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对于慈善中国慈善事业治理结论

对于慈善中国慈善事业治理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13506 浏览:5785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市场主导的契约性利益分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利益分配分别有着着失灵和失效的情况下,慈善组织主导的志愿性利益分配被人们寄予了越来越多的期望。以供给层面而言,这种利益分配方式,是利用市场机制产生的利他主义志愿精神和剩余产品,以组织化的形式来实现物品向特定群体转移,这不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交易行为,完全是财富的自愿转移,是实现社会资源“帕累托最优”的有效方式。慈善的利益分配行为,标志着作为人的一种权利的普及,这种通过志愿捐赠来谋求特定弱势群体利益的行为,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进展路径,经历了以有到无,以无再到有的反差式变迁。若以1981年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正式成立为起点,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复兴之路已经跨越了三十个年头。经历了20世纪后20年的酝酿,在新世纪之后,中国慈善事业迈入高速进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快速成长并不意味着成熟,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系列的慈善丑闻不断把中国慈善事业推向风口浪尖。一时间风声鹤唳,中国慈善事业在飞跃进展的同时,也遭遇三十年来最大的信任危机,受到了诸多的口诛笔伐。与此同时,关于中国慈善事业应该如何继续向前进展的争议与分歧也日渐凸显。本论文正是以笔者的探讨兴趣及探讨不足的现实作用出发,探讨慈善事业治理主体慈善组织、政府和企业的角色与行为,明晰三方主体在慈善事业治理中的责任,厘清它们在慈善事业治理中的权界,进而提出行为革新的倡议和构建网络治理方式的构想,以期为中国慈善事业的良性进展尽绵薄之力。本论文探讨立足于两个维度:一是慈善事业治理方式的构建,即在充分认知三方主体角色和行为近况的基础上,找出不足所在并提出革新倡议;二是慈善事业治理理念的构建,即探讨在三方主体之间合作型信任联系的培养,当前亟待解决的不足是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和政府行政权力过度干预的化解。具体来说,论文共设六章:第一章为导论,着重对选题背景,探讨不足,探讨的作用、策略,论文的基本框架、革新点和不足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内容进行说明。第二章是对慈善事业治理的基础论述与实践浅析的探讨。第三、四、五章分别以慈善组织、政府、企业三方主体进行探讨,但探讨的侧重点略有不同。第三章在阐述了慈善组织的概念及类型,中国慈善组织进展近况的基础上,着重以慈善组织的“合法性”获得途径,即道德建设和能力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第四章是探讨政府这一主体,在第一节梳理了新中国慈善事业进展历程与政府联系,第二节中对中国慈善事业政府主导角色方式的主要体现及此方式下政府行为的越位与缺位进行了浅析。在这些浅析的基础上,第三节对政府制度安排的重塑给出了倡议。第五章是对企业进行浅析探讨。首先给出了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接下来对影响企业慈善角色与慈善行为的因素、各类企业慈善角色与行为的近况、有着的不足及理由一一诠释;最后展望了企业推进慈善事业进展的新视野。第六章是结论,主要以两个方面总结全文,一是慈善事业网络治理方式的构建,二是慈善事业网络治理方式的工具选择。可以说,只有慈善组织、政府、企业这三方主体明确责任,厘清权界,积极行动,构建起合作治理的网络,慈善组织才可能具有独立的意识和品格,既不依附于政府也不屈服于市场;企业才可能更好的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捐赠者才可能根据自身的判断力、兴趣偏好自由选择慈善机构不再被动捐赠。尽管以上描述或多或少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但希望能通过慈善事业治理三方主体的角色定位与行为改善,让慈善事业在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培养公民社会精神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慈善事业论文慈善组织论文政府论文企业论文治理论文

    中文摘要4-7

    Abstract7-14

    第1章 导论14-34

    1.1 不足的提出14-17

    1.1.1 选题背景14-15

    1.1.2 探讨不足15-16

    1.1.3 探讨的目的和作用16-17

    1.2 探讨策略和论文框架17-19

    1.2.1 探讨的主要策略17-18

    1.2.2 论文的基本框架18-19

    1.3 探讨的革新点和不足19-20

    1.3.1 革新之处19-20

    1.3.2有着的不足20

    1.4 国内外文献述评20-34

    1.4.1 关于慈善事业的探讨20-30

    1.4.2 关于治理的探讨30-34

    第2章 慈善事业治理的基础论述与实践浅析34-59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34-42

    2.1.1 慈善的含义34-36

    2.1.2 慈善事业的概念剖析36-40

    2.1.3 治理及慈善事业的治理40-42

    2.2 关于慈善事业治理的主要论述42-52

    2.2.1 治理论述42-44

    2.2.2 国家与社会联系论述44-47

    2.2.3 NPO 论述47-52

    2.3 中国慈善事业治理的现实浅析52-59

    2.3.1 中国慈善事业成长的供给因素52-55

    2.3.2 中国慈善事业成长的需求因素55-59

    第3章 慈善组织“合法性”获得与组织建设59-105

    3.1 慈善组织基本概况59-68

    3.1.1 慈善组织的概念及类型59-64

    3.1.2 中国慈善组织进展近况64-68

    3.2 中国慈善组织“合法性”角色浅析68-74

    3.2.1 慈善组织“合法性”角色的界定68-70

    3.2.2 中国慈善组织“合法性”危机的体现70-74

    3.3 中国慈善组织“合法性”获得之道德途径: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74-95

    3.3.1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含义与标准74-76

    3.3.2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典型案例及总结76-82

    3.3.3 中国慈善组织提升公信力的机制建设82-95

    3.4 中国慈善组织“合法性”获得之能力途径:慈善组织的市场化革新95-104

    3.4.1 中国慈善组织市场化革新的动力95-99

    3.4.2 中国慈善组织市场化革新的尝试99-101

    3.4.3 中国慈善组织市场化革新的两大展望101-104

    3.5 本章小结104-105

    第4章 政府主导角色方式转型与制度安排重塑105-142

    4.1 新中国慈善事业进展历程与政府联系梳理105-115

    4.1.1 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限制阶段(1949-1956)105-107

    4.1.2 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排斥阶段(1957-1993)107-109

    4.1.3 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接纳阶段(1994-2004)109-112

    4.1.4 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倡导阶段(2005 年至今)112-115

    4.2 中国慈善事业政府主导角色方式浅析115-129

    4.2.1 慈善事业与政府角色方式类型115-118

    4.2.2 中国慈善事业政府主导角色方式的主要体现118-125

    4.2.3 政府主导角色方式下政府行为的越位与缺位125-129

    4.3 政府制度安排重塑:以政府主导到政府指导129-141

    4.3.1 转变政府管理慈善组织的核心制度129-130

    4.3.2 健全慈善法律法规130-134

    4.3.3 以制约型监管走向培育怎么写作型监管134-136

    4.3.4 改善对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136-139

    4.3.5 慈善意识形态供给139-141

    4.4 本章小结141-142

    第5章 企业慈善责任担当与慈善行为革新142-186

    5.1 企业与企业社会责任142-145

    5.1.1 企业的概念和分类142-143

    5.1.2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衍生143-145

    5.2 企业在中国慈善事业中角色与行为近况浅析145-163

    5.2.1 企业的慈善角色与慈善行为145-147

    5.2.2 影响企业慈善角色与慈善行为的因素147-150

    5.2.3 各类企业慈善角色与慈善行为近况150-156

    5.2.4 企业慈善角色与慈善行为有着的不足及理由156-163

    5.3 企业推进慈善事业进展的新视野163-184

    5.3.1 企业基金会的异军突起163-172

    5.3.2 公益营销的迅猛进展172-180

    5.3.3 公益创业的初见端倪180-184

    5.4 本章小结184-186

    第6章 结论186-192

    6.1 慈善事业网络治理方式的构建186-189

    6.2 慈善事业网络治理方式的工具选择189-19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