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 >生态课堂构建基本路径

生态课堂构建基本路径

收藏本文 2024-03-24 点赞:15162 浏览:684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的课堂,是整体和谐的课堂,是交往与互动的课堂,是开放与生成的课堂。要想构建生态课堂,就必须选择以下路径:激发求知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扬教学,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情感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增强课堂生命活力;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生态课堂构建路径
1006-9682(2012)09-0027-02
人类的生态化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趋势。教育是人的事业,课堂是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udooo.com

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交流场所,是激发其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所以,教育生态化,构建生态课堂,实现学生生命成长,是课堂改革、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课堂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具有生命及其多样性,都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是最值得尊重的;任何生物都有其完整无缺的自然整体,是一个稳定、有序和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任何生物都只能在适当的环境下存在,只有保持开放,才具有生命力;任何生物都是生活在一起,互利共生,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不断发生某种联系。可见,“生态”具有生命性、多样性、整体性、开放性以及共生性等特征。用生态学原理去审视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因素构成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些因素中,既有生物的也有非生物的;既有物质的也有心理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诸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惠共生所形成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我们可把它称为生态学视野下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学氛围。生态课堂具有多元意义,它是自然的、自主的、互动的、开放的、和谐的、审美的和可持续发展的。

1.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的课堂

自然的即是和谐的、自主的。由于自然,生态中的各种因素自由发展,彼此依从而协调。课堂也因自然而自主,因自主而充满活力。自主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在和谐中自主地学习,自然地生长。在这种生态的自主课堂里,从封闭的“填鸭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从个人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角色从全权写作技巧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这样的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智慧、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展现的场所。自然、自主的课堂让学生不断地做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在新异的话题里驰骋思辨的语言。

2.生态课堂是整体和谐的课堂

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生物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诸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利共生的一个整体。具体来说,和谐就是课堂中的各因素之间的和谐,也即是整体的和谐。如师与生和谐、教与学和谐、教与育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等等。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会使师生间相互认可,心理相容,谐振共鸣;会使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从而产生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共振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整体和谐的生态课堂,也会使教师和学生发挥各自最大的独特作用,获得最充分的、最和谐的发展。

3.生态课堂是交往与互动的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损耗,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即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互惠互利,互利共生,是维系一个生态组织的基本要求。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互动,会使课堂更加精彩,更具生命力。

4.生态课堂是开放与生成的课堂

可以说,开放实质上是解放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学生能自由地想象而不担心其怪诞离奇,能大胆地思考而不在乎其是非正误,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能全面展示自己的个性。开放的目的是为了生成,每一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5.生态课堂是可持续发展的课堂

可持续发展的人,能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均衡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课堂教学,可以看出,人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归根结底是应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使自身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少对外界的依赖性,提高对外界及未来的适应能力。所以,将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让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应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生态课堂构建的基本路径

正如前文所述,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整体和谐、交往互动、开放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完善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所以,走向新课程,构建生态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必然选择。
1.激发求知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和探究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要构建以生为本的自主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情境教学,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设置矛盾情境,为学生创设“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境界,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教学,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学习时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兴趣盎然地看看、听听、想想、说说、做做,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情境教学,让学生回归自然,体现了教师以生为本、交往互动、开放生成的理念,改变了教师主宰一切的做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平等、宽松、自然、和谐的学习环境,留给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与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参与观察、发现、思考、合作与交流,实现生命自然成长。

2.发扬教学,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就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少教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如魏书生老师上课,学生可以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地辩论;钱梦龙老师上课从不批评学生,甚至还赞扬学生批评老师;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开放政策,即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独立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形成了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学生就会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这样,师生、生生达到心心相印、情情相通,课堂出现一派生机勃勃、和谐的教学氛围,呈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场效应。

3.注重情感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

课堂需要纪律,但更需要气氛。生态课堂追求的是充满自信、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而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关键是教师要注重情感交流,引起师生情感共鸣。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教师的心境,具有持久性、弥散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它通过教师的表情对学生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所以,课堂上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境、丰富的情感、自若的神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并引起共鸣。同时,教师的情感还要与教材的情感因素结合起来,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的情感交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情感性溶化在一起,达到“化”的境界,从而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教材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发生共振、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4.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增强课堂生命活力。

课堂教学应关注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活和生命。没有生活及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生成性的。只有创造丰富的课堂生活,动员学生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教师要善于设计各种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美妙意境。这样,学生兴趣浓厚,各种感官都积极运作起来,出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生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5.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随着

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udooo.com

科技的进步,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倡导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鼓励和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适应,努力提高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可持续性发展。这也是生态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4 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