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七年级数学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安风骨综述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10570 浏览:440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一概念提出已久、影响深远,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学术界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展开过几次大规模的讨论,对问题的认识渐趋明确和集中,80年代以来对建安风骨的研究依旧有增无减。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建安风骨的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一、“建安风骨”的内涵;

二、“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与美学风格;

三、“建安风骨”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建安风骨内涵美学风格成因 “建安风骨”是后人对建安文学特别是诗歌特点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关于建安文化的研究必定要谈到“建安风骨”这一文学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建安风骨”有一个明晰的整体性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对建安风骨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建安风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安风骨”的内涵

何谓“建安风骨”?它的内涵是研究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风骨一词最初广泛地用于人物品鉴,指人的风神、骨相。《论衡》、《人物志》常用“骨法”、“骨相”等概念品评人物;《世说新语》评价人物时常用“风姿特秀”、“风期高亮”等词语。后来风骨的概念被引入文艺评论,较著名的是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在这里,风骨成为对绘画的美学要求,是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的综合运用。直至刘勰,风骨才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心雕龙·风骨》指出:“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峰清焉”(P513)。风骨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对文学作品内容情志和文辞两方面的美学要求。而以“建安风骨”评价建安文学则始于宋代的严羽,他从高古着眼,以建安风骨评价汉魏文学混沌的气象。此后,“建安风骨”的概念,聚讼纷纭。
总体看来,十年代有关“建安风骨”的讨论,较多地侧重在其概念中内容和形式的辨析这一层面。进入21世纪,学者们则开始将视线转移到“建安风骨”的概念范畴上,提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见解。关于“建安风骨”的内涵,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1.内容形式统一说。胡国瑞在80年代最早提出此观点,认为“建安风骨”以“直抒对现实的而以准确、朴实、明朗的言辞表达出来,使内容和形式有和谐的统一性”(P3)作为建安风骨的实质。陈飞之认为:“‘风’就是情思,‘骨’就是辞意。”[3]孙敏强的观点在

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udooo.com

此基础上又稍有新意,认为“建安文学是‘力’的文学,就是指建安文学作品中强烈深沉的思想感情与简洁质朴的语言风格相结合所产生的对读者强烈的感染力和对作品本身强劲的聚合力”,“建安文学作品中这种‘力’的美学特征、这种‘力之美’的风貌,就是通常所说的‘建安风骨’”[4]。沈季林在《“建安风骨”简论》中说:“所谓‘风骨’,是以端直有力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昂扬爽朗的情思,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它既包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包括文章的语言形式,更强调文章感化教育的社会功能”[5]。
2.艺术风格说。这个观点最早由王运熙提出和阐述,他认为“风是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表现得鲜明爽朗,骨是指作品的语言质朴而劲健有力,风骨合起来,是指作品具有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骨既然是指作品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那么建安风骨即指建安时代诗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6](P108)。王少良在对刘勰、钟嵘观点阐述的基础上,认为“‘建安风骨’的原始意义,并不像今人所理解的那样反映出固定形态的生活内容,而是由现实生活所感发、所抽象和虚化出来的审美观念”[7]。刘涛也认为“建安风骨是建安时期的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风指思想内容,刚健质朴;骨指艺术风格,激昂慷慨,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基调是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8]。彭文良、木斋极为赞同王运熙的看法,认为“‘风’指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强烈情感状态,‘骨’则指作品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状态”[9],二者有着丰富的内涵层次。
3.综合特色说。80年代初,周振甫认为“建安风骨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加上建安作家的慷慨报国的壮志豪情;慷慨人气,磊落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结言端直,意气骏爽,构成刚建的风格,可以翰飞戾天,骨劲气猛,使风清骨骏,篇体光滑。再加上它继承了风雅楚骚和乐府诗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建安风骨”[10],这种观点被学者们命之为“综合特色”说。常振国非常赞同周振甫对“建安风骨”的研究,但认为 “‘建安风骨’与‘建安文学的风格’是种属关系,‘建安风骨’只是‘建安文学风格’中的一种风格,而绝不能囊括建安文学各式各样的多种风格”[11]。
4.创作精神说。王许林、徐林英则对王运熙的“艺术风格说”和周振甫的“综合特色说”都提出了质疑。关于王运熙的“艺术风格说”,王、徐二人与之不同的看法主要在于,认为“风骨”和“艺术风格”是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风骨’是刘勰从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出发,在审美评价上所提出的一个理想标准,它的侧重点在于创作的基本规律,在于作品本身的存在价值及其包含的社会意义,而不是指作家艺术造诣的深浅或创作个性的差异,即艺术风格问题。‘风骨’可以说是决定作品艺术风格的一个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但本身不是一种风格……搞清‘风骨’不等于艺术风格,以这个不可靠的前提去推论‘建安风骨即指建安时代诗文所突出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自然也不能成立了”[12]。至于周振甫的“综合特色说”,王、徐则认为“像‘综合特色’这样既讲思想,又讲形式,还讲诗骚传统,面面俱到,固然与‘建安风骨’的内容有相通之处,但势必造成兼容并包太多、太杂、使人不能得其要领,实际上也掩盖、抹煞了‘建安风骨’的主要特性和精神实质,把它弄成一个四平八稳、缺少针对性的平庸概念了”[13]。在此质疑的基础上,王、徐二人认为“‘建安风骨’内涵的主要所指,应该是在建安这一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由建安诗人在反映生活和时代面貌方面体现出来的一种勇于直面人生、强烈抒写理想的创作态度、创作和总的创作倾向,它表现于思想内容是深广的现实性、社会性,表现于情感基调是悲凉哀怨与慷慨磊落的交织,由此并决定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的艺术特色……简言之,即一种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又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精神”[14]。吴雪云认为“‘风骨’和‘建安风骨’都是就创作的艺术方法而言的”,“‘建安风骨’是建安诗歌情与志的综合体现……‘情’即建安诗歌当中的慷慨激昂之情……‘志’即是指建安诗人所具有的政治意识、工业意识与英雄意识”[15]。5.反映现实说。赵荣栓认为“建安风骨是功业与精神的价值表现”[16],强调魏晋时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的再度发现,这种再度发现和觉醒构成了当时一切意识的总的特征。陆友梅以“在内容上反映了建安时代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灾难,及娱乐现实的强烈关注,表现了文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改变现实的愿望”[17]为建安风骨的精髓。徐公持则认为建安风骨特别指建安诗人们用诗“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真实;社会的破败,民众苦难成为诗人们关注的焦点”[18](P14)。徐玉如、孟翔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文意蕴的新内涵,认为“‘建安风骨’除了内容或反映社会的动乱,或抒发其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情辞慷慨,格调遒劲外,建安风骨另外的主要特色就是它的人文意蕴,它构成了建安文学的灿烂辉煌,奠定了建安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
进入21世纪以后,对于“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文学的全部特征还是主要特征这一点,学界开始提出不同看法。一些学者开始注重“建安风骨”内涵的时代性,提出用历史的眼光辩证地看待。涂波认为“建安风骨”无法概括建安文学的真实面貌,“建安文学或多或少具有因离经叛道而表现出某种颓废品质”,它的提出“是建安文学由抑到扬的接受历程的产物”[20],“通过刘勰提出的‘风骨’的意义来理解建安文学,只会导致理论史和文学史的双重混乱”[21]。魏宏灿认为建安风骨经历了“风骨”、“建安风力”、“汉魏风骨”、“建安风骨”的漫长进程,其内涵不断变化,呈现出多义性的特点,“要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它……不要把今天对建安文学肯定和赞美的意见加进古人的‘建安风骨’这个概念内,也不可用古人的‘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来全面评价建安文学”[22]。

二、“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与美学风格

除了关于“建安风骨”内涵的研究之外,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不少学者开始从艺术风格和美学风貌方面讨论“建安风骨”。关于“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与美学风格,学界基本上达成了“悲凉慷慨”这一共识,并且大多数学者

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udooo.com

将“建安风骨”的美学风格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由内而外进行阐述。辛保平认为建安风骨的美学风格是“首先,反映社会乱离和民生疾苦,表现出悲凉哀怨的情调……其次,反映作家建功立业的报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情……再次,古朴苍劲的艺术风格”[23]。李绍华则认为“建安诗风是‘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一种世积乱离的风衰俗怨之情,即包括同情民生疾苦和向往太平时世两个方面。在艺术上,抒情叙事,不求纤巧,遣词图像,只求明晰,具有情感鲜明辞意精当的特点。以梗概多气为骨干,以笃情劲辞为羽翼,这是建安诗风的主要特点,也就是所谓的建安风骨”[24]。徐玉如特别强调建安风骨不等同于建安诗歌慷慨风格,建安风骨的特点在于“作品内容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动乱及人民苦难,表现了个人对现实的痛苦体验和对建功立业为内容的人身价值的强烈追求,情调悲凉慷慨,感情炽热充沛,语言清新刚健,洋溢着悲壮的美学色彩”[25]。齐向东提出“建安风骨”代表了建安时期的整体审美意象,“其内容取向上的‘刚健’与‘端直’,构成了他们直面人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审美倾向上,集中体现为‘慷慨悲凉’的情感基调”[26]。白金香认为“作家们不但继承了乐府诗中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感触,忧国忧民的悲育思想情感充沛地表现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建安风骨’的实际内容,也就是‘以气质为体’的‘雅好慷慨’的文学艺术特色,这便是千古以来被人们称颂的‘建安风骨’”[27]。除了内容与形式的双向美学风格这一主要观点外,以下再列出几种较有特色的观点。
1.内外一致的劲健之美。陈长义借用司空图在《诗品》中对诗歌美学范畴的分类,认为“建安风骨”的美学品位属于“劲健”一品,这种劲健之美“首先表现在诗人们都高扬着踔厉风发的政治热情和渴求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其次,建安诗歌的劲健之美还在于它渗透着一种深沉的现实主义精神”[28],“劲健之美要求诗歌的语言辞采朴实简洁,质劲有力,给人以似拙似粗之感;不追求华美,华美则有伤筋骨”[29]。
2.北方文化审美属性。这一新解由刘畅提出,他从“悲凉”着手,分别从地理物候、精神心态、忧患意识三方面分析了“建安风骨”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认为“建安风骨的本色是慷慨悲凉……这种由生理到心理的‘悲凉’情思,又有着鲜明的地域属性,是北方物候催生出来的美学之花”[30],“建安文学整体风格上表现为慷慨悲凉,而其精神面貌上则表现为一种历尽沧桑的‘速老’心态”[31],而“忧患意识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悲凉,是速老心态的合理的逻辑延伸”[32]。
3.不同发展阶段文学风貌不同。赵耀峰注意到了建安文学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建安风骨经历了形成、式微、复兴三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风貌与特点,形成期的‘转蓬’主题、感伤色彩、英雄意识和式微期的应制文学、闲适文学、文学以及复兴期的反思色彩、批判主义现实精神”[33]。
4.“悲”为“建安风骨”之髓。景圣琪以“慷慨悲凉为建安风骨之髓质;悲天悯人为建安风骨之髓血;悲愤枉然为建安风骨之髓屑”[34],强调“主客体深刻矛盾纠结之后的张力成为建安风骨不可多得的风格支柱”[35]。
此外,刘太平、方蕾、谷林雨将“建安风骨”的美学风格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强烈的现实主义、高扬的政治理想、突出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36]。以上关于“建安风骨”文学风貌和美学风格的论述,都较为注重大的创作环境即“时代精神”对诗人创作的影响,这种倾向是十分正确的。“建安风骨”作为一代文人精神、诗歌风貌的反映,是不能脱离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孤立地进行讨论的。

三、“建安风骨”的形成原因

关于建安风骨的成因,分歧不是很大,学者们一般认为建安风骨的形成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现实有关,差别主要在于阐释角度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阐释角度:1.社会现实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双重因素。孙敏强认为“首先,‘建安风骨’是时代的产物”[37],战乱频仍、天下多故造就了慷慨悲凉的风格;其次,“文学‘自觉’的意识推动文学的发展”,这两大因素的碰撞产生了特有的“风骨”之“力”[38]。王今晖着重从五言诗自身发展演进的角度分析了“建安风骨”成因,同时也认为“社会政治和文化所铸就的时代精神是其外部动力”[39]。
2.地域因素。刘畅从空间性质的地域因素入手,认为“建安风骨”慷慨悲凉的本色“是北方物候催生出来的美学之花”[40]。
3.文化精神因素。路云亭认为士人的普遍精神解放是造成“建安风骨”现象的原因,“乱离之世、汉帝的堕落,一下子把众多心存伟志的士人推向了同一竞技场……但是,建安时代毕竟不是理性主义时代,竞争的有失规范,竞争的、野蛮……消解了原先的既有法则,理性观念行为被非理性的行为与意志所替代,这便是创立一代文风的‘建安风骨’之所以衍生存在的真正前提和基础”[41]。周涛立足于传统文化,提出新见解,认为建安文学这种独树一帜的文学风范形成的根本原因乃在于“被抛弃的儒学体系的回缩以及中国文化儒道互补机制的未完成”[42]。
4.统治者的提倡。何蓓从人才培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建安文人重返政坛,这更激发了文人的建功立业思想,并形成了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英雄意识,这些,是产生建安文学并形的忧患意识的主要原因”[43]。白金香认为建安文学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动乱的时代是形成建安文学的社会原因;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是形成建安文学的政治因素”[44]。
艺术来源于生活,任何一种文学现象或文学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它必定有其产生的根源和环境,如果我们“知道如何解释它,那么我们在作品中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是一个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理”[45](P

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udooo.com

502)。
“世积乱离”的社会现实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成就了光辉灿烂、彪炳史册的建安文化。建安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建安风骨反映的是一个时代艺术与美学的风貌,不应只是体现在文学上,还应体现在音乐、绘画、舞蹈、书法等其他艺术门类中。所以有关“建安风骨”的研究,应该向这些方面拓展。其次,邯郸作为建安文化的发源地和活动中心,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研究“建安风骨”的独特优势,有利于促进“建安风骨”的研究深入开展,可将“建安风骨”与邯郸地方文化这两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总之,关于“建安风骨”尚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应该开阔视野、扩大范围,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一步深入探究。
注释: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3]陈飞之:《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4]孙敏强:《“力”的文学——试论“建安风骨”》,宁波师院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4期。
[5]沈季林:《“建安风骨”简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6]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7]王少良:《建安风骨的原始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6期。
[8][37][38]刘涛:《从建安七子的创作看建安风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9]彭文良,木斋:《“建安风骨”含义新解》,东方论坛,2007年,第6期。
[10]周振甫:《释“建安风骨”》,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11]常振国:《也谈“建安风骨”》,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4期。
[12][13][14]王许林,徐林英:《“建安风骨”的再认识》,许昌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4期。
[15]吴雪云:《情与志的交融——释“建安风骨”》,科技信息(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16]赵荣栓:《工业与精神的价值表现——漫谈建安风骨》,河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5期。
[17]陆友梅:《略论“建安风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8]徐公持:《魏晋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徐玉如,孟翔燕:《“建安风骨”再探》,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0][21]涂波:《“建安风骨”辨思——对建安文学接受史的考察》,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22]魏宏灿:《建安风骨的发展历程》,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23]辛保平:《论建安风骨》,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Z2期,第3-4页。
[24]李绍华:《建安诗风的意蕴阐释》,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25]徐玉如:《建安诗歌慷慨风格的内涵、嬗变及其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6]齐向东:《由“汉音”到“魏响”——“建安风骨”的形成及审美意向》,滨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
[27]白金香:《建安文学成因分析》,文学教育,2008年,第4期。
[28][29]陈长义:《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的美学定格》,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6期。
[30][31][32][40]刘畅:《由“悲凉”看建安风骨的北方文化审美属性》,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33]赵耀峰:《论建安风骨的嬗变》,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34][35]景圣琪:《三曹雄起——建安风骨之髓》,名作欣赏,2009年,第30期。
[36][39]刘太平,方蕾,古林雨:《“建安风骨”的美学内涵及其成因》,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S1期。
[41]路云亭:《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士人生存智慧与古典诗歌的两次》,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42]周涛:《我看建安文学兴起的文化根源》,文史杂志,2004年,第4期。
[43]何蓓:《建安风骨与忧患意识》,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45]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旷丹开封河南大学文学院4750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