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现代文学 >分析网络文学文化消费主义和当代网络文学进展库

分析网络文学文化消费主义和当代网络文学进展库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7693 浏览:248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网络文学从产生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却已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功利性、庸俗、过度追求时尚化等,这些都与文化消费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化消费主义泛滥的时代,网络文学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坚守艺术审美自律性和社会干预的属性。
关键词:文化消费主义网络文学问题建议
:A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5.13亿,网络文学使用率为39.5%,用户规模达2.03亿。这一庞大的数字,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从产生到现在虽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却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并对传统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语言口语化,缺少文学色彩;内容上庸俗甚至媚俗,整体格调不高等,而这些都与当今流行的文化消费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文化消费主义的泛滥与网络文学的发展
1文化消费主义兴起的背景
马克思早就指出消费是一切人类存在的前提,但在马克思那里,消费首先是被看作一种经济行为,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而存在的,消费注重的是物品的“有用性”。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管理的科学化,产品被大量生产,却无法及时地被消费掉,以至于出现了商品生产绝对过剩的情况。
在当代社会,消费的重要性更是在生产之上:“当代社会也因此而被经济学家、宗教学家命名为消费社会。所谓消费社会,简单地说,是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以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人的消费行为从一种经济行为转向一种文化行为,而且,不是以商品本身为消费对象而是以形象化的商品为消费对象,甚至是以过剩的消费即为消费而消费作为消费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对某种商品的消费,便是为了通过其高额的交换价值来取得声望、取得某种特殊的品味或身份、地位的确证。尤其是在商家处心积虑地利用商业广告来制造消费意象、大量生产意义符号的行为下,消费的这种文化象征意义便迅速地被刺激和张扬起来。实用性消费日益转向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消费,消费已被异化,文化消费主义已经开始泛滥。
2文化消费主义加速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随着文学走进互联网,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网络文学发展得有声有色,甚至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与创作方式,对传统文学的创作、传播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所谓网络文学是指由网络查重复率在网上创作、首发的多媒体或非多媒体的原创文学作品。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与文化消费主义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文化消费主义加速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既然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已不再是对其使用价值的消费,而转为对附着于其身上的种种意义的消费,即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这样的消费便具有了区分功能,把消费不同商品的人无形中分为了不同的类别、等级,如富足与贫穷、高雅与庸俗、上流社会与普通大众等。这种“商品—记号”之间的无形联系一旦确立,一些人为了表明自己已进入了某个阶层,就会大量消费代表那个阶层的商品。这样一方面刺激扩大商品消费的目的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消费无限膨胀,并且在消费过程中因实现了对自己所期望的某种身份的确证而产生快感。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条件、能力所限,并非每个人被刺激起来的这些都能实现,于是人们便把目光转向了虚拟的艺术世界。传统文学创作虽然也能把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各种转移到艺术中得以变相的满足,但由于技术、审查制度、传播渠道等种种因素的限制,远没有网络文学来得快,来得真实。在网络文学营造的虚拟现实性的世界中,“我”无所不能,在那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定义家庭背景、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等。总之,在现实生活中自己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可以轻松拥有,并体会到在拥有后所产生的快感。
二文化消费主义对网络文学的影响
文化消费主义在加速网络文学发展的同时,又使网络文学存在诸多问题。
1文化消费主义导致网络文学的功利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指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具有的一致性,并且他把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欣赏比作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但他更注重的是文艺作品独立的精神价值。随着消费狂潮的泛滥,人类的文化也被打上了消费主义的印记。人们对文化的消费关注已不是其精神和审美价值,而是其娱乐和商业价值,文化消费蜕变为文化消费主义。艺术的生产与消费完全等同于物质的生产与消费,文化艺术活动被完全纳入到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之中,完全受交换价值与利润动机的驱使:“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主宰着文化、审美活动资源和文化、审美活动资格本身……”致使点击量成为衡量网络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
在网络文学的生产中,“点击量”就好比是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代言人,它主宰着网络作家的写作,主宰着网络文学产业经营者的命运,还主宰着读者的阅读在这种情形下,艺术家的创作已不再关心作品的完美与艺术的不朽,只注重是否满足受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众的需求进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2文化消费主义导致网络文学庸俗化
在文化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追求“点击量”的网络文学,“媚俗”乃至“庸俗”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传统通俗文学自然也有“媚俗”的一面,但无论是张恨水、琼瑶的言情小说,还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乃至曾遭鲁迅、瞿秋白等人围剿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最起码都恪守文学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传达人性的真善美。而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可以说“庸俗”到了极点,甚至丧失了文学最基本的立场,充斥着权力崇拜和书写。
分析一下都市生活类作品,便能帮助我们认识网络文学的庸俗化。网对“都市生活”题材的定位是“现代大都市中发生的感情、生活、事业碰撞的作品”,表面上看起来贴近现实生活,实际上则不然。网是曾经点击率比较高的都市生活小说,如柳下挥的《近身保镖》、张君宝的《超级教师》、风天啸的《叱咤》等,这几篇小说整体都属于天马行空的幻想,都以金钱、权利、女人作为卖点,透露出庸俗的趣味。网络文学正是无所不用来取悦大众,从而获得可观的利润。3文化消费主义导致网络文学过度追求时尚化
在消费主义社会,由于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让位于对商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消费,导致网络文学从内容到形式无不被打上鲜明的“时尚化”烙印。
时尚是指“一个时期内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的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时尚:当“宅男”、“宅女”成为一种潮流,当智能手机、MP4成为一种时髦,那么通过电脑、手机终端以及MP4阅读小说,则必然代表了一种时尚的生活。
网络文学的时尚化还表现在将日常生活中的时尚东西写进作品,如网都市题材的子类中,职场励志、娱乐明星、合租情缘这三个子类具有鲜明的时尚特征。另外,网络小说在语言的使用上,更能体现“时尚性”的特点。试看李寻欢的小说《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中的语言自然不合现代汉语的规范,但某种程度上正是它的新奇,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年轻人的思想感情,由此令年轻读者感到亲切和兴奋,造成了这篇小说在当时的轰动。
三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建议
网络文学发展势头迅猛,但在文化消费主义泛滥的情况下,却又存在精神贫乏、人文内涵缺失等诸多问题。为了提升网络文学的品位,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秉持“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
在消费主义社会,人们面对各种消费诱惑,面对各种压力,虽然刻意回避崇高,追求世俗化、娱乐化,只关注与个人关系比较密切的事件和题材,不再关注一些宏大主旨,但“网络文学”既然被称为文学,作为艺术样态之

一、那就必须要遵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

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但网络文学因为其自身依赖于网络的特性,整体趋向虚幻的世界,首先违背了艺术要源于生活的原则。如一些反映失业、物价、房价的事件和题材,因其过于宏大沉重,虽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却没有被网络文学吸纳,在网络小说中所占比重相当小。
其次,大多数网络文学从价值观上也没有遵守艺术要“高于生活”的原则。文学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崇高和真善美,抵制物质文明发展所带来的放纵,保持纯净的灵魂,激发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但如今的网络文学却丧失了文学的价值底线,竭力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使自己变成了消费主义的附庸。如盗墓小说《鬼吹灯》的盛行,就是因其迎合了现在都市生活中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的人们渴望在阴暗诡异的世界里猎奇、追求刺激的心理。在这里,没有如《聊斋》一样,把批判现实世界的锋芒和崇高的人文理想,很明确地通过妖魔鬼怪表达了出来。所以,网络文学若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应该先拓展它的现实题材,然后再坚守自己的文学阵地,捍卫文学的尊严,担负起自己洗涤人类灵魂的使命。
2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
网络文学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和网络的影响,基本上被看不见的市场经济规律所左右。但文化市场在促进各种文化样态的繁荣、显示出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存在无序化和文化垃圾泛滥的弊端,即“参与交换的文化产品规模、数量可观,但质量和社会效益堪忧”。
我国虽然有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共二十七条),但其监管力度却极其有限。因为网络系统和网络文化市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各国对其的管理本身就处于探索阶段,而其全球化、隐匿性的特点,更增加了对其管理的难度。对于传统的各种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政府均可使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对其进行管理。而网络由于打破了国界,也就意味着突破了政府的管理界限,且其隐匿性及由此而带来的自由性、开放性、公开性等特点,使网络文化市场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致使许多低俗作品甚至内容及各种邪教、恐怖言论在网上大行其道,整个网络文化市场处于混乱、无序之中。
如果网络文学长期处于这样的文化市场氛围之中,后果便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可想而知。故从外部环境着手,建立有效的网络文化市场监督机制,使整个文化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行,也是提高网络文学品位的重要一环。
3建立网络文学创作批评、保障机制
为了提升网络文学的品味,政府也应建立一套专门针对网络文学的批评和激励机制。
一方面网络文学在很多方面已经与传统文学不同了,再沿用既有的那套标准来批评网络文学,事实上已经不是很适用。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大文学观”自觉地拓展文学的边界,相对宽容和理性地对待网络上的文字。所以,我们应该成立专业的评奖小组,对网络文学采取市场和文学品味兼顾的评奖标准。
另一方面通过大力打击盗版网络文学作品,给网络查重复率争取基本的知识产权和经济保障。网络文学作品的维权难度更大,因为它依赖于网络,要想获得收益,必须先在网上免费发表,在人气增高之后,才由传统的出版社出版,这就给不法出版商以可乘之机。很多网络作家的作品在网上发表后,还没有拿到多少点击费,盗版书就出来了,致使他们的收入得不到保障。
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对网络文学起一个引导作用,调动网络查重复率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改善他们的从业状况,从而使他们创作出更多能流传于世的精品,而不全是一次性文化消费品。
参考文献: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廖健春:《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中“狂欢”》,《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6期。
[4] 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范亚丽,女,1979—,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学、文学艺术,工作单位: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