为:使命指组织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如何使组织得以存在的基本行为规范及指导原则。非营利组织基于其使命决定组织运作战略和目标,而目标引导非营利组织的运作管理过程及管理行为,进而影响其组织绩效。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从环境输入资源,把资源转换为产出物,一部分产出物为系统自身所消耗,其余部分则输出到环境中,系统在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本文认为,非营利组织运作过程也可以看作包含资源输入、转化及结果输出三个环节的一个系统过程,非营利组织绩效分析离不开对该过程中每个环节主要内容及其表现的分析。
采用利益相关者模式对企业组织绩效进行评价已在理论界得到广泛认同(陈维政等,2002),但在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领域,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评价非营利组织绩效还较少见。Theodore H.Poister(2003)认为,在非营利部门,董事会成员、管理者和员工、志愿者、消费者和病人、债券发行组织等利益相关者都与是否有效使用绩效测量以便改进组织的管理、决策、绩效和问责性等有着利益相关。本文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同样适用于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测评,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的主体应是利益相关者群体,主要包括董事会、捐款人(资助人)、政府、顾客、高层管理者、员工、志愿者、运作机构、受益人、其他社会公众等。各利益相关者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资源输入、转换和结果输出,非营利组织绩效分析必须考虑各利益相关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期望、态度及其行为。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基本思路

博尔曼的两因素论认为绩效评估应包括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其中任务绩效指与被考核人员的职责、任务的工作结果相联系,从工作数量、质量和时效等方面评价,结合工作产出确定衡量标准;周边绩效指对达成职责、任务,以及对组织运行有影响的支持工作因素,涉及对工作态度、工作风格、组织协作、人员与团队管理等方面,用典型行为来描述。邓国胜(2001)构建的非营利组织评估模型包括四个子模块:非营利性评估、使命与战略评估、项目评估和组织能力评估。陈俊龙等(2003)认为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指标应包括使命达成度与社会接受度、效率或运作有效度、投入程度、满意度、配置平衡度和角色转换度等。唐跃军等(2005)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非营利组织绩效测评内容进行权重设计,主要包括基本状况、组织治理、公共责任、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筹资活动等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刘宇萱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