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谈谈天性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谈谈天性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3338 浏览:77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我们学校也积极响应市县教育局的号召,进行了教学模式的调整,现在运用的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为了在课堂上熟练地运用,笔者读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越来越感到“六模块”教学模式的精妙所在,感觉和“三案·六环节”模式很相似,但却是“三案·六环节”模式的进一步提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这六个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笔者就其中的合作学习谈谈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遵守合作规则的习惯

一般来说,小组讨论中学生作呈现的方式有几种,一种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表现,由于其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比较强,所以他们会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势必会造成一般学生和学困生的思考程度降低,影响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长此以往,学习差距就会日益加大,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如何平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使小组讨论的实效真正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明确小组讨论的优缺点,要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优势,又能引导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组讨论前,要求小组成员首先要独立思考,将自己所想的、要说的都记下来,然后交给小组长,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补充讨论,搜集整理。通过这样的思考讨论过程,每位成员都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尤其是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别人的知识,达到独立思考的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起到主导作用,参与学生的分析,激发学生思考的,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这有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

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

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激励机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笔者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你也说得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学生要学会倾听别人,善于倾听才能发现别人出彩的地方,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易于与人相处,更好地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时间长了,会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能力和习惯。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和问题,并加以思考,学会容纳别人的观点和意见。

五、培养学生“评”的习惯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评价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听的习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评析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并在其他同学的答案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对知识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师可以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和奖惩。我们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技巧www.udooo.com

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各种方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约束许多破坏课堂的行为,保证每一项活动可以进行下去;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荣誉而战,从而成为继续进行讨论的催化剂。真正像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六、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关键,通过别的同学的讲解,学生不仅要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讨论解决,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得到最满意的答案。教师指导时,应该事先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学生讨论问题后,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讨论,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责任编辑 黄 晓)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