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医学翻译 >试谈肠道病毒71型2A蛋白酶抵抗I型干扰素诱导抗病毒作用查抄袭率

试谈肠道病毒71型2A蛋白酶抵抗I型干扰素诱导抗病毒作用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33755 浏览:14941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全球性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疱疹。通常情况下,手足口病发病较轻,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为无症状携带者,但能够传播病毒。病程约为7至10天,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因病情进展快而导致死亡流行病学结果显示HFMD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CA16引起的HFMD预后较好,多为散发,极少导致HFMD的大规模暴发。EV71感染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较多见。先天性免疫(innate immunity)指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不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能力,所以也称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在机体的防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是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的生理性排斥反应。先天性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的一个重要方面是Ⅰ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的合成和分泌。Ⅰ型干扰素由多种细胞在病毒感染时产生,具有早期抗病毒作用,可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且可以引发级联性的信号放大效应,最终诱导靶细胞产生特异的抗病毒蛋白。以HFMD的发病特点来看,其潜伏期为2-7天,死亡病例病程约3-5天,在如此短的病程中,机体对EV71病毒感染的获得性免疫应答尚未建立。由此,病毒感染的宿主先天性免疫可能在病毒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理由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解EV71对先天性免疫中的干扰素系统的作用,本探讨利用表达GFP的重组HSV-1评价Ⅰ型干扰素(α,β)作用。干扰素(α,p)作用于培养的HeLa细胞,可以诱导HeLa细胞产生抗病毒作用而抑制HSV-1的GFP的表达。同样,发现EV71病毒也可以在干扰素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的HeLa细胞中增殖,说明EV71能够抵抗干扰素(α,β)的抗病毒作用。为进一步了解EV71抵抗干扰素的机制,我们将EV71的2A蛋白酶转染入HeLa细胞,发现2A抑制了干扰素(α、β)的作用,使HSV-1复制显著增强。由此,EV71病毒可能通过干扰Ⅰ型干扰素的作用而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以而造成病毒的持续感染。关键词:先天性免疫论文手足口病论文肠道病毒71型论文Ⅰ型干扰素论文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论文

    摘要5-7

    Abstract7-13

    插图或附表清单13-14

    注释说明清单14-15

    引言15-17

    1 肠道病毒71型概述17-22

    1.1 EV71的发现及流行17-18

    1.2 EV71的结构及理化性质18-22

    1.2.1 病毒粒子结构18-19

    1.2.2 病毒基因组结构19-20

    1.2.3 病毒的理化性质20-22

    2 EV71对Ⅰ型干扰素的抵抗作用的探讨22-46

    2.1 试验材料22-24

    2.1.1 主要试剂22

    2.1.2 主要的工具酶、试剂盒和分子量标准22

    2.1.3 细胞和病毒22

    2.1.4 质粒及引物22

    2.1.5 主要仪器设备22-23

    2.1.6 溶液及缓冲液的配制23-24

    2.1.6.1 细胞培养液细菌培养液的配制23

    2.1.6.2 干扰素(α、β)储存液的配制23

    2.1.6.3 核酸电泳缓冲液的配制23-24

    2.2 试验策略24-40

    2.2.1 细胞的复苏24

    2.2.1.1 HeLa细胞的复苏24

    2.2.1.2 RD细胞的复苏24

    2.2.2 细胞的传代培养24-25

    2.2.3 细胞计数25

    2.2.4 细胞的冻存25-26

    2.2.5 病毒的扩增26-27

    2.2.5.1 rHSV-1在HeLa细胞中的扩增26

    2.2.5.2 EV71在RD细胞中的扩增26-27

    2.2.6 病毒毒力的测定(TCID50)27-28

    2.2.6.1 rHSV毒力的测定27

    2.2.6.1.1 细胞培养及96孔板预板(HeLa)27

    2.2.6.1.2 rHSV病毒接种27

    2.2.6.2 EV71毒力的测定27-28

    2.2.6.2.1 细胞培养及96孔板预板(RD)27-28

    2.2.6.1.2 EV71病毒接种28

    2.2.7 干扰素(α、β)对HSV-1的影响28-30

    2.2.7.1 干扰素(α、β)作用剂量及时间的摸索28-30

    2.2.7.2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素(α、β)对rHSV-1的影响30

    2.2.7.3 PCR检测干扰素(α、β)对HSV-1的影响30

    2.2.8 干扰素(α、β)对EV71的影响30-33

    2.2.9 EV71的2A蛋白酶破坏干扰素(α、β)的抗病毒作用33-40

    2.2.9.1 2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33-39

    2.2.9.1.1 引物设计33

    2.2.9.1.2 EV71-2A目的基因的获得33-35

    2.2.9.1.2.1 提取病毒核酸33-34

    2.2.9.1.2.2 RT-PCR得到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的回收34-35

    2.2.9.1.3 EV71-2A目的基因的克隆35-36

    2.2.9.1.4 EV71-2A基因连接T克隆载体及pcDNA3.1质粒提取及酶切鉴定36-37

    2.2.9.1.5 EV71-2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37

    2.2.9.1.6 EV71-2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鉴定37

    2.2.9.1.7 EV71-2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大量提取37-39

    2.2.9.2 2A对干扰素(α、β)的影响39-40

    2.2.9.2.1 2A转染HeLa细胞39

    2.2.9.2.2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2A对干扰素(α、β)作用的影响39-40

    2.3 试验结果40-46

    2.3.1 病毒毒力的测定(TCID50)40

    2.3.1.1 rHSV TCID50的测定的鉴定40

    2.3.1.2 EV71 TCID50的测定40

    2.3.2 干扰素(α、β)对HSV-1的影响40-42

    2.3.2.1 干扰素(α、β)的浓度和剂量的摸索40-41

    2.3.2.2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扰素(α、β)对rHSV-1的影响41-42

    2.3.2.3 PCR检测干扰素(α、β)对rHSV-1的影响42

    2.3.3 干扰素(α、β)对EV71的影响42-43

    2.3.4 EV71-2A连接T克隆载体及pcDNA3.1质粒的双酶切鉴定43-44

    2.3.5 EV71-2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双酶切鉴定44

    2.3.6 2A蛋白酶破坏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44-46

    实验讨论46-49

    结论49-5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