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英美文学 >播音社会变革对我国新闻播音风格变化影响要求

播音社会变革对我国新闻播音风格变化影响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5262 浏览:133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闻播音是电视新闻中不可或缺的语言传播媒介,它随着受众的需求和竞争的形式变化发展和不断变化,而新闻播音的语言风格,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回顾历史上新闻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时期到今天新闻飞速发展等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着新闻播体特征。本文试图分析我国新闻播音语言风格的变化过程,探讨新闻播音风格随着社会变革而变化的特点,进而为新闻播音的发展道路做出思考。
关键词:中国;社会变革;新闻播音;风格变化
1005-5312(2013)11-0148-01

一、新闻广播电台初建成初期的新闻播音风格

抗日战争的爆发,我国政治形势急剧变化,为了更好的把当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促进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愿望传达给全国同胞,成为了新闻工作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因

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此,多次提出在延安建立人民广播电台,使大后方和沦陷区亿万同胞通过收音机能够直接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对激励和鼓舞亿万军民的抗日爱国热情,也为抗日战争的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广播电台播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民族化的一代新风,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争风格的生动体现。所以,广播新闻的发展推动了新闻播音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新闻播音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战争风格的生动体现。播音员通过生动的语言播报和反应客观事实的新闻,以及追求真理、渴望自由和解放民族的思想,内化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对激发群众热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播音风格是及具中国特色的。

二、和平建国时期和特殊时期的新闻播音风格

新中国成立,各行业都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热情十分高涨,从而影响了这一时期新闻的播音基调,其特点是充满朝气,热情饱满,语势多上扬,节奏奔放明快,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传播优势,对全国人民起到了鼓舞、激励的作用。
但这种势头没有并没有持续多久,直到十年动乱的出现,新闻播报收到了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的制约,同时也对新闻播音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新闻播音的特质是,由播音者从新闻稿件由内容形式的整体认识中,逐步寻求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体会到新闻播音的语言特色,进而确定风格的过程。十年动乱这一历史的特殊时期,及特殊的社会环境严重的影响着播音创作道路,这一时期的新闻基本没有真情实感,播音员思想混乱、认识空洞,播音语势节奏单一,严重影响了播音创作。同时,使得新闻播音失去了亲切与热情,无色彩,无真情实感可言,不能有感而发,严重制约了新闻播音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的新闻播音风格

在党的正确指导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而广播电视也同全国的新形势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播电视宣传的全方位改革,在新闻传播媒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打破了传统的节目设置模式、节目布局和节目编排方式,并提出节目内容要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现实的方针。但新闻播音的特点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新闻工作者积极的改革,创新,探索新的方法,形成了具有这一时代特征的新闻播音风格。
而这一风格的形成,与时代、文化、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播音风格受到稿件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播音风格有一定的依附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新闻文本也会对播音风格产生影响,播音员的能力就在于稿件的风格和自己播音风格有机的统一,也为多样的播音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也已发展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新闻在注重传播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同时,也注重受众的需求,新闻播音创作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受众接收心理的变化也在改革、创新。新闻播音一方面成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新闻播音语体出现了播与说相结合的播音风格,另一方面促进了新闻播音不同风格的变化和发展,符合新闻播音的庄重性、鼓动性及规范性,并具有亲切感和时代感。因此,这一时代的新闻播音体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时代气息,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新闻播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新闻播音是语言艺术创作,会因为历史关系和国情的不同而变化,但不管什么时候,新闻播音都应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质量为目标,保持特有的思想情感。由于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心理关系及人们对媒体接受要求是有所变化的,新闻播音为传播新闻的桥梁和纽带,站在传播的最前沿,只有善于发现变化,抓住变化,才能适应变化,从而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符合受众心理的新闻播音风格,以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自身特色的新闻播音风格。
参考文献:
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