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美术教学 >谈谈质疑问难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谈谈质疑问难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26619 浏览:1207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就要摒弃为考而教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静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动态的学习。根据儿童的心理好问为什么、求知欲高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实践证明。在质疑问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有趣,而且在争辩中又轻松地获得了新的知识。
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呢?我的做法是:

1. 解放思想,指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

1.1 要及时鼓励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说明他们在钻研教材上下了一番功夫。这种积极性是可贵的,老师必须注意爱护和培养。当学生积极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首先要解放思想,克服怕字,要及时给予鼓励。
我平时讲课采取的是放的方针,有的学生即使问题提的不当,我也就其精神给以鼓励,并注意因势利导。比如讲《月光曲》一课时,有个学生说:‘‘盲姑娘为什么不上盲人学校呢?”这个问题与课文内容虽然关系不大,但却反映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不够深刻,我当时首先肯定那个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精神是可佳的,又让大家都认真阅读课文,看能否回答这个不是课文要讲的问题。学生读书后纷纷发言,都认识到:盲姑娘连个音乐会的入声券都写不起,又哪里能上得起盲人学校呢?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考虑:热爱音乐的盲姑娘不能在音乐上有所成就,这应该怨谁呢?通过引导,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和埋没人才的罪恶。

1.2 要逐步引导,让学生围绕教材提出问题

如何让学生围绕教材提出问题呢?首先要加强课题教学。课题一般是文章内容的概括,课题讲得好,就为学生提出问题划定了范围,第一步就将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课题教学的一般方法是:一、板书课题;二启发讲解课题是由几个词组成的,哪一个词是中心词,其它词与中心词的关系怎样。比如《董荐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我是这样讲的:第一,这一课题都由哪几个词组成?(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二,这几个词中哪些是中心词(炸暗堡);第三,“炸暗堡“同”“董存瑞舍身”是什么关系?(“董存瑞舍身”说明“炸暗堡”)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了两个问题:①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②董存瑞怎样炸暗堡,这两个问题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的提问对学习全篇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加强课文重点教学,重点突出出来了,学生就抓住课文的纲了,所提问题就目的明确,火力集中。
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设计学生明确了这一段讲的中心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句都讲了些什么呢?这样一来学生通过阅读和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明确了句与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2. 耐心细致,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提出的总是有时要比老师预想得多,不论有多怪,教师都不能犯急性病,一定要耐心细致地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让学生把话说完,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学生在发表意见时,一定要让其把话说完,即使他们说的不对或是把话题扯开了,教师也要仔细听,认真分析。要弄清学生的思路是什么,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千万不要过早下结论,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2.2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读书中解决问题

讲完《捞铁牛》一课后,一位同学说:“这一课写的不真实。”我立即问他:“你能给大家说一下课文哪些地方写的不真实吗?”她

源于: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说:“两艘船不能并列行驶,要是并列行驶就会撞粉碎。”我又问她:“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原因吗?”她说“《金色少年》上‘一堂有趣的常识课’里说,船边是弧形的,两只船靠近时,它们中间的水流速度变大,对两只船的压力变小,对两只船外侧的压力相对变大,这样,两只船越靠越近,就会发生碰撞。”我一方面表扬这一位同学敢于提出问题,并能运用在课外书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说明,另一方面又让全体学生都再读一遍课文。对这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再加以讨论。学生通过读书和讨论,终于弄清了是怎么一回事。书上说:“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两只船拴得紧紧的,就成为一个整体了,这同两只船并列行驶不一样,不会发生碰撞。

2.3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比如《老牛》一课中有这么一句“在它的坟上,每逢春季,便开出一些美丽的花.”有的学生说: “为什么单写美丽的花不写其它呢?”这个问题提的有深度。它涉及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问题。一般学生是难以马上答出来的,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充分的讨论,最后一致认为:这是说老牛一生任劳任怨的精神象花儿一样美。在写作技巧上叫借物抒情。
质疑问题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得以充分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因突出了一个“引”字,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 智能。一个疑点弄清了,也就明白了书中的一个道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