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药物化学 >检验科不同尿液检测结果临床意义

检验科不同尿液检测结果临床意义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31102 浏览:1436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3783(2012)07-0277-01
【摘要】探讨检验科不同尿液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尿液检测是检验科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临床大多数疾病均可通过初步尿检早期发现。尤其对于循环系统,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统及肾脏系统等疾病,在进行诊断、预防及预后等方面可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尿液检查;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尿液检查项目主要包括尿蛋白定量,阿迪氏计数,尿三杯检验,中段尿培养及尿常规等[1]。尿液的正确收集及保存对临床检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故临床上应重视尿液的正确收集及保存方法。本组通过对我院检验科不同尿液检测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检验科不同尿液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不同尿液的收集及保存。
尿液收集通常分为首次尿,随机尿,24小时尿及清洁中段尿,首次尿液检测标本多在晨起第一次中段尿。其浓缩后适合做管型,细胞,细菌及蛋白质的检查。随机尿为急诊及门诊患者的临时检测,多在餐后2小时留尿,对蛋白尿及病理性糖尿检测比较敏感。24小时尿液检测标本按照检查项目的不同,然后加入不同的防腐剂,但是像冷藏法则不得超过8小时。清洁中段尿多选用0.1%新洁尔灭对尿道口及外阴进行消毒。容器应选用一次性的有盖尿标本且干净的容器。每个容器上应标明有每个患者尿液标本的留取时间,条码及姓名[2]。尿液标本留取后应及时送检,以防有形成分破坏及细菌繁殖。若尿液标本留取时间超过2小时或尿量不够且未标明留尿时间,应告知患者按照正确方法重新留取标本,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可见,尿液的正确收集及保存对临床检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故临床上应重视尿液的正确收集及保存方法。
2临床上不同尿液检测结果的意义。
2.1 尿液的比重。尿液比重的数值和患者饮食,出汗量及饮水量密切关,这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肾脏功能的浓缩情况。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的尿液比重值在1.015-1.025,高于婴幼儿。肾功能受损害非常严重时,则在 1.010左右。尿崩症,慢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炎,患有尿崩症,慢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肾炎等疾病时尿液比重值会降低,患有心力衰竭,腹泻,恶心呕吐,高热,糖尿病及急性肾炎时尿液比重值则升高。
2.2 尿液的酸碱反应。pH值代表尿液的酸碱程度,其和一个人的饮食情况密切相关[3]。正常情况下尿液呈酸性。一个人食水果、蔬菜较多时,尿液多呈碱性,数值较高。食动物蛋白较多时,尿液则呈酸性,数值也偏低。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碱性尿液的患者多为尿路感染或碱中毒。表现为持续性酸性尿液的则多为脱水,发热,酸中毒或大量高蛋白饮食。
2.3 尿液的气味。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长,会由于尿素分解而出现一股氨臭味。正常尿液的气味则来自于尿液内的挥发性酸。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时,其尿液气味显示为苹果味。如排出的新鲜尿液为氨气味,则考虑可能因慢性尿潴留或慢性膀胱炎所致。

2.4 不同尿液的外观。

2.4.1 脓尿。因尿液中含大量白细胞,从而使得其外观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含脓丝状悬浮物或黄白色混

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udooo.com

浊物。多见于男性精囊炎,男性前列腺炎及泌尿系统感染疾病。经镜检可见有大量脓细胞。
2.4.2 乳糜尿。由于淋巴系统循环受阻,通过肠道吸收的乳糜液未能经过淋巴管引流进入血液,相反逆流进入肾脏,从而导致输尿管处及肾盂内的淋巴管破裂,故尿液呈现不同程度的乳白色。丝虫病患者中乳糜尿较多,部分则是由于手术感染,腹部创伤,肿瘤或结核所致[4]。偶尔可在丝虫病患者尿液沉渣中检出微生丝蚴。经乳糜联液离心沉淀后尿液外观不变,沉渣中则可发现有少量淋巴细胞及红细胞。
2.4.3 胆红素尿。胆红素尿多是由于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从而致尿液外观呈现深。轻轻摇晃后泡沫亦呈现。如果将其久置于空气中,胆红素因被氧化可变为胆绿素,尿液外观又呈现为棕绿色。胆红素尿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2.4.4 血红蛋白尿。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隐血试验呈阴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患者一旦发生血管内溶血时,因体内的血红蛋白超过肝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则可形成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尿。在酸性尿液中血红蛋白可氧化成正铁血红蛋白,从而表现为棕色。如果含量过多其外观则呈现为棕黑色酱油样。血红蛋白尿和血尿不同的是,经离心沉淀后血红蛋白尿清液仍为红色,而后者离心后透明, 镜检时偶尔可见溶解红细胞的碎屑,甚至不见红细胞。做隐血试验呈强阳性。
2.4.5 血尿。血尿指的是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因出血量的不同可呈现鲜血样,淡洗肉水样或淡红色去雾状,甚至夹杂有些许凝血块。每升尿液内含血量超过1毫升时,尿液即有可能会呈现淡红色,临床上称之为肉眼血尿。多见于某些菌株所致疾病及泌尿系统结石,肾肿瘤,肾结核等各种原因所致的泌尿系统疾病。外观显示为洗肉水样尿液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等疾病。此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一些出血性疾病也可引发血尿。
2.5 尿液的尿量。尿液量的正常范围。1-6岁婴幼儿一般每24小时在0.3-1.0L。7-12岁一般每24小时在0.5-1.5 L。成人则每24小时在10-20L。24 小时内尿液量少于0.1L临床上称之为无尿,临床上多见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液量每24小时减少在0.4L时则为尿少,临床上多见于血液浓缩,脱水,肾移植患者出现排斥反应,肾功能不全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患者。24小时内尿液量增多大于2.5L即为多尿,临床上多见于神经性多尿,慢性肾炎,尿崩症及糖尿病患者。不管尿液次数减少或增多均属不正常。
3 小结
临床大多数疾病均可通过初步尿液检测早期发现。尤其对于循环系统,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统及肾脏系统等疾病,尿检在进行诊断、预防及预后等方面可提供重要依据。综上所述,尿液的正确收集及保存对临床检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故临床上应重视尿液的正确收集及保存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柳,黎敏,聂庆英.浅谈检验科不同尿液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12( 7):276-276.
[2] 薛贞霞.不同检测方法对尿液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B,2011,30(8):348-349.
[3] 哈斯花尔.3种尿液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815-2816.
[4] 张丽莉.两种方法对1139例不同性别研究生尿液检测结果的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7):816-816,I00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