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微生物药物学 >钛种植体表面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仿生涂层体外成骨机制

钛种植体表面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仿生涂层体外成骨机制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7500 浏览:2202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背景:牙周病、外伤和龋齿等引起牙齿缺失,给患者的进食咀嚼功能带来不便。在种植体钛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涂层曾经受到关注,但是HA涂层有着降解和剥落不足将导致种植体骨界面失去稳定性,影响长期效果。钙磷类化合物与Ⅰ型胶原的复合物更接近生理性骨组织结构,由于磷酸钙产生的钙、磷离子沉积于胶原,有利于磷酸钙的稳定;在其后诱导成骨历程中,胶原为磷酸钙向羟基磷灰石的转化提供了成核环境;磷酸钙能够提升胶原的稳定性,使在磷酸钙全部转化为磷灰石相之后,胶原仍能继续保持诱导成骨活性。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 CaP)可以在生理条件下降解转化为与人体牙齿和骨骼成分相近的羟基磷灰石,同时诱导成骨细胞分化活跃。Ⅰ型胶原可以为成骨细胞早期的粘附、增殖、分化提供良好环境。CaP/COL-I复合物结合两者的优点,更符合人体生理性骨组织的构成。CaP/COL-I仿生涂层在钛种植体表面模拟生物矿化的环境,推动早期骨性愈合的发生,最终使牙种植体与人体骨组织间达到稳定和长期的骨结合。近年来,磷酸钙/胶原(calcium phosphate/collagen,CaP/COL)复合仿生涂层由于特殊的生物性能为其发挥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诱导成骨的提供潜能,有望为牙种植体开创一种全新的化学涂层策略。目的:磷酸钙/Ⅰ型胶原(CaP/COL-I)复合物诱导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是决定其早期骨结合的关键因素。本实验试图通过观察MC3T3-E1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转变,了解CaP/COL-I复合涂层对成骨细胞的反应及作用机制。策略:1、MTS增殖检测:将各组材料及MC3T3-E1成骨细胞置于24孔板中培养,在培养1d、2d、3d、5d时,检测成骨细胞黏附和增殖情况。2、扫描电镜检测:将各组材料及MC3T3-E1成骨细胞置于24孔板中培养,在24h、72h,收集准备样本,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形态和黏附情况。3、成骨作用机制探讨:将各组材料及MC3T3-E1成骨细胞置于24孔板中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水平,了解材料诱导成骨细胞的功能变化;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ALP,骨钙素(OC),COL-ⅠmRNA的表达水平,了解成骨细胞分化、成骨基因的表达水平的转变。结果:1、MTS增殖实验:成骨细胞在各组材料上培养1d、2d、3d、5d时,MTS检测值的增加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在材料表面能生长增殖。不同组材料相比,成骨细胞的增殖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致密型磷酸钙/Ⅰ型胶原钛试样对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推动作用。2、扫描电镜观察:培养24h、72h时的电镜显示成骨细胞能在不同材料表面生长,但在致密型磷酸钙/Ⅰ型胶原钛试样组,细胞伸展良好且伸出伪足,锚着于材料表面,生长优于其他组。3、 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胞在材料上培养1d、3d、7d时,Western blot检测值表明ALP的蛋白表达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致密型磷酸钙/Ⅰ型胶原钛试样组表达量较高。4、 qRT-PCR检测:成骨细胞在材料上培养4d、7d、14d时,qRT-PCR检测值表明ALP、OC及COL-ImRNA的表达量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但在致密型磷酸钙/1型胶原钛试样组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多孔型磷酸钙/Ⅰ型胶原钛试样组,最差组是磷酸钙涂层钛试样组。3、结论:致密型磷酸钙/Ⅰ型胶原钛试样有利于MC3T3-E1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分化。致密型磷酸钙/Ⅰ型胶原复合物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活性和生物降解性,对推动骨再生亦具有协同作用。关键词:磷酸钙论文Ⅰ型胶原论文MC3T3-E1细胞论文骨钙素论文碱性磷酸酶论文

    致谢4-5

    中文摘要5-8

    Abstract8-11

    缩略词表11-12

    目录12-13

    前言13-15

    1 材料与策略15-26

    2 结果26-33

    3 讨论33-3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