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数字媒体 >如何养成新闻评论写作习惯

如何养成新闻评论写作习惯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4509 浏览:147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更是当今媒体激烈竞争的利器。如今,在地市报采编队伍中,不少年轻人想写新闻评论,但囿于不知从何下手,或感到难以坚持,常常望而生畏,知难而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养成新闻评论的写作习惯,笔者认为,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树立“我能做到”的坚定信念

“成功哲学”告诉人们:自信心,对于做好一件事至关重要。任何成功者,“在胜利到手之前,必定要拥有‘我一得到!’的信念。”学写新闻评论也是如此,没有“我一得到”的自信心,没有敢于实践的行动,新闻评论是根本学不好的。诚如《为学》所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做个优秀的记者、编辑,必须学会评论写作。胡乔木同志1991年11月5日约见新华社负责同志时说过:“培养名记者的一条重要方法是多写评论和述评”。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也说过:“评论是报纸的宝塔尖,是报纸的最高层次。”他认为,报纸的内容,它的质量构成,光从体裁上来讲,有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消息、通讯与评论。他说:“新闻评论不同于写小说,也不是做专业论文,要以社会为对象,详细调查,占有材料,既要有很高的理论修养,能说到点子上,又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说得让人爱听。古人云,千军易得,良将难求。对于报纸,则是好记者易得,好评论员难求。”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做一名优秀的记者、编辑,成为一个“多面手”,必须学会评论写作,越是困难,越应成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学会评论写作大有裨益。简单地说有“六大益处”:一是促进学习。评论写作涉及知识面广,对作者要求高(有“杂家”和“专家”之说),逼着你去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二是推动调研。新闻评论许多选题来自调研,核准事实需要调研;三是增进思辨。新闻评论与新闻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报道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要说明“为什么”,“怎么办”,为了说服别人,更强调辩证思维。四是提高写作。梁衡的“塔尖说”理论告诉人们,学会了评论写作,即掌握了高难度、高层次的新闻写作;五是完善自我。写作评论引导教育他人过程,也是自我教育、净化、提高、完善的过程。六是充实人生。评论的写作与提高,体现了人生进取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建立“必须完成”的自律机制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既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养成新闻评论的写作习惯,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自律显得更加重要。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实现新闻评论写作由不会到会,不喜欢到喜欢,不自觉到自觉的转换,需要有一个“逼上梁山”的机制。
建立自律机制,就是自己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一个季度至少要完成一篇;或一个月完成一篇……目标设置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体现“跳一跳,够得到”的精神,不必奢求“一口吃成个胖子”。但是目标一旦确定,必须坚决执行,毫不动摇,不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能为自己找借口,阶。记者、编辑要给自己设一个写作新闻评论的底线,是每半年至少要完成一篇,有可能的话,一季一篇,或一月一篇,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只要自己努力,这个目标都是能够实现的。

三、掌握“捕捉由头”的基本方法

不少人感叹“新闻评论无从下手”,主要是感到题材难选,由头难捕捉。如何选择好新闻评论的题材,捕捉到由头?个人感受,主要是把握好“八个渠道”:
一是从权威文件中获取:如2009年,淮安市委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打通盐河出海通道文件,据此,笔者写了《从“腹地追赶”到“借港出海”》,第十个记者节前,中国记协发出了向当代记者的楷模陈中华学习的文件,笔者有感而发,写了《记者当怀炽热爱心》;二是从重要会议中寻找:2010年全国“低碳”成为“亮点”,于是笔者又写了《“低碳”与政府表率》;三是从媒体报道中发现:2010年初,根据“豆饼老太”周翠兰转捐受赠款报道,笔者写就《“豆饼老太”彰显“爱心淮安”》,去年春节,根据“换袜女环卫工”孙美兰的报道,又写成《聚焦更多的“孙美兰”》;四是从重大事件中聚焦: 2010年淮安涟水机场开通,笔者写了《迎接开放新时空》;五是从重要活动中采集: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由此,笔者写了《让奥运精神与发展同行》、《用好世博大课堂》;六是从公众人物中捕捉: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2009年对苏北苏中苏南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101%的怎么写作”观点,笔者写了《打造“101%的怎么写作”高地》;七是从基层调研中收获:近几年,笔者通过在清河区沈阳路社区调研,了解到家政怎么写作、养老有关情况,写了《善待“钟点工”》、《社区居家养老架起“连心桥”》;八是从亲身经历中感受:笔者根据自己所住小区发生的事情,写了《乔迁之时,请把“关爱”带上》、《竹子之泣》等文章。

四、学会“解剖麻雀”来把握规律

首先,选准一个标杆。孔子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是追求高的目标,最终得到中等结果;追求中等目标,最终得到一般结果;追求一般目标,哪怕恐怕就没有什么收获了。学写新闻评论,要善于“不会过日子看邻居”,通过学习借鉴他人的好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选择好“邻居”,基本要求就是一个“高”字,即瞄准国内一流的标杆。
其次,定期分析解剖。选准了“标杆”,接下来,就是要经常性地“解剖麻雀”。通过仔细分析揣摩人家的文章,看看究竟好在哪里。在分析解剖过程中,重点要学习和借鉴以下几点:一是如何立意,二是如何制作标题,三是如何谋篇布局,四是如何开头,五是如何结尾,六是如何展开论证。其中,如何立意、制作标题和谋篇布局又是重中之重。
再者,坚持学用结合。学习他人优秀评论文章,目的是指导自己的评论写作。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我们不妨将“思”字换成“用”字,“学而不用则罔,用而不学则殆”,也说过,“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解剖麻雀”必须坚持学用结合,边学边用,边学边写,“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写作中学习写作,长期坚持下去,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新闻评论的写作水平。

五、养成“相互讨教”的良好习惯

主要是做到“三不”:
不耻下问。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们或许听说过白居易作诗不耻下问的故事。《冷斋夜话》载:“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我们写作新闻评论,也要有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当然,我们征询意见不必去找老妪,在同事之间相互讨教就可以了。因为同事之间联络方便,不必耗费太多时间,同时作为同仁相互交流,共同语言也多些。
不厌其改。新闻评论讲究立意新颖,语言精炼,结构合理,富有文采,真正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文章写好后,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反复修改。做到“语不惊人誓不休”。当然,要求评论文章都有“惊人的语言”那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写好一篇文章后,起码要反复修改到自己基本满意的地步,这是应该做到的,也是能够做到的。鲁迅先生曾说:“文章是写出来的,但更是改出来的。”“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把它读得顺口。” “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还郑重告诉文学青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不断探索。新闻评论的写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学习、积累、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努力过程。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新闻评论写作的道路上,有艰辛,有付出,有苦闷,也有喜悦,有收获,有兴奋,不管是谁即使取得一点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因为它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作者为淮安日报社主任编辑、党委副书记)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