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孔雀东南飞》应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N个理由

《孔雀东南飞》应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N个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1-23 点赞:35281 浏览:1604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扛鼎之作。诗歌难以比肩的历史地位、灼灼闪耀的人性光辉、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等,决定了其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篇目中的经典地位。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人性光辉 人物对话 工具性 人文性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灿烂的民族

源于:论文模板www.udooo.com

文化,在这条浩瀚的文化星河里,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滋养我们民族精神的“满汉全席”。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道德精神,就是由最有影响并代代传承的经典作家作品承载着的。《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的扛鼎之作,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其对封建礼教和门阀观念罪恶的无情控诉,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爱情自由的热情讴歌,影响了一代代华夏子民。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却找不到它的位置,无论是深受该诗浸染熏陶的中学语文教师,还是亟需传统文化滋养的中学生,都深以为憾。
本文认为《孔雀东南飞》应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首先是因为它——
难与比肩的历史地位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第一首叙事长诗,有“长诗之圣”的美誉,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是我国诗歌遗产中的瑰宝。其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从汉末到南朝,该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被不断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被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后被收入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人郭茂倩将它收入《乐府诗集》中的《杂曲歌辞》,改题为《焦仲卿妻》。全诗357句,1785字,主要写才貌双全的平民女子刘兰芝嫁到曾为官宦的焦家,虽“昼夜勤作息”却仍不为焦母所容。兰芝自遣回娘家,兄迫其改嫁。在太守之子隆重迎娶的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仲卿闻讯,也“自挂东南枝”殉情。故事结尾与民间传说“梁祝”一样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鸳鸯),双栖双飞。
《孔雀东南飞》自传世以来,历代传唱,成为多种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五四”以来,先后被改编成黄梅戏、评剧、越剧、京剧等搬上舞台,还被改编成歌曲演唱,今人于2009年又将其改编成36集的电视连续剧。一部作品被不同的艺术形式加以演绎,除了其本身的历史地位外,还因为它具有——
灼灼闪耀的人性光辉
自东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就以儒家经义中的“孝”作为推行封建礼教、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家长权威的不二法门。而《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地主阶级还是新兴阶级、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爱情悲剧,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家庭压迫的叛逆精神,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
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古代劳动妇女的光辉形象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自主。她善良勤劳重感情,举止得体有教养,外柔内刚有主见。既有做媳妇时“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的温驯,“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的勤劳;又有被驱遣时“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的不舍,“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的善良。与“失恩义”的绝情婆婆告别时不争辩,不抱怨,不卑不亢,因为她早已看清婆婆“失恩义”的绝情本质,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回家面对自己的母亲时一句“儿实无罪过”却道出了自己内心的万般委屈!母女相拥而哭,满腹委屈化作滔滔泪水。在这个场面里,人性、人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尽管在汉代女子再嫁已经不是很稀罕的事,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还被传为美谈,但被婆家无端休弃毕竟有伤颜面。难得的是她不为婆婆和兄长的威迫所屈,也不为县令太守家的荣华富贵所动,对爱情有“蒲苇纫如丝”的忠贞。在明白“渠会永无缘”后,她“举身赴清池”,没有一点犹豫彷徨,用生命捍卫神圣的爱情。
与刘兰芝始终如一的性格不同的是,焦仲卿的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求情到绝望、由软弱到抗争的发展过程。他忠于爱情,拒绝了母亲“东家有贤女”的诱惑,但他恪守孝道,开始不敢直接抗争,向母亲再三耐心地解释、求情,幻想母亲能回心转意,让兰芝“不久当还归”。但得到的是母亲“槌床便大怒”的淫威和“何敢助妇语”的训斥。他送刘兰芝到大道口,相约“誓天不相负”,表现了他对妻子的一片真情。听说兰芝要改嫁,内心无比痛苦。在听到兰芝“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后,他“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挂念,可见他的善良。在刘兰芝坚贞不屈的精神影响下,他终于以身殉情,以“自挂东南枝”的行动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兑现了他“誓不相隔卿”的承诺。这最后的反抗令人感动,让他的形象顿时变得高大起来。
焦母本来一直是专横跋扈、说一不二的,凭自己的好恶赶走了美丽贤惠的刘兰芝,对儿子为妻子的“跪告”无动于衷,但听到儿子“故作不良计”时,也禁不住“零泪应声落”。这样的眼泪使焦母的形象也变得丰满起来了。母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性,是人世间至真至善的美好情感。
《孔雀东南飞》把每一个人都当作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人”来描写,使全诗灼灼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诗中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一个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还得益于——
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
《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对话,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全诗“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

四、沈德潜按语)。

《孔雀东南飞》大多是通过人物对话串起全篇情节的,同一个人对不同的人说话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也不一样。比如刘兰芝,对焦仲卿,她虽然诉说自己在婆家遭受的不公,是冲着对丈夫的信赖来的,并没有一味指责,反映了她的贤惠。对焦母,她既没有分辩自己的委屈,又没有低三下四的求告,更没有反正不再回来的顶撞,一句“念母劳家里”体现了她的善良。对小姑,她“泪落连珠子”,分明是一种不舍。姑嫂关系不易相处,而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谦和有礼。对市侩哥哥的逼婚,她检测意答应,实则做好了殉情的准备,反映了她外柔内刚的个性。对母亲,她真情流露,“儿实无罪过”还原了一个无端被弃的女子真实的一面。再如焦仲卿,听到妻子“君家妇难为”的诉说和“及时相遣归”的请求,他为自己与妻子“相见常日稀”感到惭愧,在母亲面前说出自己的心声:“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在送妻子回家的路上“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对妻子的无限眷恋;“且暂还家去……不久当还归”则反映了他对母亲回心转意的幻想。闻知兰芝要成婚,“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既是对兰芝的误解,又是对爱情的独守。从他在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既迫于母亲压力又最终“黄泉共为友”的软弱而又有发展的性格。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一书里对《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个性对话曾作过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不过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通观全诗,此评可谓精辟!
全诗不仅主要人物的对话个性鲜明,焦母和刘兄的语言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udooo.com

也无不反映出封建家长的嘴脸。“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由此可见焦母的蛮横无理。但当儿子执意与妻子共赴黄泉,担忧“令母在后单”时,她又老泪纵横,并还试图用“窈窕艳城郭”的东家女挽回儿子的心。焦母当初赶兰芝出门的时候就说“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到最后也没见她有什么行动,由此也可看出她只是用一个并不存在的虚幻人物来欺骗儿子。“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由此可见刘兄的贪财势利。“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潜台词应该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再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个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
语文教材与其它教材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选文不仅要体现“文以载道”的原则,承担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还要体现其工具性,即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孔雀东南飞》应该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新课程背景下脱颖而出的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更多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逐步关注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人文话题、人文情感统领、贯穿专题始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专题内所选文本不同文体,不同写法,却具有同一主题。这种教材编排固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一片新天地。但教材的编写固然要翱翔于人文性的理想天空,更重要的却是要扎根于工具性这一现实主义的大地,只有如此,理想的天空才会有所依托,不至于成为空想。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却淡化乃至忽略了语文教材工具性的功能,这岂不是又回到了单方面强调人文性的老路?现在的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一些经典名篇不见了踪影,有的被编者想当然地放进了选修教材,如《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过秦论》等。按现行体制,学生要在两个半学期里学完五本语文必修教材,已经很紧张了,哪有时间学习选修教材?编者的“如意计划”岂不落了空?
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很早便被选入全国通用的高中语文课本,并成为精讲篇目之一。在现今通行的几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能找到它的踪影。这首长诗除了如前所述的人文内涵外,还涵盖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具体来说,如民歌中常见的铺陈手法的运用就独具匠心,先纵向铺陈兰芝的生活经历,让读者获得对兰芝的经历、教养和才干的总体印象;后横向铺陈兰芝的梳妆打扮以及太守家隆重的迎亲场面,既突出兰芝的身价之高,受人敬爱,又反衬出兰芝忠于爱情、不为富贵荣华所动的可贵品质。又如比兴手法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是“比”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焦刘二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孔雀的忠于伴侣兴起焦刘二人相互眷恋之情。再如最后一段象征手法的运用,在焦刘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鸳鸯双双日夕和鸣。这既象征了焦刘夫妇不朽的爱情,又象征了他们悲情的诉告,还是焦刘形象浪漫主义的发展,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
除了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全诗的文言知识点也比较丰富。从一词多义的角度看,出现频率较高的“相”、“见”、“谢”、“为”、“自”等词均有三个以上的义项。从通检测字的角度看,“终老不复取”中“取”通“娶”,“箱帘六七十”“帘”通“奁”,“蒲苇纫如丝”中“纫”通“韧”,“府吏见丁宁”中“丁宁”通“叮咛”,“合葬华山傍”中“傍”通“旁”等。从古今异义的角度看,有“感君区区怀”、“可怜体无比”、“渠会永无缘”、“本自无教训”、“叶叶相交通”“蹑履相逢迎”等。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以此下心意”、“交广市鲑珍”、“足以荣汝身”、“逆以煎我怀”、“便利此月内”等均有活用的词。此外还有许多偏义复词(“作息”“公姥”)、各种文言句式的例句等。以上这些都是中学生学习、积累古汉语知识的绝好材料。
作者单位:江苏金湖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