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证券投资 >基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科技

基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与对策科技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17452 浏览:732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文章阐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控制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udooo.com

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审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向前发展。因此,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1.促进内部审计功能的良好发挥

首先是保证内部审计基本职能成功实现。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对本单位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结论,合理、有效的改进意见,为管理层进行科学合理决策提供条件,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职能;其次,较高的审计质量可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以较好解决会计信息失灵的问题,有助于强化单位内部控制系统,增强科学管理意识。最后,完善的内部审计控制系统对我国企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质量控制可以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同时,良好的质量控制系统也就成为企业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发展

内部审计的发展完善是在不断提高其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的,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必然给内部审计自身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为履行职责提供理想环境。更有利于审计队伍素质的提高,通过对审计工程中的委派工作、指导监督、后续教育和培训等质控环节的强化,审计人员对素质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和认识,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将会在外界压力、自身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得到提高,以更好的适应时怎么发表展对内部审计的需要。

3.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制定提供实践基础

在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过程中积极地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规律,同时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和先进管理模式,努力创造适合我国国情有自己特色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为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颁布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内部审计走向世界的需要。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企业内审质量监督检查发现,企业的内审质量控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

独立性是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现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有的内审机构设在人事部门;有的设在办公室;有的把内部审计机构和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未设立专职审计岗位,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内审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内审业务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从而无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是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依据和内部审计业务的作业规范,是内部审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建设明显地偏重于内部审计法律、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而忽视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结果是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不明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各单位内部审计运行各行其是,质量状况参差不齐。在审计方案编制中,对人员的组成缺乏科学的分配控制,使人员的经验、知识结构与项目审计目标不相匹配,审计作用难以得到正常发挥。

3.内审质量控制手段不全面

有效的内审质量控制手段应包括内审制度约束、内审督导复核、内审考核、内审责任追究等。但企业内审在这个环节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质量控制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即使已经建立的某些制度也形同虚设。(2)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或督导复核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3)内部审计考核未能有效执行。表现为缺乏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不全面,偏重于事后结果的考核而忽略对内审过程的控制;考核主观性太强;考核不与奖惩相结合等。(4)内审责任追究不到位。有的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的责任追究形式化,没有切实得到落实;有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使责任追究无法实施。

4.内部审计方法比较落后

内审人员理念未能及时转变,内审方法模式仍以账目基础审计方法为主,风险观念比较淡漠,较少考虑审计风险控制因素,更谈不上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运用。抽样技术的运用更多地凭借内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十分欠缺,缺乏对审计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缺乏内部审计人员之间和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先进经验交流。另外,计算机审计在内部审计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5.内部审计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主要存在于财务会计方面,但随着对内部审计质量要求的提高,需要内部审计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但是审计人员因受专业限制不可能对企业业务的各个方面都很了解,有的企业现有内部审计人员多数只注重财务与审计知识的学习,对现代管理知识的了解以及对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复合型人才少,普遍缺乏计算机审计技能,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因而应对复杂审计工作局面的能力较弱。再加上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质量风险意识淡薄,难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每项基础工作、每个审计项目和每个审计环节抓起,实施全面质量控制。

1.内审质量控制的组织保障机制

(1)在健全的公司治理下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是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关系;内部审计的成功运作,首先需要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公司治理;内审组织机构设置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内审机构的设置应坚持独立性和权威性原则。(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和支持作用
加快内审规范的制定和完善进程;组织实施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质量保证项目评价;设立内部审计质量检查委员会。

2.内审质量控制的人员保障机制

(1)建立内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系,实行内审执业资格制度,使从业者能具备内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熟悉会计、经营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
(2)强化对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审计责任的教育,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培训,实行业务委派。

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手段保障机制

为了实现内审质量控制的日常监督与定期监督相结合,个人自律与他人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奖惩相结合。
(1)应采取内审制度约束控制,强调以“制度”约束人,而不是以“人”管人。
(2)内审督导复核控制,设立独立质量检查部门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控制,强化一线内审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实施内部互查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组长的督导作用,抓好复核制度的落实。
(3)内审考核控制,内审责任追究控制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多种控制手段。

4.内审质量控制的过程保障机制

内审质量控制的过程保障,是指将内审质量控制的要求落实到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的全过程,通过对各环节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实现审计过程环环相扣的质量控制。
(1)审计项目选择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内审机构应按照确定的审计立项安排审计项目。审计项目选择控制的重点是确保审计立项充分遵循重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风险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但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审计立项应进行适当调整。对列入审计计划的审计项目,应建立审计计划执行进度报告制度,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确保审计计划真正得到落实。
(2)审计方案制定控制
应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在摸清被审对象总体情况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重点、审计目标、内审人员分工安排和审计时间等,并明确各级负责人对下级内审人员的监督和指导责任。应使所制定的审计方案全面具体、细化到位、便于操作,完整体现审计的全过程要求。应明确规定审计方案调整的情况和审批要求,减少审计方案调整的随意性。所以,审计方案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既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审计的责任和风险,做好这项工作,既可以使审计事半功倍,又可以保护自己。
(3)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控制
目前内审人员注重审计查出问题的记录而忽视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比较恰当的作法是实行审计日记和审计底稿两种文本格式。前者登记审计工作过程,按日

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记录或按工作段落记录;后者登记审计工作成果,按事记录,后附原始材料或取证材料。
(4)审计报告复核控制
审计报告是内审机构向组织领导报告审计项目结果的文件,是内审机构向被审单位下达审计结论的方式,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审计质量的综合体现,应对审计报告实施复核。重点复核: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审计程序是否合适,是否实现审计目标;审计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依据是否正确;审计评价意见是否恰当;审计建议是否利于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和增加组织价值;审计报告的结构是否完整、层次分明,用语是否规范。复核后,应做好复核标识,以便分清责任。
总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体系,只有从控制组织、控制手段和控制过程等方面实施全面控制,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控制效果。加强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审计评估,及时发现和规避各种风险,促进企业建全各项管理制度,严密内部控制机制,推动生产经营规范化、制度化,以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毕秀玲,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审计研究,2005,(3):47-52.
池国华. 基于管理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 [J].会计研究,2010,(10):55-61.
[3]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5,24-62.
[4]付文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1,(09):134-13.
[5]刘博. 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6):54-5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