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中国民间文学 >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和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

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和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32311 浏览:1467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延续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底层关注精神。随着“底层文学”批评“史化”意识的出现,多有论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www.udooo.com

者从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中寻找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思想和理论资源,或发掘左翼文学传统与当下文学的深层联系,或借重“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资源重构底层观念和批评新体系,或以“五四”文学标准评论新世纪“底层文学”,或用“纯文学”观念对“底层文学”合法性进行质疑。但是,由于对不同历史语境辨析不够,缺乏对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的整体性观照,甚至部分评论缺乏对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深度借鉴,以致当下“底层文学”批评潮流稍显乏力。
关键词: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文学资源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底层一直缺乏表述自身的资源和机会,“五四”新文学诞生后,出现了自觉的“底层写作”,底层关注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一直延续的、具有现代品格的主题。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延续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这一底层关注精神,引发了持久激烈的讨论。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的出现,是社会转型、文学传统流变、社会意识导引等多种合力的结果,其既体现了不同立场的人文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相异的价值诉求,也彰显了文学参与社会发展的独特方式。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最初主要集中于“底层文学”概念辨析、表述/被表述、美学观念等方面,随着“底层写作”数量越来越多,“底层文学”批评的理论缺陷也逐渐呈现,“新世纪底层文学的理想形态没有被系统地正面建构”①,在反思创作与批评的基础上,“底层文学”批评的“史化”意识逐渐出现,有关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联性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注意到“底层文学”的精神资源、文学流脉,将新世纪“底层文学”放置在开阔的20世纪中国文学视域中,尝试建构“底层文学”批评理论的理想形态。然而由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丰富的理论建树未能充分发掘,对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复杂历史语境缺乏整体性关注与深入辨析,在经过新世纪十年中段的巅峰期之后, 2008 年以来“底层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汹涌潮流开始稍显乏力②。喧嚣逐渐散去,学术不应退场,底层关怀话语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个世纪重要的现代性话语资源,在新世纪语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本文将梳理有关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之关系的研究状况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深入思考20世纪中国文学底层关怀意识当下性转化的可能性,拓展当下“底层文学”批评新空间。
在谈到新世纪“底层文学”源流时,一些评论家从整体上肯定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的重要性。如南帆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敞开底层的声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主题。从左翼文学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表现底层的主题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习惯称之为‘工农兵’文学从未停止”③。李云雷也在多篇文章中表达相近意思,认为新世纪“底层文学”是20世纪“左翼文学”潮流的复苏,这一潮流“从1920年代的‘革命文学’论争开始,经过了30年代‘左翼文学’、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以及此后的‘十七年文学’、‘文学’”④。晏杰雄认为新世纪对底层的表述,在某种意义上是“无产阶级文学在当代的遥远反响”,其底层表述是“自白话文以来近百年现代文学从未中断过的重要流脉”,“底层一直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一个巨大的存在,规约着文学产生的形态、演变和具体实践方式,对底层的关怀是现代中国文学一条贯穿性的暗线,寄寓着作家对人的解放的渴望和公平、正义、平等的社会大同理想”⑤。正是在肯定“底层文学”代表底层利益的基础上,晏杰雄认为新世纪“底层叙述不是因为底层写作的概念而产生,当然也不会因为这个潮流的退去而消逝”。不过更多的论者,在强调新世纪“底层文学”承继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的重要性时,所侧重的文学时段和文学对象并不相同,汲取的文学资源也不相同。
一、寻找左翼文学传统与新世纪“底层文学”的合法性关联,深化底层写作的思想和理论资源。
首先,确认新世纪“底层文学”是左翼文学的复苏。季亚娅、李云雷、刘勇、刘继明、白亮等论者,从面向底层的精神及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方面,上溯文学渊源,认为新世纪“底层文学”是1930年代左翼文学思想在当下的复苏。季亚娅最早以《“左翼文学”传统的复苏和它的力量》⑥为题,评价了曹征路的《那儿》等作品,之后相类似的观点进一步跟进,“无论是‘底层写作’本身,还是对‘底层写作’的评论,都大量引用了现代文学特别是左翼文学的话语资源,可以见出‘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⑦,“在某种意义上说,底层写作是‘左翼文学’传统失败的产物,但同时也是其复苏的迹象” ⑧。这些评论明确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左翼文学是新世纪“底层文学”的“精神父亲”,但论者对到底是在何种意义上“底层文学”是左翼文学失败的产物,仍然语焉不详。对上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出现的革命语境、阶级话语和当下“底层文学”大众消费语境、阶层话语未作辨析,这使得这种寻找关联的努力本身带有了模糊性。
其次,提出“新左翼文学”。此观点由刘继明、李云雷、何言宏等人提出并不断对其补充。倡导新世纪“底层文学”与左翼文学具有“亲属”关系的论者,其实较早就意识到二者历史、文化语境的差异以及“复活”左翼文学传统的艰难,于是在《那儿》(《当代》2004年4期)发表伊始,便迅速将其命名为“新左翼文学”,因为作品中出现了“工人领袖的反抗”、“社会主义历史及其赋予的阶级意识”、“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的理想”等内容,后来《问苍茫》(《当代》2008年第6期)发表后强化了这些问题。“新左翼文学”在谈论当下底层的无产者意识时,将左翼文学的历史资源由单纯的1930年代左翼文学扩充到40年代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社会主义文学,将其一并视为“无产阶级文学”。然而张宁对这一看法的反思颇具意味:将“新左翼文学”与历史上的左翼文学相关联,那么它关联的是什么样的、什么时期的“左翼文学”?它是否也关联于可被称为“统治者文学”的那部分?如果是,那么该怎样定义“新左翼”?如果不是,如何落实于新的阶级主体?正是对这一系列理论和历史的不加追问,使得关于“新左翼文学”的讨论经常陷入当事者自己也觉察不到的混乱中。⑨所以,在注意到新世纪“底层文学”与文学左翼的关联后,并揭示出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主要思想与叙事资源时,我们也应注意不同社会历史时期面临问题的同异,这需要批评者更谨慎地辨析“左翼文学”传统并寻求其当下性价值,否则如张宁所说,“无论是‘底层’还是‘新左翼’都会沦为没有生长性的知识生产或话语资源”。再次,在左翼文学中为新世纪“底层文学”寻找思想和批评资源。孟繁华、张宁、邵燕君、刘继明、曹征路等论者,从左翼文学“鲜明的阶层指向”、“批判性立场”、“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等方面为“底层文学”的深化寻求资源和动力。在“底层文学”正当兴盛之际,孟繁华说“我对左翼文学充满了憧憬和怀念”,“而左翼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浪漫主义和理想精神,是它的批判精神和战斗性”⑩;邵燕君认为对社会问题进行有穿透力的文学表达,必须要有强大的思想资源的支持,“思想能力的薄弱构成了今天‘底层文学’创作的一大瓶颈”,并肯定曹征路“从阶级的角度解读‘底层问题’”,“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自己独立思考”B11。孟繁华更多注意的是当下“底层文学”批评中对待左翼文学两种不健康的立场和评价,邵燕君则注意的是左翼文学“写什么”和“怎么写”的思想和文学资源,这样的评论显示出一种更公允地对待左翼文学遗产的态度。
总体上看,多数论者已注意到,借鉴左翼文学资源需要学术的而不是想象的方式来进入历史资源内部,注意到寻找历史资源本身的复杂与左翼文学资源当下性转换之间的矛盾,也强调不同语境下相似概念及其历史形态缺少辨析而造成的批评混乱。因而,关联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的左翼文学资源亟待展开深入研究,如30年代上海左翼文学传统和40年代延安左翼文学传统中底层观念的异同,两者所处历史语境的不同,“上海左翼”“大众化”方法的革命性、理想性与延安左翼“为工农兵”思想的实践性、政治性的不同,新世纪“底层文学”更多借鉴上海左翼文学传统而搁置延安左翼文学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源等问题都需要深入辨析。

二、借重“社会主义”理论资源,重构“底层”观念和批评新体系。

首先是发掘“底层”新内涵。论者将“底层”概念放置于社会主义文学的“人民”、“人民性”范畴中,发掘“底层”作为弱势群体在当下所具有的介入公共生活的主体能动性,纠正先前“底层”观照中对底层单纯的道德同情。孟繁华、贺绍俊、方维保等论者借“新人民性”、“人民性”等概念界定“底层”新内涵,重提50-70年代社会主义文学观念,强调在特定社会形态下书写边缘群体的重要性。孟繁华认为“新世纪以来,文学对中国现实生活或公共事物的介入,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对普通人甚至弱势群体生活的书写,已经构成了新的新人民性”B12,“与‘底层写作’相关的‘新人民性文学’的出现是必然的文学现象”B13。
其次是建构批评新体系。如蔡翔、孟繁华、程光炜、张未民、李云雷等,把社会主义价值、文艺理论纳入当下“底层文学”批评,将50-70年代的主流文学实践放置于理论视野中,建构新的批评价值体系。在这一批评价值体系中,评论者尤其看重社会公平、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早在2004年蔡翔与刘旭的对话《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B14中,蔡翔就强调“社会主义记忆”中“社会主义对平等和公正的承诺,对大众,尤其是对工农阶级的承诺”的重要性;孟繁华也强调文学“在揭示底层生活真相的同时,也要展开理性的社会批判。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是‘新人民性文学’的最高正义。” B15李云雷认为无论是“革命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或“人民文学”,“其特点是追求社会平等、反抗阶级压迫、强调人民性与现实批判”B16。尤其在曹征路《问苍茫》研讨会上,张未民认为对作品的思考“应该集中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问题上”,“对于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我觉得社会主义概念仍然是解释历史和文学无法逾越的”,“《问苍茫》具有重要意义,他使我们再也无法回避在文学批评中使用社会主义一词,不在社会主义概念和意义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上理解《问苍茫》,我觉得我们对这部作品的价值会出现一些低估。”B17
在发掘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社会主义文学“人民性”的基础上,这些评论者认为新世纪“底层文学”“可以借鉴1940-70年代的‘人民美学’及其民族化、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与运作机制”,同时“保持独立性与批判性”B18,认为新世纪“底层文学”是“人民文艺”或文艺“人民性”在新时代的发展B19。在这样的文学价值体系中,一些年轻学人共同发掘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及其对“底层文学”的意义,如发掘《讲话》中的“人民”性,强调文学的“人民情感”、“人民的作品”“人民的语言”B20,从“红色经典”的描写中寻找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美好感情,“‘红色经典’中对人民善良本性的刻画,美好情怀的歌赞,对人民正义斗争的肯定,高贵理性的颂扬,都无不闪耀着是非明辨、爱憎分明的人民性的灿烂光辉! ”B21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历史及其赋予的价值意识,作为对“底层”的一种保护性力量,在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这样开阔的历史视域中关注新世纪“底层文学”,会让我们再次严肃认真地思考20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三、五四文学标准与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

在谈论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五四文学的关系时,雷达、贺绍俊、赵学勇、陈思和、张韧、梁鸿、李云雷等从两者的社会价值、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取向进行了对比研究。如雷达认为新世纪“底层文学”“关怀人的问题应该先于关怀哪部分人的问题”B22,体现了五四新文学“人的文学”标准;贺绍俊在论述刘继明的创作时提到五四文学的思想启蒙资源,“刘继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精神的认同,这对于我们理解刘继明的底层写作很重要。因为五四新文学的精神价值就在于并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上,也就是说,刘继明对底层的关注不完全是出于对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同情,不完全是出于一种道德主义的人文关怀,而是在表达自己对中国现代性的思考,而对中国现代性的思考最终是会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接上轨的”B23。赵学勇等也强调五四新文学的这种启蒙诉求,“在具体的文学实践过程中,底层民众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况始终成为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书写对象。‘五四’新文学启扬的这种精神文化指向,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传统,它不断延伸、发展、深化,对于整体的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底层’写作,是对‘五四’新文学启蒙指向的当下回应或循环,它构成了两个不同世纪交合点上中国文学最为显眼也最富有意味的文学现象”B24。赵学勇等还从文学价值取向,认为新世纪底层叙事是“五四”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新世纪的延伸,“底层叙事完全可以从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庞大深厚的根系中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由鲁迅开创的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以现代启蒙精神为核心价值构成,他对底层民众的书写, 既有知识分子的道德同情与怜悯, 更不乏清醒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担当,而后者则是新世纪底层叙事最为缺乏的”B25。陈思和在评论罗伟章的底层小说时也强调了其与五四新文学精神的一脉相承。B26以上论者在指出“底层文学”走向“人的文学”之必要性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当下“底层文学”中所黏合社会问题的尖锐性,以人道主义的修辞淡化了“底层文学”与特定现实语境的复杂关系。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⑧B27B30李云雷:《如何扬弃“纯文学”与“左翼文学”?底层写作所面临的问题》,《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⑨张宁:《命名的故事:“底层”还是“新左翼”?——大陆新新潮的内在困境》,《文史哲》2009年第6期。
⑩孟繁华:《游牧的文学时代》,作家出版社2009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年版,第200页。
B11邵燕君:《“写什么”和“怎么写”谈底层文学的困境及对“底层文学”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6年创刊号。
B12B15孟繁华:《新人民性的文学当代中国文学经验的一个视角》,《文艺报》,2007年12月15日。
B13孟繁华:《文学的速度与作家的情感要求2008年的中篇小说》,《当代文坛》2009年第2期。
B14蔡翔:《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天涯》2004年第3期。
B17陈建功等《〈问苍茫〉与我们的时代》,《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5期。
B18李云雷:《从“纯文学”到“底层文学”李云雷访谈录》,《艺术广角》2010年第3期。
B19李云雷:《“底层叙事”前进的方向》,《小说选刊》2007年第5期。
B20李祖德、李云雷、赵文:《〈讲话〉与中国文艺的“人民”方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4期。
B21刘中顼:《论“红色文学经典”的人民性》,《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3期。
B22雷达:《长篇小说是否遭遇瓶颈谈新世纪长篇小说的精神能力问题》,《文汇报》,2006年2月12日。
B23贺绍俊:《底层写作中的“新国民性”—以刘继明创作转向为例》,《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B24赵学勇、王元忠:《“五四”新文学的启蒙指归:当代底层写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B25赵学勇、梁波:《新世纪:“底层叙事”的流变与省思》,《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B26陈思和:《寻求岩层地下的精神力量—读罗伟章的几部小说有感》,《当代文坛》2010年第1期。
B28王尧:《关于“底层写作”的若干质疑》,《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B29陈晓明:《在“底层”眺望纯文学》,《长城》2004年第1期。
B31B33张光芒:《论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向外转”》,《文艺争鸣》2012年第2期。
B32贺绍俊:《从苦难主题看底层文学的深化》,《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作者单位: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兰州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天水师范学院“青蓝”人才工程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TSQL1101)
责任编辑 鄢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