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饮食文化 >谈述汽车维修《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初步

谈述汽车维修《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初步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14247 浏览:593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汽车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代步工具,伴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相关知识也越来越受重视,各高职类院校纷纷开设汽车相关专业,作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汽车文化》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一些见解和策略,希望以此推动《汽车文化》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文化;课程;教学
汽车文化是人类在汽车的设计、发明、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文化开始在中国培育、发展。人们对汽车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更是应该深刻了解汽车文化的相关内容。就此主要讨论汽车相关专业中《汽车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手段。

1 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课程面向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内容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汽车历史

主要包括世界汽车发展简史和我国汽车发展历程,从古战车到蒸汽机、内燃机的出现,从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到当今汽车工业全球化,该部分介绍汽车从无到有的世界发展历程和今后发展趋势,揭示了当今世界汽车欧、美、日三大车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并介绍我国1901年出现汽车,建国后正式发展汽车工业到现在的发展状况。

1.2 汽车总体构造

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和汽车编号基础及汽车使用性能。虽然内容较多,但对于发动机、底盘四大系统等的结构可不做重点讲解,因为汽车相关专业学生都会有另外的专业课来讲授这部分内容。所以该部分以让学生了解汽车总体结构、驱动形式、分类、编号为主,并补充讲解现代汽车新技术汽车维修专业《汽车文化》课程教学的初步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转系统(ASR)、电子稳定程序(ESP)、安全气囊、废气涡轮增压、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系统、巡航系统、导航系统等涉及到安全、环保、舒适性能多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了解各种汽车新技术的原理,作为汽车专业的学生,不断掌握汽车新技术是必要的。

1.3 汽车外形和色彩

这部分介绍100多年来汽车外形的发展,从马车形、箱形、甲壳虫形到船形、鱼形、楔形等各种形状的变化,揭示了影响汽车外形演变的三个因素,即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同时也介绍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汽车使用功能、使用环境、使用对象等对汽车色彩的影响,也介绍了色彩对汽车行驶安全的影响。

1.4 著名汽车公司和名车及车标

汽车专业的学生通常对名车非常感兴趣,能说出部分汽车公司和名车,但对其缺乏深入的了解。这部分主要介绍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韩国、中国等国家主要汽车公司及其汽车品牌、车标。汽车公司的创建、发展记录了世界汽车工业的成长历程,车标的发展是汽车公司存活和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和无形的财富,这部分主要针对学生掌握情况,提高掌握层次,加深掌握内容。

1.5 汽车竞赛

通过教学实际观察,这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汽车竞赛是汽车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运动为汽车爱好者带来了刺激和享受,也为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在越来越多人成为赛车迷,汽车竞赛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汽车产品及性能。这一部分主要讲授赛车运动的、冠军车队、赛车明星等内容。

2 教学策略的探讨

教学策略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汽车文化》这门课程来说,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索相结合,达到知识和能力同时培养的目的。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式教学。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能使课堂讲授产生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除了突出重点、难点外,还应注重启发学生发现理由从而想办法解决理由,这种策略能有效地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而这种主动探索的能力和倾向正是学习汽车文化日趋繁盛、包罗万象的知识所必需的。另外,引导式教学策略对高等教育也很有必要,高等教育的人才应具有横向扩展能力和纵向延伸能力,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上学的那点知识。在这个电视、杂志、网络等各种传媒极大充盈的年代,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新的汽车文化知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穿插讨论式教学,当学生受到教师启发和引导发现理由时,或教师提出汽车文化与社会相关理由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先由小组统一观点,然后每组推选一个代表,轮流发言。这种策略既能让学生轻松的把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析理由和解决理由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还能很好的带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手段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相当大的影响。本门课程知识日新月异、覆盖面广,有很多内容需要图片或动画展示,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满足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显示清晰、图文并茂的要求,同时也可以节约课时,还能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图片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可谓一举数得。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比如带
学生观察学校停放的各种车辆,包括品牌、外形、颜色等等,分析本校教师对汽车的喜好和理由;带学生去不同的汽车销售店参观,分析社会需求和品牌效应;鼓励学生周末和节检测日参观车展,分析大众喜好和流行趋势等等。通过这种实践锻炼,学生能更好的重视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理由,进一步解决理由,达到充实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4 结束语

当代中国社会,汽车的普及化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汽车文化不仅是汽车相关专业学生的必须知识,也对普及全民汽车教育、减少汽车交通事故具有重要作用。而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更是肩负着传播和发展汽车文化知识的责任。对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提出了一些见解和策略,希望对该课程的教学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汽车技术的更新、汽车占有率的提升,对这门课的教学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学内容也会逐步接近或统一,并不断向前发展。任课教师要有不断学习进取,不断改革发展的精神,以适应当代汽车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汽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郎全栋,曹晓光.汽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宋景芬.汽车文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 帅石金汽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俞宁,曹建国.汽车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卫平.汽车运用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6] 蒋德喜.论汽车文化人才的培养[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2).
[7] 宋传平.汽车文化的概念[J].北京汽车,2004(2):2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