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政治教学 >试议中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和过渡结论

试议中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和过渡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24604 浏览:1097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提要:长期以来,关于如何妥善处理好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和过渡,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本文结合自己近十年的教学经验,从中低年级语文教学脱节的原因、表现入手,阐述了搞好中低年级语文教学过渡与衔接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低年级语文教学过渡衔接
一、引言
曾有人说:小学教学重在“扶”,中学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不同学习阶段之间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九年制教育也被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各个学段相互联系,并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前两个阶段即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渡与衔接?

二、低中年级语文教学脱节的原因分析

1、学生学习心理不同。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学生心理;不同的心理,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行动。刚入小学的学生,还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的特点,这在思维活动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教师对低年级学生实行的是“保姆式”管理——看得紧,管得严,扶得多,照顾得周;而对中年级的学生,则逐渐“放手”,照顾相对减少,因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教师心态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级的学生个头在不断增高,教师开始把他们看成小大人,授课、催交作业均点到为止,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果说,教师把低年级学生看成孩子,需要自己的督促;那么中年级的学生就是在不断成长的小大人,渐渐脱离教师的怀抱。
3、教材内容的设计变化。低年级的课本范文,大多以比较简单的识字为主。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把识字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大量运用各种插图,如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填空组词等。但在中年级的教材中,则出现了古诗词,甚至是长文章。虽然拼音、新字新词的学习还在继续,但是学生会明显感觉学习任务的加重,范文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深,文章的思维更缜密一些,知识性更强一些。

三、中低年级语文教学脱节的主要表现

1、教材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脱节。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简单,涉及知识点少,教师的讲课速度较慢,往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内容不断加深,知识点增多,思维难度也不断增大。由于课时增多,教师讲课速度也加快,对于文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细致,生动。
2、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脱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原来的被动依赖型渐渐向主动自主型转变。由于低年级教材简单,教师授课方式生动,学生可以被动地获取足够的知识。由于阶段的变化,光听老师上课并不能达

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udooo.com

到获取知识的良好效果,它要求中年级学生要具备自我吸收和自我消化的能力。如果在过渡期间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很难适应教师的讲课步伐。

四、解决中低年级过渡与衔接的方法和途径

1、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读写训练,打好衔接基础。在低年级的阅读课堂上,小组合作、游戏表演、课件动画争相出场,课堂热闹、形式丰富、生动活泼,五彩缤纷、沸沸扬扬的表象看起来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然而热闹之后,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材料,仍旧停留在朦胧理解、机械记忆的基础上,未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做到有序、有点、有法,依托教材、目标明确、一课一得、读写结合,为中低年级的过渡衔接打下基础。
2、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注意衔接方式。例如,教学《花钟》一课,在学生找出文章中描写花开的句子后,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花?”很多学生无从开始。其实,如果教师将问题进行简单化,学生就不会被难住。如:同样写“花开了”,作者是怎样写的?你能像作者那样说一说吗?这样,既能真切地体会语言的丰富与精妙,还能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遵循规律,把握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语文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将语文知识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使“双基”落在实处,练在需要处。坚持从“循法”到“无法”,让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发展思维能力,依托教材提高读写能力。
学会归纳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三年级学生初读课文,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归纳,是件不容易的事。例如,《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故事的讲述中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体会发明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渗透一些高段的阅读知识与方法,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对故事内容进行提炼。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先让学生读懂每一自然段,说出段落大意,然后完成填空题,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着眼点。
从语文课程的学习特点来看,需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不断上进。首先,从纵的角度来看,要加强读写结合基本功的训练,从字、词到句子、句群结构,再到段、篇章结构,以至记事顺序、人物描写,做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反复出现,螺旋上升”。从横的角度来看,要着眼于一个单元、整册课文、全套教材,用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分析课文,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这就是所谓的“整体着眼、部分着手”,在整体观的导向下,着手设计各部分(每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完成各部分的教学任务(一课一得)。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中低年级教学脱节的原因,寻求中低年级过渡、衔接的方法,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特点,为学生搭建认知的桥梁,实现语文学习的顺利过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写作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姚二利.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之我见[J]
赵花艳,农加斌.语文教学如何做好“读写”结合[J]
[3]于丽娜.中小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J]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