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试议舆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试议舆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收藏本文 2024-03-09 点赞:17563 浏览:734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天罗地网”、“无网不在”的新媒体时代,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阵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高校大学生科学、合理、正当、安全、有效地使用网络,更有助于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对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也大有益处。然而新时期,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种新兴载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隐秘性和多元性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各方面产生了很大冲击,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途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继而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局限,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信息更新和学习便利无论是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得到了大大地优化。新形势下,如果教育者不能给予教育对象全新的知识,教育效果就会打折扣。面对社会传播手段的逐步现代化,尤其对于新一代高校大学生,光靠以讲课为主的教育方式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已经过时了。因此,认真研究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紧迫的课题。

一、网络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广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找到各种信息渠道,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同样,这个虚拟的网络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充实的教育内容。网络时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天地。曾经说过:“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受到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和表达方式的单一性局限,成效不是很理想。一方面,互联网上声色俱全、图文并茂信息源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的,这些信息源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教学内容,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网上讲座、BBS论坛、网络博客”等等,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这是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如果这些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可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掌握大量正确的信息,了解社会的最新知识是教育者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教育者合理运用网络的实时动态信息和庞大的数据库可以改善过去寻找素材和收集资料较难、信息量有限、教育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局面,极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二是网络的应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渠道和手段。网络的互动性促使教育者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形成互动式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围、形式、效率、实效等发生全新的变化。传统教育总是受到诸如时间、空间、主题等客观方面的限制,而网络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口,“电子邮件、远程操作、网络新闻、文件传送和环球信息查询”等功能,大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扩大了教育空间,丰富了教育资源;促使“单向说教”向“交互参与”观念转变,使“课堂教育”为主的显性教育方式向“课余时间”的隐性教育方式并重的方式转变。大学生素质逐年提高的现状要求我们教育主体要一改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式学习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增强个体获取知识的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改进提供新的平台。
三是互联网所蕴涵的丰富信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提供了便利。自从有了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用再为信息资料难以查询和获得而烦恼。可以通过“网页、BBS、E-Mail”等手段,随时随处查询并接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为自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身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充实的“养料”。
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打破了单位、部门的界限,通过以一级一级政治机关为节点组成网络结构,实现上下级政治机关的互联,资源共享和网上指导工作。因此,网络传媒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政治工作的效率。

二、网络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契机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注意到互联网也是一柄双刃剑。互联网上未经过滤,未经鉴别,未经选择的思想和观点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可能影响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有效展开,这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强势文化”的侵袭挑战着高校大学生的信念。网络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国际上的“强势文化”,正如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在多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网络时代下,这种现象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错误、庸俗、虚检测的信息对高校道德观念建设是一种挑战。然而,一些消极、极端、不健康信息对于进校不久的大学生更是严峻的考验。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辩别力不高,分析辩别力、抗干扰力还不强,往往容易陷入思想误区,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影响,歪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如何有效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传播先进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挑战。
二是“灰色思想文化”的传播腐蚀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埃瑟·戴森曾指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者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它是虚弱的宣传工具,但却是一个施展阴谋的好地方”。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来自互联网的纷繁复杂、良莠交织的网上信息, 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巨大的文化包围圈。很多大型的合法商业网站,甚至是门户网站,都充斥着暴力反动、封建迷信、八卦新闻等等严重影响和毒化大学生思想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非法组织也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了歪理邪说,从精神上对高校大学生造成的毒害和恶劣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果大学生没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和约束力,面对网络中各种有害信息就无法真正的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远离网络信息垃圾的毒害,是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要面临的困境。三是“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从一些媒体的报道来看,大学生面临着很多压力,比如学习、生活、工作、心理压力等,当这些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很多心理相对脆弱的学生就渐渐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有些学生上网成瘾,无法自拔,导致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孤独自闭、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生物钟紊乱,甚至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并常伴有莫名其妙的异常言行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种过度上网导致生理和心理方面异常的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症”。新时期,网络的随意性和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出的各种心理、思想及道德问题,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难以通过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和控制。如果这些学生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久而久之会加剧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导致个体行为冷漠和麻木,对社会缺少责任感,甚至可能会做出出轨的网络行为或者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这种情况长期发展必然会改变人们的交际方式和心理模式,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必然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三、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挑战。针对以上提出的网络媒体对高校的消极影响,下面提出几点对策:
一是占领文化阵地,尊重关爱大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阵地,要建设紧贴高校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特点、对策,不断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模式相比,网络环境改变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大学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尊重、理解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强化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学生。只有充分调

摘自:学生论文www.udooo.com

动主体的积极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积极主动。
二是宣传科学理论,确立舆论导向,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充分结合高校实际,建立旗帜鲜明、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让思想政治教育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再进网络,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不断增强针对性、艺术性、点击率,把网站办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目前,有些大学的校园网建立了网上调查、网上心理咨询、领导信箱等项目,开展了学先烈、学英雄等争先创模活动,努力提高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网上有奖比赛、网络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网上征文、Flash大赛、建立网上党校”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开设一些网上的健康社团和栏目,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教育,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着力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网上行为,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免疫力”,与“灰色思想文化”斗争到底。另外,及时发现网络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的潜在或显现的负面影响,开展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对已经产生的心理疾病及时治疗。
三是加强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掌控思想政治教育的 “制网权”。面对网络上泥沙俱下、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教育者有必要结合高校实际建立健全有关管理规定,规范高校的网络行为,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来控制信息源,当务之急是努力建成一支思想水平高、政治立场坚定、网络业务强、熟悉高校特点的专业化、高效化的网上“环保”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当前,应根据现实需要,针对网络空间这一特殊思想教育阵地,制定网络规章制度,出台网络管理的纪律、规章,使网络管理做到依法办事,有章可循。对在网络上发现的大学生违规行为,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按规定及时处理。另外,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安全体系,通过防火墙技术,阻挡非法数据入侵,进行实时网络的监控。
责任编辑:陈 诚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