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社会经济 >对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制约内生性机理设计

对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制约内生性机理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6451 浏览:1656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自2006年深发展开始提供供应链金融怎么写作之后,各大商业银行也陆续推出类似业务。供应链金融在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改善了信息的不对称,缓解了委托—写作技巧问题,并运用信息共享、隐含担保原理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风险
供应链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点,而作为供应链发展必然产物的供应链金融也成为关注对象。自2006年深发展推出供应链金融怎么写作以来,各大银行也纷纷开始抓住拓宽自身信贷市场的机会。供应链金融不仅使商业银行从一种新的视角开展信贷,也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供应链上各企业间委托—写作技巧关系的分析,引出供应链金融具有风险控制的内生性机理。

一、供应链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辟了新道路

供应链是指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连接其上下游企业,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管理方式。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核心就是供应链合作伙伴间关系,也就是在供应链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商关系,以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或效益(陈长彬,2008)。

1.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优越性

供应链合作关系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企业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共享信息、增加交流等形成竞争优势,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产量、销售量、顾客满意度以及业绩的目的。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供应链合作关系更强调长期、稳定的合作,更强调共享信息、共同制定计划、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及合作,从而实现“双赢”甚至“多赢”。这与传统的供应商关系有很大不同。供应链合作关系的优势在于它是以合作与技术为竞争依据,具有长期、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稳定且信息相对透明的特点,可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2.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委托—写作技巧”问题

供应链的产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原材料、交易成本、财务成本等,但也存在委托—写作技巧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这些方面,已有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首先是对于供应链上的委托—写作技巧问题,纪文伟、耿雪艳(2007)基于X效率理论探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委托—写作技巧问题,提出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来缓解委托—写作技巧关系。陈长彬、杨忠(2008)通过建立委托—写作技巧模型,更加深入地阐述了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
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以“双赢”或“多赢”为目标,通过一种协商机制建立起一个战略联盟。他们这种关联表现为核心企业发现目标市场,主动寻求合作伙伴,最终结成联盟。然而在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形成了典型的“委托—写作技巧”关系(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写作技巧关系)。简单来说,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为“写作技巧”方,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为“委托”方。一般情况下,“写作技巧”方为供应商,“委托”方为制造商。然而在供应链中,往往很多企业身兼二职,既是下游企业的供应商又是上游企业的制造商。这种“委托—写作技巧”关系不仅影响了商品的质量,也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
多位学者认为,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能够处理好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由于委托方为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所以可以采用激励、商誉激励、信息激励、订单激励、淘汰激励等方法,使得写作技巧方尽可能的朝着委托方的意愿努力。同时,有一些信息是可以通过无成本观测到的,委托方可根据监控信号提供的信息来设置支付方案,使写作技巧方的选择符合委托方的要求。然而,是否可以引入第三方、第四方来使供应链伙伴关系得以改善?供应链金融的实际应用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如果说供应链的产生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方式,那么供应链金融的产生就让这次革新变得更加完美。

3.供应链金融使供应链更加牢固

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了供应链合作关系,这种方式可使企业间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这样的供应链合作引起了商业银行的关注,因为给整条供应链提供融资怎么写作比单纯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要小。于是,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使资金流在物流、信息流中整合和协调的怎么写作。资金流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是循环和增值的过程。供应链金融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与整合来保证运营的顺畅以及资金的增值。资金流是一条重要的链,商业银行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这条链正常运作。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孙敏(2010)指出供应链金融有利于使银行降低市场风险,节约信息收集成本。伊志宏、宋华、于亢亢(2008)强调供应链金融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嵌入供应链网络,与供应链经营企业相结合,实现有效的供应链资金运行,同时又能合理地控制风险。何山、李恩宽(2010)通过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引导出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状信贷的原因是该业务的交易信息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都是基于现实的理论研究。
在实际运行中,供应链金融可分为三大类:保兑仓模式(应付账款模式)、动产质押模式、应收账款模式。保兑仓模式是以核心企业承诺回购为前提,以核心企业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以控制中小企业向核心企业购写的有关商品的提货权为手段,由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授信业务(2010)。动产质押模式,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动产作为质押,并在核心企业的担保和物流企业的监督下,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融资业务。应收账款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凭证为标的物(质押或转让),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的短期授信业务。
商业银行的介入,不仅仅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以缓解,而且改善了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委托—写作技巧问题通过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的介入可以缓解,并且改善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使原来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更是因为供应链本身具有风险控制的内生性机理,才有可能从中获得利益。
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内生性机理根据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对称信息、完全竞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完善市场条件下,信贷市场的杠杆——利率会调节信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使得竞争性的信贷市场产生均衡或称瓦尔拉斯均衡,同时信贷市场均衡使得信贷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金融资源配置有帕累托效率(2005)。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所公布的信息多数都没经过财务审计,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管理状况、客户关系及供销合同等信息都未公开,银行们面对这样的情形,也只好采取信贷配给以控制信贷风险。供应链金融这种新的信贷模式的出现让风险控制变得内生化,并且有其合理的理论依据。

1.激发供应链伙伴之间的横向监督

横向监督的兴起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企业掀起了运用团队概念并提倡团队生产、减少来自上层的纵向监督和提倡成员之间自我监督的浪潮。到后来逐渐推广,Arnott和Stiglists(1991)认识到了横向监督机制在减轻道德风险、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重要性。指出了横向监督机制减轻“道德风险”的潜在作用(章元,2003)。
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时,就利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贷款效率,同时供应链上的企业拥有的有关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信用程度、款项使用等信息显然要优于商业银行。这样银行通过连带责任激发贷款者对这些信息的运用就提高了整个供应链金融的效率。

2.改善信息不对称

信息共享是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和途径。信息共享是指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公用,就是把信息这一种在互联网时代中重要性越趋明显的资源和其他人共同分享,以便更加合理的达到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财富。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手段。Did A.Burke借鉴福利经济学原理和博弈模型说明了只要信息共享者通过信息共享这一方式所获得的最小收益大于其自身所承担的成本,那么实现信息共享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进而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陈氢,2010)。
在稳定的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掌握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软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商业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银行无法得知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处于信息劣势,但通过银行的监督,他们可以更加信任核心企业。所以,从整个供应链金融来看,银行对核心企业的信息很清楚,核心企业对于合作伙伴的信息了如指掌,中小企业利用银行的监督功能更加信任合作伙伴,这即使银行间接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有了掌控,也让供应链伙伴之间更加信任。

3.蕴藏隐含担保机理

当商业银行进入到供应链中时,主要是通过筛选核心企业来确定合作伙伴的,于是便出现了核心企业的“信用外溢”现象。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不再以单一的企业为贷款对象,而是主要考察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为核心企业以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这就使得处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受到核心企业信用等级的影响,从而大大提升了自己信用水平。抛开供应链,中小企业无法提供银行认可的担保;而有了供应链,核心企业在无形之中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信用担保。这就是供应链金融中所谓的隐含担保。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银行从为企业提供融资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到为供应链提供融资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从而构建了企业与银行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供应链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样的隐含担保解决了中小企业无保障的贷款需求,同时通过隐含担保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传统供应商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关系更加稳定、信息更加透明、联系更加密切。在这种关系的优化和升级中,引入了为该种链条提供资金支持的商业银行,从而使原先已经优化了的合作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顺利,实现了多方的共赢。“当今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之所以发展起来,是因为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建立了战略联盟的合作关系,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的目的。然而供应链金融的出现使原先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优化、升级。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不仅为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解决了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问题,而且也使得银行自身拓宽了客户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风险。目前,商业银行实现了与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实时交互,这将让供应链金融风险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可控。我们也期待金融界与物流界更深入的合作,已达到促进金融、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陈长彬,杨忠.供应链合作关系及其契约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8(2):91—97.
陈氢,胡轩.企业联盟视角下信息共享理论[J].现代商贸工业,2010(4):32—33.
[3]何山,李恩宽.我国商业银行扩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理论分析[J].财政监督,2010:76—77.
[4]孙文宝.基于委托—写作技巧理论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1—120.
[5]孙敏.供应链金融给各方带来的优势和风险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20—122.
[6]王欢,供应链金融主要融资模式探析[J].商业现代化2010,:1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