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信息技术教学 >隔代教育孩子学校教育

隔代教育孩子学校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2495 浏览:601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隔代教育的孩子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集体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udooo.com

观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教育改革,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集体观念教育,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年轻的父母为自己的事业而奔波劳碌,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这些祖辈对孙辈的教育,便产生了隔代教育。这类现象在当今农村比较普遍,70%的留守儿童就是隔代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就这个问题,经调查,结合本校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隔代教育”的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行为习惯,老师如果采用简单的说教、批评训斥的方式去教育这些学生,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教师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格环境,寻找心理教育的契机,用爱心去教育转化他们。
1.1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对本班的隔代教育孩子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1.2 隔代教育的孩子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他们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个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1.3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1.4 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2.加强集体观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隔代教育”的监护人,多数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的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其中有很多老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和、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也难以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这些孩子不关心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我行我素。因此,教师和他们交流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学会赏识,要善于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加以表扬,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把自己的心理话倾诉出来,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后,他们就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就能极大的促进学习。

3.加强教育改革,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隔代教育”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容易感到孤独,寂寞。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为了抑制或者说引导这种潜意识行为产生不良的行为,学校应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不是只在看书考试上。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技能竞赛,才艺展示等活动。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又填补了他们心灵的空虚。
总之,学校应针对农村“隔代教育”学生的特点,加强他们的学习、安全、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他们健康成长。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