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投资经济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角色分析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角色分析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17185 浏览:7273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特别是一些特定领域的发言权会增大,但并不会给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上升带来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仍然应该是发展中大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向型政策属于明智之举。

一、危机前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目前的中国无疑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从经济总量上看,国内生产总值高达300670 亿元人民币,按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8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683.46折算,合计43992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德国的不到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约14万亿美元和日本的约5万亿美元。从国际贸易影响上看,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出口额达到14285亿美元,超过了德国的14029美元,第一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从国际金融的角度看,虽然中国的国际金融影响力,比之欧盟、美国、日本还相去甚远,但由于手握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也说得上举足轻重。从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力上看,2006年,中国的SCI、EI和ISTP论文总数达到了17.2万篇,占到世界论文总数的8.4%,跃居世界第2位。从具体生产情况看,中国在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设备、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及各种消费品等工业主要领域,已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有210种工业产品达到了世界第一;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也大多位居世界第一。另外,从人口和国土面积等其他影响更为深远的要素看,中国也无愧为大国的称谓。
但是,中国这个经济大国无疑又是有明显缺陷的经济体。第一,中国的人均水平低,截至2008年底中国人口为13.28 亿,人均GDP也就3312 美元,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民还不富裕,或者说即使想做点什么也没有多少余钱。第二,中国的人均拥有资源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支持。然而,在危机爆发之前,却一方面已经到了中国人到哪里写东西,哪里的东西就涨价的程度, 中国需求成了涨价的一个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中国生产的产品却因为产量巨大、劳动力低廉涨不上来。中国的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第三,国际经济环境并不好。在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尽管中国努力表现自己的内敛和温和,但仍然经常被指责。而且随着中国对全球化惊人的适应能力而使自己长期保持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这种指责不断向深度(例如批评汇率制度这类主权国家自己的事务)和广度(例如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大国也用各种甚至称得上不讲理的办法给中国经济发展找麻烦)发展。第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科技引进遭遇困难。虽然中国的自主创新有所进步, 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引进仍然是重要的,但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所需已是发达国家大力限制输出的那些东西了。通过引进来降低发展成本的路正在变窄。
因此,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理所当然的是发展中大国。而且是那种充满希望,但仍需倍加努力的国家。一方面,中国无论是GDP 更上层楼还是人均GDP 赶上发达国家(甚至是除印度外的其他发展中大国),都似乎还路途遥远。另一方面,成功应对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风风雨雨,实现了高速发展之后,发展成本正在迅速成长。

二、危机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一)国际货币区域格局调整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急剧下降,人民币成为国际性货币的步伐加快。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数量逐步扩大,国际地位相应提高。目前,香港已有41家银行可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2008年以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已达240亿元;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正在试点,试点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我国与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本币互换已达6500亿元。当然,由于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资本项下可兑换,以及受其他因素制约,要真正成为国际性货币还需要经历相当长时间,但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不可阻挡。

(二)世界大银行格局调整

20年前,世界十大银行中有9家是日本的银行;10年前世界十大金融机构中有6家来自美国,把持头两名的是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而今天只有3家美国银行进入前十。自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进入前十,列第九位之后,2008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位列世界十大银行前三名。2009年三家银行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udooo.com

继续雄踞在全球市值最大排行榜的前三,2009年3月25日市值分别为1844亿美元、1451亿美元和1282亿美元,三家总市值占全球十大银行总市值的51%。
中国银行国际地位的上升,不仅出乎一般人的预料,而且超出国际权威人士的乐观估计。比如,2005年11月,看好中国金融业前景的麦肯锡咨询公司亚太区董事长鲍达民(Dominic Barton)预测,十年后按照市值或者价值计算,世界十大银行中应该有三、四家是中国的银行。显然,中国银行国际地位超出预期的上升,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深化直接相关。

(三)国际直接投资格局调整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年度投资报告指出:“全球FDI(对外直接投资)流动受到经济及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危机经济改变FDI格局。据联合国统计,2008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锐减21%,预计2009年将继续下降30%左右。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众多国家收缩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而上。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559.1亿美元,首次突破5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有关方面预计,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望首次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额,达到1500亿美元。中国将从“产品生产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促使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发生变化。

(四)中国的国际地位加速上升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格局重大调整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中国和美国战略关系的调整。美国已无力继续依靠强权统治世界,中国的战略地位随之上升。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的致辞中说:“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将塑造21世纪”。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对话前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极少有全球问题能由美国或中国单独解决,也极少能在美中不携手合作的情况下得到解决”。这些话,尽管不无“忽悠”中国的成分,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现实和趋势。
在亚洲,日本的地位将加速下滑,中国将成为最有影响力国家,逐步确立亚洲领导者的地位。这一趋势,在上世纪90年代已逐步显现,国际金融危机则为趋势的强化起了加速作用。日本的有识之士实际上已经看到了这种趋势。从近期看,中国经济总量将很快超过日本。如果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位的日本经济已确定为负增长,中国今年经济总量有望超过日本列世界第二。从长期看,中、日的力量对比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五)中国快速发展面临更严峻的国际挑战。

从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看,首先,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消费模式调整,将挤压中国的出口空间。最近美国决定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已引起其他国家对中国乘用车轮胎的连锁反应。再次,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情况下,指控中国纵人民币汇率,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又起。
?从加速“走出去”的外部环境看,中国对外投资、进行国际资源战略布局的阻力明显增加。当然,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挑战也是机遇,压力也是动力。在外部压力和内部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结构将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增长质量逐步提高,中国和平发展不可阻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