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征文 >抽象非抽象“抽象”:论沈以文思想另度“神秘”空间学术

抽象非抽象“抽象”:论沈以文思想另度“神秘”空间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19 点赞:10978 浏览:387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抽象”是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概念,它特指那种意识与潜意识交融的迷狂、沉迷体验。沈从文很多思想命题,如“神在生命中”、“生命最完整形式”,都是在“抽象”中形成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学术界并没有充分注意到“抽象”一词的特殊意蕴,更没有注意到“抽象”与其生命之思的联系。重新审视“抽象”的内涵对于揭开沈从文思想之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文学创作形态;文学思考;生命的抽象;非理性风格
1672-3104(2013)01?0223?05
2012年是沈从文诞辰110周年。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的曲解和误读之后,这位出身于边城的“乡下人”已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普遍认可。关于沈从文的研究论著也逐年剧增,不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沈从文创作当中可言说、可思辨的层面。由于沈从文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种“避开具体的认知程序,直接与本体对面的东方哲人的认知方式”,其创作和思想除 了可言说、可思辨的层面外,还存在着一个依靠体悟建构的超言说层面。①相对于前者的清晰明确而言,后一个层面显然有些“无迹可寻”。沈从文之所以常遭误解的原因也正在此。当以知性的逻辑和标准去审视、分析、研究沈从文时,知性的标准就像一把大筛子一样将其创作与思想当中充满体悟、神秘体验的部分筛掉了,剩下的一点零散的思辨性文字难免不给人一种肤浅感。沈从文并不是一个擅长理性思辨的作家,笔者之一曾与沈从文有过长期的交往,发现他的言谈中“永远没有结构严密的逻辑程序”。面对这样一位独特的作家,我们不能一味从“逻辑—理性”层面来考察,而应以一种新的眼光重新打量沈从文的作品与思想,唯有如此,才能揭示出其创作与思想中长期不为人知的另度空间。

沈从文将自己创作和思想的“非理性风格”称之为“抽象”。这里所说的“抽象”是一个被沈从文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术语,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抽象”相比,无论在内涵上还是用法上都显示出了极大的特别之处。例如:
我正在发疯。为抽象而发疯。我看到一些符号,一片形,一把线,一种无声的音乐,无文字的诗歌。我看到生命一种最完整的形式,这一切都在抽象中好好存在,在事实前反而消灭。(43)
这里提到的“抽象”显然并不是该词的日常含义——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或“抽取”,而是指作者在虚空中看到的非现实存在物(境界)及其特征。沈从文用“无声的音乐”“无文字的诗歌”来描绘这个非现实存在物(境界),并认为它里面蕴藏着“生命一种最完整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包含着特殊意义的“抽象”常常出现在沈从文40年代哲思性作品当中。例如:
我爱抽象,
一片猪耳莲所能引起我的妄念和幻想。
一切虚无。(142)
我目前俨然因一切官能都十分疲劳,心智神经失去灵明与弹性,只想休息。或如有所规避,即逃脱彼噬心嚼知之“抽象”。由无数造物空间时间综合而成之一种美的抽象。然生命与抽象固不可分,真欲逃避,惟有死亡。(32?33)
“抽象”是什么?“抽象”是“一片猪耳莲所能引起”的“妄念和幻想”,是一种“由无数造物空间时
收稿日期:2012?09?07;修回日期:2012?12?1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沈从文思想价值研究”(07BZW048),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沈从文思想深层次研究”(DHBW201104)
作者简介:唐东堰(1981?),男,湖南永州人,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凌宇(1945?),男,湘西龙山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间综合而成”的境界(体验)。这个境界(体验)是主体对“虚空”的倾心入迷(即沈从文所说的“发疯”)时产生的,它带有极强的非理性色彩,是人们的潜意识生存状态。这个“抽象”是很难用文字来全面描述的。尽管如此,作为一个作家,他还是试图用文字来“保留”或者“转化”这种境界(虽然只是部分的、低程度的转化)。在《烛虚》中,沈从文曾对“抽象”做过如此描述:
表现一抽象美丽的印象,文字不如绘画,绘画不如数学,数学似乎又不如音乐……似陌生、似熟悉,本来各自分散,不相粘附,这时节忽拼合成一完整形体,美目含睇,手足微动,如闻清歌,似有爱怨。……稍过一时,一切已消失无余,只觉一白鸽在虚空飞翔。在不占据他人视线与其他物质的心的虚空中飞翔,一片白光荡摇不定。无声、无香,只一片白。……文字大不济事,难于捕捉这种境界。……又稍过一时,明窗绿树,已成陈迹。惟窗前尚有小小红花在印象中鲜艳夺目,如焚如烧。这颗心也同样如焚如烧。(25)
上述例子再次表明,“抽象”既不是客观实境,也不是纯主观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udooo.com

的臆想,而是心与物完美交融的状态,它与佛教中的入冥状态一样,是一种潜意识占主导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主体心灵不受理性或外在客观规律限制而显现出极度自由、灵动的状态。同时,由于潜意识的原因,这种体验(状态)也带有了较明显的荒诞梦幻性和难以言喻性。故沈从文将它称为“比梦境更荒唐的实在”。[3](34)

如果对前面所引的例文做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沈从文所说的“抽象”有以下独特之处: 首先,平常所说的“抽象”是与“具象”相对立的“抽象”,它“包含挑选某些特性,而拒绝其他特性,并创造或者歪曲其余的特性。我们把它制造成为我们所希望的那个样子”。[4](80?81)或者说,它是对鲜活世界的抽取、图式化、分类化和简单化,与这个“抽象”相关的文字往往是理论形态的文字。沈从文所说的“抽象”并不与“具象”相对立,它并不把鲜活的世界“抽取、图式化”为死板的条例、框架和符号,相反它更注意事物和心灵的丰富性、鲜活性。因而在沈从文那里,“抽象”并不产生理论形态的文字,而是诗性的文字。其次,平常所说的“抽象”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与形象思维相对立。然而,不管是理性思维还是形象思维,它们都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沈从文所说的“抽象”则是主体对于“美”的迷狂(沉迷),是潜意识活跃的状态。它不与感性对立,而是与“意识”相对立。再次,平常所说的“抽象”总是“把对象的各个方面与我们的语言体系联系起来”,[4](81)因此越抽象往往越符合人的语言逻辑,也就越容易言说。沈从文所说的“抽象”是原初过程,它与潜意识相关联,是“潜意识本我的思”,它具有“非理性、非逻辑性、形象性(非言语文学性)、非现实性、矛盾并存”等特征。[5](351)由于语言论述的是意识的内容,“而不是无意识的”,[4](81)所以沈从文所说的“抽象”难以用语言来保存或者传达,甚至用“狂诗语言”也只能部分地传达。②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