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运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

引导学生运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5636 浏览:145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因此,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那么如

源于:论文网站大全www.udooo.com

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呢?

1.加强新课程意识下的阅读内容引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人性的角斗场,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我们要说开卷并非都有益。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做必要的引导。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让学生读世界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生长。为此,笔者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做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做是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增加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这样就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的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运用情感激励策略,在课堂上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向学生介绍《课程标准》建议的读物。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来自于老师的评价比父母说的更具有权威性,来自于老师的关注更能让他们兴趣盎然。老师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热情的倡导者、支持者、引导者。老师应当好参谋,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的苦乐,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强化他们对阅读的肯定意识,从而使阅读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心理需求。

2.1利用家校联系卡,取得家长支持,对症下药。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阅读的喜好也不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足之处,可专门推荐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如学生的持久性不强,没有毅力,可以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2利用家长会和家访,争取家长理解和配合。许多家庭都订有《中国少年报》、《报刊文摘》等报纸杂志,可以选择有意义的内容进行阅读。

2.3利用学生藏书,成立班级“图书角”,组建读书互助小组,在班级中开展合作性阅读。每位学生每月向班级“图书角”提供一册图书。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每隔1-2个月更换一次,这样就解决了阅读图书少的难题。我们可以在班级设计几个小小“讨论角”,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以营造活跃的读书氛围。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形成各种“阅读组合”。

3.教师要带头读书

叶圣陶先生指出:“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今天,在号称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不论从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的角度,还是从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角度,语文教师先于学生读书都是非常必要的,至少得和学生同时读书。

要有的放矢地指导。目前,我们有的语文教师指导读书仅限于“布置”、“建议”学生去读些什么书,这种不检查不落实的放羊式指导,连学生读没读过都不知道,更就谈不上有所收获。如果有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更不能高屋建瓴、有所指导了。正确的方法之一,就是“学法就是教法”。因为,教师本身知识面宽,经验丰富,分析文章的思路明晰,用自己怎样学的现身说法去指导学生,由于师生所处环境相同,容易沟通,学生学起来不会吃力,久而久之,效果会很明显。

4.教师要教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吸精华除糟粕

初中生的性格、情感等正处于发展形成之中,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课外读物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思想。广泛而有选择的阅读健康的书籍和其他影视材料,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因此,教师要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励学生上进,语言文字规范,能为学生提供楷模的读物,且内容和形式要尽可能地与课文有联系,要适应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阅读水平的读物。其中要注意两点:

4.1紧扣教材选择读物

语文教材内容很多都是节选自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阅读与之有关的课外内容很有必要。如学习古诗词可推荐《唐诗宋词三百首》等;学习《雪》可推荐鲁迅的《野草》等;学习《海燕》可推荐高尔基的《童年》等。

4.2分级选择读物

初一至初三,学生在年龄、知识程度和思想上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读物时应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初一学生选择那些篇幅短小的童话、寓言等;初二就增加历史、科普读物等内容;初三则再增加复杂一些的小说、戏剧等读物。

5.参与课程开发,学会重构教材

新课程给教师留出很大的创造空间,有的甚至没有教学参考书,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起点。教师要学会重构教材,学会对课程进行二度加工,通过加工呈现出新的课程,即课程的重构。课程是自上而下的,需要教师的创造。课程要脚踏三只船:学生、社会和教材,教师要通过重构,在文本、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