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思想政治网 >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货币理论比较教学法

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货币理论比较教学法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5191 浏览:124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都有关于货币理论的教学内容。文章认为,可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讲授货币理论内容,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经济学家如何运用不同的研究策略考察经济现象,解释现实经济理由。通过分析比较,促使学生认真深思,发展学生的鉴别评判能力。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货币理论 比较教学法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货币理论的教学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货币理论的比较教学法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容。货币理论是经济学当中最富有争议的领域之一。从货币的本质与作用到货币的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等,这些内容都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方面,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但说明了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化的,而且阐明了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关系下货币作为资本职能被虚拟化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理论重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深入研究货币数量作用于物价水平、国民产出之间的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货币理论的差异?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策略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货币理由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对货币理论的相关理由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

(一)货币的产生与演化

对于货币的形成和诞生过程,马克思始终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展开。商品的内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的外部对立。作为商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而且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性,但是它直接表现出来的是使用价值,它表现不出自己的价值,这就构成了矛盾。商品的价值形态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能得到表现。由此,通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论证了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演变历史,就是货币产生的历史。货币本质上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从商品界逐渐独立出来的。马克思揭示货币产生历史过程背后的逻辑,又通过逻辑关系的分析再现历史过程。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它们共同体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前者是表现商品的价值,后者是实现商品的价值。由于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写到一切商品,它就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具备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发展中逐渐脱离贵金属转化为信用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使得货币脱离开金银成为一种可能。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在人们手中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因素,所以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货币足不足值,而是利用这个货币能否写到其他商品。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可以用贱金属代替贵金属,甚至用没有价值的纸币代替有价值的贵金属作为流通手段。交换当中不需要真正的足值货币,于是就产生了纸币。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也是信用货币产生的基础。货币的支付手段使得人们只要保证这个票据支付的可靠性,这时候用票据代替货币流通也是可以的。因此,在支付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货币。

(二)货币资本与资本主义信用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下,货币还执行资本的职能,也就是说作为价值增值的手段执行的职能。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成为资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互分离,货币可以购写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这个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任何一种资本最初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总是以一笔货币的形态出现,所以称为货币资本。由于资本和利润之间有一种稳定的联系,即等量资本要带来等量利润,而资本的第一形态是货币,这样就使得货币获得了一种新的用途,即为它的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的用途。因此,货币就具有了借贷资本的职能。
货币的借贷资本职能是现代银行业及各种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在借贷资本运动的基础上,资本主义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和证券等信用工具的交易使资本有了二重存在形式。一重是以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式存在于职能资本家手中,另一重是以所有权资本或信用工具的形式存在于借贷资本家手中。有价证券也能为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这也是资本,是虚拟资本。由于在经济当中存在信用工具,存在虚拟资本,就产生了围绕虚拟资本运动的活动,即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没有价值基础的经济活动,它们可以在没有实体经济相应增长的条件下,仅靠虚拟资本的上涨而得到扩张。如果虚拟经济的普遍被高估,就会出现泡沫经济。

(三)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是保证和推动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因此,为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在流通中要有一定的货币量。因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交换的媒介,所以货币量首先取决于商品的总额。另外,在一段时间内货币要完成多个商品的交换,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的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如果用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用Q表示商品数量,P×Q就是待实现的商品总额,用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则流通当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写为:G=(P×Q)/V。
当货币由金银变成纸币时,货币创造起来很容易,纸币的发行量有可能超过流通当中所需要的真正的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纸币贬值使同样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更多的纸币数量,出现商品的普遍上涨,产生通货膨胀。
在资本主义证券市场发展的条件下,纸币不仅充当流通手段媒介商品流通,而且用于进行证券写卖。因此,需要对货币流通公式做出调整,用M代表所发行的货币(纸币及其他形式)数量,Q■表示金融资产的数量,P■表示金融资产的,用V■表示商品和怎么写作的货币流通速度,用V■表示金融资产的货币流通速度,则扩展的货币数量公式可以写为:M=(P×Q)/V+(P■×Q■)/V2。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虚拟经济的膨胀容易诱发通货膨胀。公式中,等号右边第一项属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膨胀起来不容易;第二项属于虚拟经济,这部分膨胀起来非常容易。如果虚拟经济部分发生膨胀,货币当局就需要增发货币满足社会上交易有价证券的货币需求。如果货币供给随着虚拟经济的膨胀而增加,当这个泡沫破灭时,这些货币仍留在流通当中,这时货币量就超过了商品交易当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因此,泡沫经济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

(一)早期货币数量理论

20世纪30年代之前,货币数量论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用来解释经济体系中名义变量的决定。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数量论形式,第一种形式与欧文·费雪有关,第二种形式马歇尔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费雪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支撑。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可以表述为一个交易方程式Py=MV,其中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其中V是由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交通和通讯的方便程度等制度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变化不大,所以V不变。Y是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的国民产出,短期内它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V和y可以视为常数。这样的话,均衡的物价水平就取决于货币数量。
与费雪强调货币交易媒介作用不同,剑桥学派把货币视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认为货币不但具有随时购写商品的能力,而且可以存储起来延期使用。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其中,M■表示持有名义货币余额的需求,K为经济行为人希望以余额和存款形式持有的货币占国民收入(Py)的比例,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y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国民产出。为了解释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还需要引入货币供给。检测定货币供给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那么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M■=M■,将货币需求方程代入均衡条件得到M■=KPy。由于K和y是不变的,因此M■决定P。这样的话,检测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

(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首先批评了古典经济理论的充分就业检测说。古典理论认为市场的调节机制能使国民经济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这种看法成立与否主要取决于古典利率理论是否成立。在古典利率理论下,货币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也即储蓄,可贷资金的需求也即投资,只要利率恰当,储蓄就必定全部转化为投资。
与古典利率理论不同,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分离的,两者之间并无逻辑联系,利率也不具备调整两者至均衡的能力。一方面,一国的投资量不完全取决于利率,而主要依赖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只有当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人们投资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不确定性、风险、期望和投资者信心都会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一国的储蓄量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边际储蓄倾向。如果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那么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当中用于储蓄的那部分将会递增。因此,一国的储蓄量与投资量并不必定相等。
在批评了古典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引入了非充分就业检测设。他认为,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古典的货币数量论需要做出修正,即一般物价水平P应为常数,而国民收入y会变动。也就是说货币数量的增加对P没有任何影响,而就业量从而国民收入y会和货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货币理论的比较教学法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币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有效需求做出相同比例的增长。这一过程将持续下去,直到实现充分就业。此后,货币扩张将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时“古典理论就会再次盛行起来”。
凯恩斯模型中更复杂之处在于货币数量的变化和有效需求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具体来看,一方面,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满足人们交易需求的活动余额Md1,另一部分是满足人们预防与投机需求的非活动余额Md2。Md1与国民收入y成正比,Md2与利率成反比。在这里,凯恩斯首次将利率作为持有的机会成本加入到货币需求函数当中。另一方面,货币的供给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货币当局通过货币供给的调整,能够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

(三)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弗里德曼继承了马歇尔、凯恩斯等人的观点,把货币视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弗里德曼把货币需求当做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加以考虑。他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用一个多元函数表示货币需求函数:Md/P=f(yp,w,rm,rb,re,dP/Pdt,u)。其中Md/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p表示实际持久性收入,用来代表财富;w表示非人力财富与持久性收入的比例;rm表示预期的货币名义收益率,rb表示预期的债券名义收益率,re表示预期的股票名义收益率,dP/Pdt表示预期的收益率,u表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因为利率的变动往往是和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同方向变化的。由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是货币和其他资产之间相对预期收益的高低,因此当货币的预期收益率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同向变动时,货币需求将相对保持不变。事实上,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往往是同向变动的,所以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是持久性收入,即Md/P=f(yp)。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进而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的主要是货币供给。

三、比较与评价

政治经济学对货币本质、产生理由及货币价值尺度职能进行了详细分析。马克思之前,人们只是承认货币存在,但并没有说明货币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从历史的逻辑出发,认为货币的产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定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化。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一种外在表现,一边是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另一边是价值独立化的表现形式——货币。马克思指出了货币向纸币这种价值符号发展的趋势,自货币符号化以后,它的社会属性便更加明显,货币的虚拟化是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必定结果。
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为讨论货币数量理由提供了策略借鉴与思想启迪,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凯恩斯批判了传统货币数量论“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从而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凯恩斯认为货币通过利率对经济发生了实质性影响,这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但同时也受到了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则吸纳了动态因素和制度因素,使得理论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课堂中适当运用比较分析的策略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深度及其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理解的准确度,并认识到它的一些原理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解释力,还可以促使学生认真深思,发展鉴别评判能力。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燕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教学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2(52):164-165.
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教学法初探”(项目编号JG20121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