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医学影像毕业 >对于化疗静脉输注化疗药物风险管理效果观察

对于化疗静脉输注化疗药物风险管理效果观察

收藏本文 2024-01-10 点赞:7148 浏览:232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 对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进行风险管理,并观察管理的效果。 方法 分析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存在的风险,制订强化护士风险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改进静脉穿刺方法、强化化疗巡视工作等措施,并且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差错、化疗发生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病例数量,并且对化疗患者的护理进行满意度调查。 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差错、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明显较实施风险管理实施前显著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风险管理前显著增加,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风险管理提高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风险管理;效果观察
[]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44-02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恶性肿瘤成为第一位致死疾病。随着对肿瘤认识不断深入,对肿瘤进行综合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学家的推荐,化疗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其中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化疗的主要方式。但是在进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会因为多种原因导致化疗药物外渗,从而引发外周性静脉炎、局部组织红肿乃至坏死等不良反应[3]。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还很容易导致医患、护患矛盾,造成医疗纠纷。自2008年7月起本院对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风险制订了管理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10年6月在本科室进行化疗的患者,其中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本科化疗患者107例,2008年7月对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进行风险管理至2010年6月进行化疗的患者136例。

1.2 静脉输注化疗的风险因素分析

1.2.1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在化疗前已经经过多次静脉输液化疗,血管条件变差,静脉穿刺带来困难;部分患者的穿刺部位曾经进行过放射治疗,进行静脉化疗药物的输注导致了“放射追忆反应[4]”发生。
1.2.2 护理因素 化疗药物由于其毒副作用大,其配置麻烦、静脉穿刺以及穿刺后护理均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一些低年资、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的护士往往会混淆名称相似药物、对药物剂量的计算错误,加上静脉穿刺技能不熟练、对患者巡视不够细心,其结果是很容易造成化疗药物的外渗。
1.2.3 化疗疗程因素 化疗往往需要进行4~6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时间不等。患者进行的化疗疗程越长,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可能性越大。加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自身功能的下降,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的肿胀疼痛甚至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1.3 风险管理措施

1.3.1 强化护士风险意识 加强对护

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udooo.com

士的责任心的教育,组织所有护士学习和医疗有关的法律法规,向所有护士强调在工作时不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强化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的风险认识,让护士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护理的水平和责任心才是规避风险最好的方法。
1.3.2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 定期组织各种学习活动,让护士掌握常见化疗药物的名称、常用剂量、药理学作用以及毒理学知识,利用层流柜进行化疗药物的配置方法,让护士熟悉常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后的硫酸镁湿敷等常规处理方法,处理步骤,并且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只有通过考核后才能对进行化疗药物等方面的相关操作。
1.3.3 改进静脉穿刺方法 反复穿刺是导致化疗药物外渗主要原因之一。只要患者的经济能力能够承受,均采用静脉留置针方法进行穿刺,静脉留置针能够显著地减少穿刺的次数,加上静脉留置针柔软,对血管刺激小,发生静脉炎、药物外渗的可能性明显地低于使用普通头皮针进行穿刺[5]。
1.3.4 强化化疗巡视工作 患者及家属往往对化疗药物外渗造成的危害意识不足,因此护士在进行巡视时,不仅要观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要仔细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穿刺的患肢是否有肿胀,穿刺部位组织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现象,一旦发现有化疗药物外渗,及时予以重新穿刺、外渗部位硫酸镁湿敷等处理减少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1.3.5 细化工作流程 制定化疗药物的配置、静脉穿刺的方法的操作流程,护士进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得不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对患者进行巡视的频率、巡视观察的项目均制成表格,对于已经完成的项目要在表格上签字以便核对[6-7]。

1.4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风险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护理差错、化疗发生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病例数量,并且对化疗患者的护理进行满意度调查[8]。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差错、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明显较实施风险管理实施前显著减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实施风险管理后化疗有12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而在实施风险管理前有9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明显低于实施风险管理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4,P = 0.019)。

3 讨论
随着对肿瘤综合治疗的认识不断加深,使用化疗进行肿瘤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其中化疗的主要方式就是利用静脉输注。但是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护士的操作水平、责任心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化疗药物外渗并且导致的静脉炎、局部组织红肿、疼痛、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而且也加剧了医患、护患之间的矛盾,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对静脉输注化疗的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导致化疗药物外渗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于护士对化疗药物的名称不熟悉,对化疗药物的基本药理学作用、基本毒理学作用不了解,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力度不足,加上在巡视时对患者的观察不够仔细,当化疗药物外渗时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加上患者自身条件的限制,化疗疗程长,导致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增加。
针对化疗中存在的风险,提出并且实施了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对策,重点加强了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了护士的责任心,加强护士巡回的频率和观察项目,细化了操作流程,该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通过对进行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发现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杨玲,李连弟,陈育德,等. 中国2000年及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J]. 中国卫生统计,2005,22(4):218-221,231.
阎皓,Hao Y. 晚期胰腺癌的化疗进展[J]. 医学综述,2011,17(1):84-87.
[3] 李旭英,史瑞峰.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9):2604-2605.
[4] 张莹,高淑荣,于伟. 化疗药物静脉输注安全管理[J]. 吉林医学,2011,32(8):1578-1579.
[5] 吕建萍,鲍仕凤,Jian-ping LV,等. 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2008,12(1):73-74.
[6] 李爱芝. 蜂窝式注射药物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9):31.
[7] 李妙青. 风险管理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中的应用[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0):57-58.
[8] 卢斌. 静脉输液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Z):51.
(收稿日期:2013-03-18 本文编辑:郭静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