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企业管理 >> 企业社会责任 >感知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机制学术

感知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机制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34234 浏览:1571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完善并发展了感知的知识距离构念,从共享主体的认知角度,将感知的知识距离分为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和知识感知三个维度,并具体分析了不同维度对知识贡献行为与知识搜集行为的影响机制,构建了研究模型,然后根据研究分析对知识共享实践提出了建议,为知识共享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感知的知识距离;自我感知;他人感知;知识感知;知识贡献;知识搜集

一、 引言

知识距离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研究,但研究结论不尽相同。Hamel(1991)指出知识距离过大会增加知识转化步骤,增大共享难度,降低共享效果;Nonaka(1991)认为适当的知识冗余与知识重叠有利于知识转移;Cummings & Teng(2003)进一步指出知识距离与知识共享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过大或过小的知识距离都不利于知识共享,过大的知识距离会增加共享成本,而过小的知识距离则会降低知识接受方的动力或降低知识供应方的满意度;而Soekijad & Andeiesse(2003)则认为不同的知识背景能够增加主体之间转移知识的兴趣和动力,知识距离是有利于共享的。胡汉辉等(2006)研究了知识距离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动态关系,他们认为随着知识共享进行,主体间知识距离逐渐减小,共有知识的增加会提高知识转移效率,但当知识距离低于一定程度时,由替代效应产生的内部竞争会导致知识转移效率下降。
知识距离是对知识形态的客观描述,但知识本身很难界定,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要准确测量知识距离面临很多困难,现有对知识距离的测量方式大多都无法准确表现知识距离的内涵,一定程度制约了对知识距离进一步研究。鉴于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利用共享主体对知识距离的认知进一步拓展了相关研究,并发展出“感知的知识距离”构念,目前对这一构念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以“感知的知识距离”为对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构念进行完善,并构建模型具体分析感知的知识距离不同维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

二、 感知的知识距离

Petersen等人(2008)将感知的知识距离(Perceived Knowledge Gaps)定义为知识共享主体对所拥有知识与达成目标所需知识之间差异程度的认知,并指出这种认知会影响到主体的行为,当感知的知识距离越大时,主体可能会投入更多的资源与精力。Borgatti & Cross(2003)通过对知识搜集活动的研究,证实了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他们研究证实了知识搜集者对知识提供方所拥有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知识价值的评价、对知识的可获得性以及知识获取成本四个方面的认知对知识搜集活动的显著影响。Monteiro等人(2008)从知识共享主体对能力的自我感知和他人感知两个维度分析了不同的知识共享模式,解释了主体对能力的不同认知组合会形成不同的知识共享模式,如自我感知和他人感知都较高的主体往往是积极的共享参与者,而自我感知和他人感知都较低的主体则会孤立在共享活动之外。由此可见,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有着显著影响。
以往研究大多从知识接受方角度来定义感知的知识距离,并分析对知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但知识供应方对知识距离的认知也会对知识共享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会对知识贡献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感知的知识距离是知识共享主体对双方知识基础与能力以及所共享知识掌握程度差异的认知。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人是主体,知识是客体,同时人又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知识共享主体所感知的知识距离是对主客体的综合认知,结合相关研究,本文将感知的知识距离分为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和知识感知三个维度。
1. 自我感知(Self-Perception):共享主体对自己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的认知以及对所提供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认知。自我感知是自我效能的一种体现,自我感知程度高,表明共享主体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较强的信心,并且更倾向于参与复杂的知识共享活动。较高的自我感知能够降低主体对知识共享困难的预期,降低感知的知识距离。
2. 他人感知(Other Perception):共享主体对共享关联方与共享内容相关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的认知。他人感知是与自我感知相对应的一个维度,也是对共享主体的认知,他人感知程度高,表明共享主体对对方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有较高的认可,同样能够增强对知识共享的信心,降低感知的知识距离。
3. 知识感知(Knowledge Perception):共享主体对所共享知识的复杂性的认知。复杂性是知识的自然属性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而自然属性是影响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感知程度高,表明主体认为知识复杂程度高,这会增加主体对知识共享难度的预期,增大感知的知识距离。
感知的知识距离是主体对知识共享过程的综合认知,在知识共享过程享主体会基于对自身、共享关联方以及知识的综合判断形成对知识距离的认知,因此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及知识感知三个维度共同构成感知的知识距离。Monteiro等(2008)指出对知识共享对象的评价和感知并不需要很精确,主观的评价就足以驱动知识共享过程了,因此对知识距离的感知可能会更显著的影响知识共享行为。

三、 知识共享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人以及由人组成的团队、组织等是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共享活动的驱动者,主体的不同行为会对知识共享过程及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根据主体不同,通常将知识共享分为知识提供方的发送行为和知识接受方的接受行为(Ardichvili, Page et al.,2003)。Hooff & Hendrix(2004)则对知识共享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定义,他们认为知识共享是个体间交换知识并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并将知识共享分为知识贡献(Knowledge Donating)和知识搜集(Knowledge Collecting)两个维度,前者指个体与他人交流自己所拥有知识的行为,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向他人咨询以获取知识的行为。与以往观点不同,Hooff等认为这两个维度都是个体的主动行为。Liao等人(2007)进一步指出有效的知识共享是由员工愿意贡献知识并渴望搜集知识两种行为共同驱动的知识循环,在共享活动中,个体往往同时扮演着贡献者与搜集者两种角色,只有知识得到充分交换才能更好的扩散和创新,知识共享的效果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为了更深入研究知识共享机制,学者们开始将知识贡献和知识搜集两个维度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分析共享行为不同维度的影响机制及相互间的关系(e.g. Hooff, Weenen,2004;Reinout,Hooff,et al.,2006;Reinholt,Pederse-n,et al.,2011),证实了共享行为不同维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大相径庭,这也为知识共享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将原有不同主体的行为整合为主体的不同行为维度,有助于更全面的分析知识共享内在机制,本文正是基于此定义和分类方式,研究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

四、 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

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可以从自我感知、他人感知与知识感知三个维度对知识贡献及知识搜集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1. 自我感知的影响。自我感知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效能,是为实现特定绩效目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的判断。在知识共享研究中,自我效能被进一步具体为个体对自身知识共享行为能力的判断,并且会通过态度来影响知识共享行为(Bock, Zmud et al.,2005)。基于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感知程度高的个体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充满信心,具有更加积极的行为态度。
对于知识贡献行为,具有较高自我感知的个体会对所贡献的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一方面会提高个体对知识贡献效果的认知,包括知识的适用性以及可能对他人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的提升作用等(Luthans,2003),另一方面会增强个体对知识贡献过程的控制感,提高贡献知识成功的预期和信心。此外,知识贡献者往往主观上存在着知识保守思想,贡献知识意味着知识独家所有权、特权或优势地位的丧失,知识所附带的权力成为阻碍知识贡献的一个重要因素(Gagné,2009),而良好的自我感知所带来的自信能够一定程度克服这种害怕丧失权力的心态,增强贡献知识的积极态度。
对于知识搜集行为,自我感知高却可能形成能力陷阱(Srivasta & Gnyawali,2011),具体表现为高估自己的能力同时低估他人的能力,对外部的知识产生轻视态度,而且自我感知高的个体往往冒险倾向较低,不愿意冒险接纳不了解或未被证明的知识,同时也不愿意通过知识搜集可能表现出自己的不足。因此自我感知高的个体可能会逐渐形成能力刚性,降低知识搜集的意愿。所以我们认为:
H1a:自我感知与知识贡献正相关,自我感知程度越高,知识贡献越强;
H1b:自我感知与知识搜集负相关,自我感知程度越高,知识搜集越弱。
2. 他人感知的影响。对于知识贡献行为,他人感知是指对知识接受方的与共享内容相关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的认知。知识共享过程是共享主体对知识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知识贡献者会根据对接收方的认知来调

学术论文下载www.udooo.com

整知识的编码方式与表达方式,对于具有相似知识背景、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接受者,知识贡献者可能会采用更为简洁或抽象的方式来表达所要共享的知识,反之,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编码和传达,而且可能需要通过多次反馈修正后才能完成知识的转移,所以他人感知会影响主体对知识贡献成本以及贡献成功可能性的认知。在知识贡献收益既定的前提下,他人感知程度越高,相应的贡献成本越低,贡献成功可能性更大,贡献者的意愿会更强。
对于知识搜集行为,他人感知是指对知识提供方的与共享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认知。Borgatti & Cross(2003)指出对他人的知识与能力的认知会影响到知识搜索决策,即使这种认知是不准确的。知识搜集者往往会将他们认为拥有丰富知识或具有高能力的主体视为潜在知识源,能够为自己提供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因此他人感知程度高有利于知识搜集行为的发生。此外,在知识搜集者看来,能力强的主体往往对知识需求者面临的问题的与知识需求有更清晰的认识,更有可能以简单、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知识,从而增加了知识成功转移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认为:
H2a:他人感知与知识贡献正相关,他人感知程度越高,知识贡献越强;
H2b:他人感知与知识搜集正相关,他人感知程度越高,知识搜集越强。
3. 知识感知的影响。根据交换理论,知识贡献者希望通过知识贡献行为获取相应的经济或社会回报,因此,给所交换的知识设定有效的定价机制就成为关键问题,高复杂性的知识由于“显现程度低”且“信息量繁杂”,往往难以通过合理透明的市场定价机制对其做出合理且公平的估计,因此知识贡献者就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当知识贡献者感知的知识复杂性较高,则有可能认为知识贡献后无法从组织或他人获得相应的回报,从而削弱其贡献知识的意愿。另一方面,复杂的知识意味着知识贡献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编码,或者要和知识接受方反复沟通反馈,共享周期增加,知识共享结果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
O'Reilly(1982)指出个体在选择非个体性资源时往往会选择最容易理解的,而在选择合作者时往往会考虑合作者的资源质量,这也说明知识搜集者主观上是倾向于选择复杂性较低的知识的。对知识搜集者而言,复杂度高的知识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学习,知识转移的周期会较长,且知识共享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对知识复杂性的感知越强,知识搜集者对知识共享的知觉行为控制(PBC)越低,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知识搜集的意愿和行为都会降低。因此我们认为:
H3a:知识感知与知识贡献负相关,知识感知程度越高,知识贡献越弱;
H3b:知识感知与知识搜集负相关,知识感知程度越高,知识搜集越弱。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感知的知识距离是通过自我感知、他人感知和知识感知三个维度共同作用影响知识贡献和知识搜集行为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本文通过对感知的知识距离对知识共享作用机制的分析,为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改善视角: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认知无论准确与否都会对共享行为产生影响,但不准确的认知可能会错失成功共享机会或者增加共享成本,如共享双方由于缺乏沟通导致“他人感知”较低,可能会降低双方合作可能性,或者由于共享双方“知识感知”不对称导致双方的投入不对,也会影响知识共享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在组织中开展知识共享实践时,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组织成员对彼此知识基础与能力的认知程度,建立清晰的组织知识地图;其次是要根据共享内容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提高共享针对性,如对于复杂的知识必须要求双方都具有较好知识基础,而简单的知识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此外在通过知识共享和学习加强自我感知的同时,应通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建设降低知识共享主体的能力刚性,避免陷入“有供应无需求”的局面。

源于:论文封面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