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职业教育 >历史课堂预设和生成科技

历史课堂预设和生成科技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7819 浏览:315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对历史史实与历史人物的学习,逐渐培育学生科学的包括历史观、自然观、政治观、人生观等在内的价值观体系。在一级课程目标体系里,除了知识目标外,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目标。这就为我们课堂实践带来新的思考。因此,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为单纯传授知识目标位目的的活动,而是在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健全学生完整人格、科学价值观体系的活动。所有围绕目标而构思的课堂预设,不是僵化的、封闭的、单线的活动方案,它在预设的基本框架下,应该为课堂生成留下线索、留下空间,使课堂成为生气勃勃的、开放的、板块的非线性状态下的活动,使师生在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不断交流碰撞,在富有生机的活动过程中,燃烧,点亮智慧。
那么如何在历史的课堂中,立足于预设,而又不囿于预设,在开放的课堂中发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1 围绕目标精心预设,为课堂生成培育土壤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课堂的组织结构、思维训练必须是开放的、灵活多变的。可是,教学活动毕竟是一项科学而复杂的活动,开放也必定有他的逻辑脉络,二不是放马归山,毫无章法。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为达成新课程目标而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为课堂教学设置了基本的活动规范和活动程序以及活动内容。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之中,教师基于经验的学情研判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主观性,这就为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意外”埋下了伏笔。倘若一个有着高尚教育情怀和深厚教学功底的教师,不会盲目扑灭学生在“意外”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而是常常因势利导,启发他们渐渐萌发的生命内力。所以,在每一个板块的教学预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课堂中会出现的可能性,并为应对这种可能设计几种方案,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显得从容。而绝不会为了课堂秩序,僵硬的课堂结构,野蛮地将学生的奇思异想就地消灭,以树立自己可笑的权威。长此以往,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出来记得几个史实和人物,而不会有任何属于自己的观念和能力。好的预设,一定为课堂生成预留空间,也为生成提供土壤。生成不仅仅是瞬间智慧,也是教师课前预设的一部分。
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是为了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本课教学要突破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即洋务运动的概念,因为对洋务运动概念的理解影响到学生对整棵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使用课本材料,指导学生解读课本文字与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新事物是古老中国迈向近代的起步,这为客观评价洋务运动奠定了部分基础;在对洋务运动评价时,在教学设计时,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证据进行辩论。正反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做小结。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是言之有理即可以,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设计,已经具备了动态开放的课堂特征,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必定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观念,为学生闪现智慧火花提供了生成的土壤。

2 自主合作的课堂学习,超越预设,在动态中生成

新课程背景下,特别强调在合作中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彻底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在开放的课堂活动过程中,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过程可能与细致而周到的预设相吻合,但学生的自主性也空前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信息获得途径的多元化条件下,他们前置知识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丰富,这就使得课堂可能异彩纷呈。在课堂动态变化过程中,教师在预设的前提下组织教学,但学生的能力可能会超越预设,教师如果不囿于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则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都会得到共同提升。
在“辛亥革命”一课教学中,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

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辛亥革命是一次什么性质的革命?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是什么?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了吗?希望在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并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去阅读教材,然后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来分析归纳以上问题,从而得到结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发现清帝退位是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完成的,为什么不是袁世凯推翻了清王朝,而要说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武昌起义的时候,孙中山还在国外,为什么说是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学生问题的提出,使我们清晰地看见了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和简单认识在科学的历史观之间的矛盾和困惑。于是,课堂教学不再遵从于预设的课堂组织程序,不再屈从于知识本位的问题讨论,教学程序需要重新调整。课堂讨论不再是老师的预设问题,而是学生生成的新的困惑。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他们明白了真正逼迫清帝退位的力量是蓬勃发展的革命力量,而不是袁世凯个人。袁世凯借用了革命力量,从而窃取了革命果实,袁世凯称帝也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这个教学过程的调整是有意义的,其课堂价值在于真正解决了学生的困难,也为他们建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提供了合理途径。

3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为生成提供主观条件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在课堂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以知识本位的教训活动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把持着课堂的话语权,在教师传授知识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禁锢,学生的能力得不到良性发展。一切教学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可能超出教师的预设。这就需要教师要倒出一碗水,可能需要储备一桶水,结果学生的知识能力无法超越教师,检测使某个老师的知识能力有限,那么他的学生岂不更糟糕?因此,我们希望在课堂上,老师学生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异化成学习的奴隶;老师不应该是留声机,学生是录音机;问题的最终裁判权不应该只归教师所有,不应该存在标准的答案。
“戊戌变法”一课,是想让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然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他们只会采取改良的办法,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戊戌变法注定会失败。然而学生在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史事之后提出,戊戌变法并不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因为这次运动的主要成员并不是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地位而仍然属于封建官僚的。对这一大胆的提法,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应该对他们积极思维进行鼓励。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问题讨论中去。这样,历史学、历史教学才会焕发出异彩,才会出现精彩纷呈的局面。
总之,课堂是变化的,发展的。教师在历史的教学活动中,只有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精心设计课堂的前提下,不拘泥于预设,在动态变化中不断超越,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习得过程,更是展现智慧,培养能力的生命体验。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