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不可译性基本

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不可译性基本

收藏本文 2024-01-23 点赞:6163 浏览:218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沉淀着特定的民俗语言文化信息。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习俗、宗教等各方面影响,英汉两种语言承载着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也有着较大的差异。翻译的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由于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难免会在这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筑起沟壑,造成两种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性,本文通过对中文菜名的翻译讨论和分析,研究饮食文化的不可译性。
关键词:中文菜名 饮食文化 翻译 不可译性
一、引言
不可译性是翻译理论界长期探讨的问题。一般而言,语言是可译的,但由于各国文化与语言的差异,导致了语言又不是完全可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译的。彼得﹒纽马克曾说过:“如果源语的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的意思就必然有所走失。”他的论述是对这种不可译特征的最好阐释。
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文化的不可译性是指不同的名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和思想意识对翻译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每种语言都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文化的印记。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纽马克的“意义走失理论”,如果原文描写的是一种文化或语言所特有的情景,那么意义上的走失就无可避免。再加上语言系统的不同、译者的风格等因素,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多,在饮食方面的差异有地位、对象、观念、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菜名的翻译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来说明饮食文化中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一)中国菜名特点

中国菜以其精致美味及诱人的外形在世界上享有良好声誉。中国国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食谱菜肴有不同的特点。众所周知,中国有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和徽。此外,还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但总的来说,中国菜强调色香味形,包括刀功、火候、器皿使用等。除了吃本身,中国人在菜名上也很有讲究。
中文菜名组成方法很多。有的是来源于制作材料,如蚝油牛肉;有的根据烹饪方法,如清蒸滑鸡;还有的是根据口味如糖醋鱼。还有一些是根据刀法或其他原因命名。这类的菜名在翻译的时候基本采取直译,将中文中的重点翻译出来即可。但很多传统菜的菜名以及某些商家为了求雅致而起的菜名用直译就容易失去其形式美或内在文化内涵。这就是中文菜名的不可译性。

(二)中国菜名的不可译性

中文菜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大多数菜名是可译的,如上文举得一些例子,但在某些情况下,不管怎么译,都会造成文化的走失。
有些菜含有隐喻的方法,如“金钩钓玉牌”实际上就是“豆芽煮豆腐”的汤菜,直译就会失去原有风味;有的菜来自于历史或人名,如“草船借箭” “东坡肉”,暗含典故或历史价值,若直译,会让人不知所云,意译又会失去历史内涵;一些根据刀功等起名的,尤其是用一些中国独有的,如“汆”“干煸”等,这种情况下直译太冗长而且译出来外国人也不一定会懂。此外还有如“龙凤呈祥”“花好月圆”等这类带有暗含祝福意义的菜名,虽然可以根据材料或做法翻译,但祝福意味就会失去,也失去了四字格在声调、音韵、节奏等方面的音乐美。另外,中国人信奉的主要有佛教与道教,这种宗教信仰也反映在菜名上,如“佛跳墙”“八仙过海闹罗汉”,这里面不仅使用了修辞,也包含了宗教形象,菜的材料也比较多,无论怎么翻都不合适。

三、饮食文化不可译原因分析

Larry. A. Samovar曾说过,“许多词语都是有文化界限的词,并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而文化的目标会使直译变得无意义,并且一种文化不会有特定的翻译成其他文化的经验。”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习俗,语言受其影响,含有地域色彩及历史色彩。英语起源国家是一种海洋文化,因此他们的语言跟海洋直接相关,很多食物与牡蛎等海产品有关。而中国文化与土地相联系,很多事物与土地种植有关。这一类的不可译主要是由实体文化引起的。
另一种不可译是由精神文化层次引起的。这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哲学、美术等。经历过宗教社会时期,英语中很多食物都与《圣经》相关,如酒、面包等,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将其直译,但在某些习语中就要注意其内涵。同样地,像鱼、饺子等食物,所含的象征来源于中国古代图腾,而饺子在西方虽有,外形内涵却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即使把饺子翻译成dumpling也是不标准的。
还有一种是由风俗体系引起的。“鱼”除与中国古代图腾有关,也包含一定的习俗,如连年有余等;吃饺子有喜庆团圆、招财进宝等含义,过年吃鱼和饺子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习俗。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造成即便英文中有对应的意象,在含有文化内涵后也是不可译的,有人提出寻找“文化共核”,使某些内涵或意像重合,个人以为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准确翻译,文化走失依然存在。例如,馒头被翻译成“steamed-bread”,虽然现在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但馒头是中文中的意象,它同面包还是有内涵的差别,面包在西方与宗教有关。此外,饮食文化的差别还表现在餐桌礼仪、就餐工具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更大。因此我们只能尽量减少文化走失,而不能避免文化走失。尽量使文化可译,但不排除其不可译性。在不可译的情况下硬译,甚至会造成文化的扭曲和误解,不利于交流的进行。
四、结语
本文尝试从不可译性角度来分析饮食文化,并以中文菜名为例。由上文可以发现,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实体或非实体因素,饮食文化的意象、方式、对象、观念方面存在极大差异,以菜名的翻译最为普遍。现今,不断加强的国际交流使得中国菜走向世界,在此过程中,菜名的英译至关重要,同时,也要关注饮食文化其他方面的差异,注意文化的不可译性,不硬译,采用灵活方法翻译,尽量减少文化走失,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充满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Oxford: Pergan Press, 1981.
[3] 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俊巧(1988.5-),女,湖北省,从事翻译研究方向。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