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政治经济学 >试析设为把武汉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

试析设为把武汉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23916 浏览:1077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展望全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武汉这样渴望崛起,就如同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渴望崛起一样,武汉和中国一样,在历史的长

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udooo.com

河中,曾经长期保持辉煌,所以现在渴望崛起。本文首先介绍了把武汉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并提出武汉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及内外空间联系方面,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随后分析说明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首位城市,具备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最后本文从提升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打造文化名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武汉城市圈和中三角一体化进程等五个方面对武汉如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武汉;国家中心城市;中部;政策建议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要地,对国家经济具有控制能力并支配区域战略资源的配置,对国家经济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非均衡发展,是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在沿海地区率先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成功推进并取得巨大成功后,党、国务院于2004年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些都为中国出现区域经济中心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客观基础。目前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唯独中部没有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的武汉,理应抓住机会,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一、把武汉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

(一)武汉历史辉煌,渴望重新崛起

展望全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武汉这样渴望崛起,就如同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渴望崛起一样,是如此的相似。武汉和中国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长期保持辉煌,所以现在渴望崛起。明清时期,武汉是中国“四大名镇”,自汉口开埠通商,张之洞督鄂以来,武汉成为中国近现代工商业文明发祥地和重镇。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期许武汉建成“东方芝加哥”,大武汉由此扬名海内外。辛亥首义,武汉“敢为天下先”;抗日战争,“保卫大武汉”响彻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成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武汉曾经长期走在全国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武汉与沿海差距迅速拉大。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直辖的优势,重庆迅速发力,超过了武汉,武汉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下滑,在经过一段艰难的调整期后,武汉终于再次进入新的上升周期。

(二)武汉恰逢国家多重政策叠加的机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得改革开放的先发效应,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省份的经济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中部,目前在经济水平上比不上东部,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又远远低于西部,“中部塌陷”已制约经济的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促进中部崛起,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和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对武汉的要求。2004年,党、国务院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先后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及其实施意见。2005年8月,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武汉时,明确要求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2月,国家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3月,国家批复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20年),明确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2011年6月,总书记再次视察湖北武汉,要求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2012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湖北武汉时,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些都是领导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武汉发展提出的要求,体现了对武汉的厚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是湖北省省委和省政府对武汉的期望。2011年4月,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在武汉召开办公会,省委书记李鸿忠明确要求“复兴历史的大武汉,做湖北的大武汉,更做中国的大武汉和世界的大武汉”,成为“龙头武汉”、“支点武汉”和“跨越式发展的武汉”。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党、国务院和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对武汉有多重优惠政策叠加,武汉的发展面临历史性的机遇。

二、武汉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交通拥堵突出

武汉首先是过江通道缺乏,长江和汉江贯穿市区,过江交通流量分布集中。其次,中心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过于集中在主要干道。最后,武汉城市内外交通衔接不畅,内外交通衔接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交通问题,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工业发展依然滞后

一般而言,在衡量和比较城市发展水平的各项数据中,工业是最重要的一项。首部《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认为,上海在2000年、北京在2004年、天津在2006年先后实现了工业化。2010年武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424.59亿元,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13位。在产业发展方面,2011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90亿元,只相当于上海的23%、天津的35%、广州的47%、北京的52%、重庆的61%,武汉的工业发展依然滞后,现阶段依然是完成工业化的攻坚阶段。

三、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议

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首位城市,在中部地区最有可能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但武汉与其他几个国家中心城市还有很大差距,武汉要建成国家中心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而言:
1.提升城市功能。2012年5月,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北武汉,在表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明确要求全面提升交通枢纽功能、产业带动功能、要素集聚功能以及怎么写作、管理和创新中心功能,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城市功能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体现着一个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决定一个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和作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着力提升城市功能。武汉可以发挥科教优势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发挥“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支撑。2.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武汉城市发展主要就是摊大饼似的不断扩大和扩张,单个城市不断地扩大,中心城的规模更为庞大,产生诸多问题,使城市交通问题日趋尖锐。从武汉的空间发展态势分析,今后要基本完成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1个主城+6个新城”城市格局,形成“1+6组群”、“主城为核、多轴多心”的总体构架,也应充分利用轻轨、地铁延伸和新建的机会,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形成放射状的城市空间结构,疏散市中心区高度密集的人口,有利于郊区城市化的发展,还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为武汉的持续发展打下长远的基础。
3.打造文化名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武汉理应顺应国家号召建设成为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建设一座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商场、发达的经济、绿化、高素质的市民……更加需要一个属于城市自己的文化。秀美的杭州,高贵的上海,现代化的深圳,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一个地方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产品,一个城市也不能没有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自己的文化品牌,自近代历史始,武汉就是一个风云际会的舞台。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武汉也一度成为全国城市综合改革的风向标。昔日天下第一楼黄鹤楼、天下第一街汉正街、第一位洋厂长、第一支商业企业股异地上市……,今日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占中国市场的60%、世界市场的25%,光通信元器件占到70%;桥梁产业占据国内市场的60%,我国80%以上的桥梁用钢是武钢提供的……这都一一印证了武汉的卓越。2011年,武汉公布“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武汉要通过文化建设这个载体,重新拾回对悠久历史的尊崇与敬畏,并通过努力与奋斗,和城市的未来接续在一起,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成为一座魅力的城市。
4.优化产业结构。在世界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中,金融保险、通讯运输和怎么写作等第三产业一般都占较大比重,一般超过70%。武汉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与国内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相比,武汉怎么写作业尤其是现代怎么写作业发展水平明显偏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水平。武汉提出“坚持‘两业并举’,壮大经济实力”的建设目标,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今后,武汉应加快建设工业板块,强化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产业支撑,坚决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中国领先的装备制造、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基地。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怎么写作业,强化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的能力支撑。
5.加快武汉城市圈和中三角一体化进程。所谓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与其大都市圈的整体辐射效应密不可分。从目前情况来看,武汉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及内外空间联系方面,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明显,这就决定了武汉要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成国家中心城市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加快武汉城市圈和中三角一体化进程。以武汉为中心,黄石等八个周边城市为依托的武汉城市圈目前发展不尽如人意,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拆除市场壁垒,搭建合作平台,建立一体化的政策框架,提高城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跨省域经济区规划。武汉应该牵头大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的合作与协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尽快构筑武汉、长沙、南昌大都市圈,加快地区一体化进程。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培育区域共同市场为核心,促进区域资源合理流动。从各方面来促进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深化合作,最终形成一个以武汉为核心、周边城市为辅助的中三角都市圈,抱团发展,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参 考 文 献
贾舒.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7)
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唐良智.政府工作报告[R].2012-01-05
[4]阮成发.在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动员大会上的报告[R].
2012-06-19
[5]张金霞.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对策[J].企业导报.2009(2):7
[6]武汉矢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N].人民日报(第一版).2012-07-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