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应用语言 >《庄子》内篇超越式个体人生哲学

《庄子》内篇超越式个体人生哲学

收藏本文 2024-01-05 点赞:5924 浏览:2027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人生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以“现实性社会人生哲学”为主旨的先秦诸子哲学的突破,《庄子》内篇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独特的“超越式个体人生哲学”。它以超时空的道为自我的本体;以个体自我为哲学的主体对象;为个体自我提出了超越式的人生价值取向——通于大道而外天下、逍遥无己。它为中国现当代哲学提供了新视域。
关键词: 《庄子》;本体;自我;人生哲学

一、引题:超越式个体人生哲学的学术背景

与西方哲学、印度宗教和希伯莱神学相比,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诸子哲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现实与实践特质;[1]与古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中的地位一样,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哲学确立了中国哲学的主要问题、内容与方向,“现实性社会人生哲学”是它们共同的主旨。
在先秦,以“天”为本体的哲学占主流地位。面对此起彼伏的社会动荡,墨子以“天志”为基础,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救世主张,倡导“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仁人”与“圣王”社会人生哲学;面对礼坏乐崩,孔子也以“天”(天道、天命)为最高本体,提出了“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的济世方略及“仁以为己任”的“仁者”社会人生哲学;[2]孟子继其志,将仁纳入到人性与天性之中,高扬人的主体性,但自我仍是社会化的自我;法家同样重视社会现实与秩序。墨家、儒家和法家主张积极应世,以阐释和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旨,哲学主体是社会化、群体化了的人,没有自我,这三家都可以看着是“现实性社会人生哲学”。
以杨朱为代表的“为我”自利派,以华子和瞻子为代表的贵生派将哲学主体从天下、社会返回到个体自我,主张“重生”、“轻利”,[3]重视生命自我的现实自由与独立;但个体自我只是社会现实关系中的自我,仍是以适应现实为目的,虽有人格独立性,但无超世精神,无超越社会异化意识,是一种“现实性个体人生哲学”。
面对天本体的泛滥,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根源,个体自我为哲学主体。人生苦难的根源是“我”的有为,主张“道法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的处世策略与“贵柔”、“不争”的顺世哲学;倡导回归小国寡民的原初自然社会状态,还没有发展出超越性的自我精神与哲学主旨,因此也是一种“现实性个体人生哲学”。
现实性人生哲学在社会实践中常受挫折。个体自我的苦难,并没有在仁者们的奉献中减少。正是在这样的哲学背景下,《庄子》内篇以超时空的道为本体,以个体自我为哲学主体,反对社会对个体自我的异化,提出了以无己为人生目标的“超越式个体人生哲学”。《庄子》内篇以哲理的寓言、内省的话语,高远的意象,展示了新的哲学天空,开创了超越社会异化的人生价值向度。本文通过对《庄子》内篇的解析,试图展示这一“击水三千,适彼南冥”的宏大哲学气象,冀能对当前中国哲学疲惫乏力的解读与哲学的创新,提供另一种视域。

二、《庄子》内篇的哲学主体——与道通为一的超越式个体自我

什么是自我?这是科学和哲学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在庄子之前,中国哲学没有提及这个问题(后来禅宗将此做为核心问题)。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对“我”对进行了反思:自我与外物对立而存。没有外物(彼)就没有我,反之亦然。但《庄子》内篇认为,这一自我一定有真君(真我)在。
《庄子》内篇的另一个检测设是:社会化的我与通于大道的我,是相对立的(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大宗师》);社会化的我,被异化,社会伦常及其是非标准是人为的,是道的“骈拇枝指”。从“道通为一”得出,个体自我是道化自我,而不是社会化、化自我。与老子不同,道并不在庄子哲学占主体地位,国家、社会和人也不是庄学的主体,《庄子》内篇以反思性、寓言式的笔触,将个体自我放在中心位置。
在《逍遥游》中,作者通过列举寓言、事例,直接为个体自我提出了逍遥自适、自由自在的人生目的。只要做到无己,就可以不像动物那样,受自身和寿命所限;不像俗人那样,受到见识、荣辱和社会责任所累,识得自我的大用途,作逍遥之旅;《齐物论》为个体自我的自由人生哲学开启新途径,主张齐一万物,等同是非,超脱论争,混同万物,通于大道;《养生主》为个体自我开启了自养自得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养神重于养形”、“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的养生哲学;《人间世》为个体自我提出了内修处世的“心斋”方法;《德充符》为个体自我提出了精神修持理论。通过四个形体残缺、却有德行之人的事迹,借孔子的口吻,提出了一套与儒家完全不同的“德不形”的道德理论。倡导合于自然(道),不合于俗情的德。如果说《人间世》是为了让个体自我在行为上顺世、合世,那么,《德充符》则进一步让个体自我在内心德行上合于自然和大道,合于大道,“受食于天,又恶用人”;《大宗师》为个体自我提供了修道之法。它阐述了个体自我德行充沛后,如何修成“真人”的修行之道。它指出,凡夫不能照顾好自己的身心: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而真人则可以“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提倡“外物忘己”的“撄宁”之术和“同于大通”的“坐忘”之法;《应帝王》则提出了无为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庄子》内篇认为,个体自我达到了“同于大通”的智慧境界,则可以“应化帝王”了: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应帝王》)
通过神巫给壶子相面的故事说明:达到至人境界者,可以超越《大宗师》中子桑之类的真人不能超越的命运,在人间任运自化: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青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 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

源于:科技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