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职业教育 >试析新闻采访技艺

试析新闻采访技艺

收藏本文 2024-02-19 点赞:4765 浏览:181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采访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然而,要想完成一次高质量的的采访并不是我问你答那么简单,其中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做足采访准备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最基础的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必要前提。好比一位画家,绘画前首先要构思,方能动笔。而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则是新闻采访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我们这里说的准备,包括宏观及微观两方面:
首先是宏观准备,也就是平时说的知识积累。作为记者,要是个“杂学家”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法律、文史、科技;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生活常识,都应该有所了解,哪方面都要能讲出个子丑寅卯,这是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采访报道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许多记者已经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报道客观事实,力图突破一事一报的传统模式,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写出宏观新闻,对重大事件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并且不断向事物的广度和深度挖掘。
尤其是一些纵深新闻报道,经济新闻分析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准备,这也对记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些领域资深记者往往做的可圈可点,原因就是知识积累和储备较为深厚。
其实是微观准备,也就是确定了采访任务之后,细心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无论记者的学科背景怎样,无论记者的知识多么广博,在采访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时候,都会感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对所有领域的知识都熟悉。特别是采访专家、教授、科学工作者,他们所从事的不同专业,要求记者采访前要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工作、专业知识,有一些了解和熟悉。否则,连提问都不知从哪里入手。
事前准备,有助于找到与人物采访对象的共同语言,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如果对人物采访对象事前一无所知,提出一些不恰当问题,极可能引起人物采访对象的不耐而导致采访中止或提前结束。

二、提问是个技术活

记者提问是个技术活,有的刚开始提问,就被拒绝。使采访无法进行下去。因此,如何提问的确是大有学问。
一般来说,提问的内容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 提的问提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要提有特点的问题,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
正面提问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引导性提问指的是记者在挖掘事实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追问:这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目的在于扑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检测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udooo.com

提问方法。激将法提问:这是在对方不愿意回答时采用的强硬的一手――激将,既“正话反说”。
比如最近出现的“表哥”事件,尽管是网络事件,也可以看成是一次网络集体采访。就用了基本提问、追问等等不同的提问方式,一环扣一环,如同连续剧一样精彩。

三、该用什么方式提问

1.面对面的交谈:这是访问的基本方式。在采访比较重要的报道时,一定要找到负责人、当事人、见证人面谈,力争尽量多地拿到第一手材料。2.侧面问:主要是指访问新闻人物周围的人,从侧面了解新闻人物的事迹和思想。3.体验式访问:即记者深入到现场,与采访对象“泡”在一起,一起生活,一块儿聊。4.书面采访:将提问写在纸条上,给采访对象或用信函寄给采访对象,然后等待答复。

5.电话采访。现在这种方式越来越普遍,媒体的电话也成为非常普及的一个信息沟通方式。

隐身采访: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到现场去采访和体验。
网络采访:网络采访也越来越普遍,很多记者通过电子邮件,以及和MSN等聊天工具进行采访。

四、学会察言观色

观察,就是亲眼目睹和体察,运用视觉功能感知客观事物。采访是以眼睛的察看和大脑的思维为主而进行的活动。科学实践表明,外界的信息85%是由眼睛输入的,因此,观察是探求事实真相的一种重要手段。观察和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两者都是用眼睛来感知客观事物,但看往往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观察则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记者要运用好这种必要工具。
在某些特殊场合下,观察成为唯一可行的一种采访手段。观察要准确,独特。深刻。准确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求,在采访中要认真仔细,看准问题,方就是方,圆就是圆,杜绝想当然,把不准确的事情写进新闻报道里面。观察的视角还要独特,不流于一般,独特视角才能见人之未见,才能得彩。

五、学点采访心理学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做透彻分析、正确判断,紧紧把握住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是采访能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交谈中,记者的态度要不卑不亢,谦虚、庄重。见了名人、领导、外宾,不低三下四、阿谀奉承;见普通百姓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气凌人。要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遇到对方精神紧张时,要设法缓和气氛,聊聊闲话;遇有难言之处,要巧妙引导。

六、结束语

记者的职业活动特点就是采访,而采访,就要讲究技巧、方式、方法。一名称职的记者,要运用好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就要有良好的素质和敬业精神。这进一步提醒记者要有一种敢于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采集到真实有价值的素材,写出称心如意的好文章。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