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何欢死何欢?死何苦?

何欢死何欢?死何苦?

收藏本文 2024-04-15 点赞:4599 浏览:160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死”的意象在《庄子》中有很多表达,是体现其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在“道”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心斋”和“齐万物”,从而引出了死生同一的观点,死被放在大道循环的一个部分来看;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
关键词:庄子;死;生;同一;困境;生命哲学
1005-5312(2013)03-0001-02
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是一个最特别的存在,思想浩瀚率真,不流世俗,也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有很高的地位。庄子的哲学是基于万物归于道的生命哲学,而死亡是人生一件大事,“死”的意象亦不出所料地在《庄子》全书中贯穿始终,如仅仅在《大宗师》中“死”就出现了19次。在之前的研究中系统阐述其“死”观念的并不多,也没有将“死”与庄子自身的生存焦虑相联系。本文就将以庄子关于“死”的四个主要观念出发,以内篇和部分外篇杂篇为据,探究庄子生命哲学之中死亡观念的基础、表现和困境。

一、死生同一:逍遥顺道的生命之旅

欲研究庄子关于“死”的理念,我们不得不回归到《庄子》的根本——“道”本体论。
“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大至天地之广,小至蝼蚁鷃雀皆在其之下,它“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①既然“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行的本质,那么作为万

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物之一的人也不例外,“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这样的状态,人的生命是顺应“道”的状态而实现的、是体悟“道”的规律而运行的。顺“道”成为《庄子》生命哲学的根本。
在“道”的指导之下,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庄子相应的提出了两个理念,一为“心斋”。《人间世》说:“虚者,心斋也。”人是具有太多的生灵,所以在了解了“道”以后,只有内心虚静、以气来关照万物,才能与天地相通,与万物相合,达到与大道相契的境界。二为“齐物论”。在原初时期,宇宙万物都处在一种 “浑沌”的状态中,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每个人作为个体,我们需要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超越性,对于事物的考察,我们在乎的应是它们的原初性、自然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它的功利性、实用性和标准性,即“齐物论”。
在“道”的基础上,用“心斋”和“齐物论”来面对万物,此时,消除纠缠于心的“死”之痛苦,方式莫过于认可生死之等同。万物之“齐”与生死之“等”本来就是一致的,二者共同的前提就是“道”。
第一,“道”是一个最原初、最完善的本源性存在,那么生和死在这之中必然是一体的。《知北游》中有云:“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 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那么生何欢,死又何苦呢?不都是一样的么?
第二,死者和生者互相是不可交流的,也就是我们不可能知道是“生”更好还是“死”更好,《秋水》有云:“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生的时候大多数人是厌恶死亡的,他们相信“生”更加快乐,那我们是否可以同理推断,死亡的人都后悔自己“生”过,他们相信,“死”才是真正的回归?
第三,庄子更进一步,以道和人世相沟通,从“道”的运行轨迹上同化生死:道是无间隔的、呈循环往复的状态,那么也就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后死,死后生,“死生如昼夜”就是这样的表达,从无形到有形,再从有形化为无形。

二、身死气在:心永不灭的生命回归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养生主》向我们透露了一点死亡另外的真相。庄子基于“道”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归旅,身体是枯朽是自然的走向,然而人活一世,“神”是不会湮灭的,也就是“死”不等于“亡”。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气的聚合,形成人体,人死的原因是气散,生命终结后,身体也消散复归于气。在“道”的统一之下,气的变化是无处不在的,万物“受气于阴阳”,这样的前提下,作为气的两种相关形态,生与死是内在相同的。当死与亡相等同时,死也就意味着生命的不复存在,而生命的消散显然与生死乃大道之流行的观念相违背。当死与气相联系时,死就意味着另一种形式(气)的存在,死不是对生的否定,与生一样,它也只是大化流行之一种,而人的“心”更是在这种流行之中永远不灭了。
与之相反的是一种“心死身在”。《齐物论》曰:“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在庄子看来,“心死”是更悲哀的,故名之日“大哀”。②“大悲哀的背后的潜台词是心灵的大渴望,倘若能为其反命题‘心不死’找到确证,人无疑就拥有了最后一丝安慰。”③那么,为什么会“心死”呢?过度的挣扎和奋斗,对荣华富贵的追逐,人被世俗的利益蒙蔽了本身,甚至被礼法束缚手脚也会导致心死:“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齐物论》中所显示的就是这种状态。心驰于外而不能自悟其道,心驰于物而为物所役,疲役不知止息,迷茫无以归宿,这就是“心死”,而作为个人的处世态度就是判断“心死”或是“气存”的尺度。
庄子立足于“道”,主张逍遥游、等生死,而不为世俗所限制,遵循着变化回返、推演不已的自然法则,养生全生,平静、高旷地面对死,最终归于“气”,进入下一场回归,这是庄子“归真”的情节。能做到这些的人被称之为“真人”也被成为“神人、至人、圣人”,孟孙才、子祀、子舆、子犁、子来都是这样,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

三、绝不寻死:不为大盗的生命保全

“死,无君于上,无君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中庄子认为死亡就是放下了沉重的包袱,解脱了肉体的束缚,但是他并非像佛家“乐死恶生”。“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年,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他认为作为个体的生命,养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他亦非同意儒家“乐生恶死”。庄子认为,人获得了“道”赋予的生命,也应该接受生死、顺其自然,刻意去死,自然不受庄子的认同。他对于死亡的观点是:在顺道自然的前提之下生活,绝不为了身外之物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刻意去寻死。
战国诸侯争霸,战乱频仍,士人奔走游说,将士百战难归,人们陷入了一种焦灼。在《盗跖》中庄子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子胥沉江,比干剖心,二子者,世谓忠臣也。然卒为天下笑。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为了俗世的忠孝义情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庄子并不推崇。至于儒家尊重的君王,庄子觉得上至黄帝、尧舜禹,下至汤武桀纣,包括那个时代的诸侯,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而杀人盈野的大盗:“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庄子·徐无鬼》)为“大盗”而死肯定不必要。那么,“仁义道德”就是诸侯迷惑人民的工具,是某些人为虎作伥的外衣,“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更不需要为了虚名而赴死了。
所以,庄子认为,我们既不必为了追名逐利牺牲自己的性命,更无须为了追求一个死后的解脱而刻意放弃生命。
庄子虽然想象过死后的世界,却从来没有提倡主动寻求死亡。在他看来,生、死和大小、有无、是非等物论一样,都是物我对立的观念,我们真正需要超越的,并不是生死形体的变化,而是对外物的分割、心灵的桎梏。

四、死生困境:难以解脱的生命困局

《庄子·至乐》云:“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我们从庄子先“慨然”而后“箕踞鼓盆而歌”的转变很可以看出庄子在对于死亡的叙述上自身并没有走出困境。
庄子努力与现实世界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试图以一个超越的姿态来叙述顺道自然的死亡观念。可惜他毕竟不是圣人。
一方面,他赞成死生一如,嗤笑循物之志,崇尚忘机之谈,在汪洋恣肆的叙述中带来万物同一的体验,以其博大的视野和自由的思维方式,切入了它的死亡之思——生死一如。
另一方面,他基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对现实感到无望,觉得活得越长就越痛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厌世情绪,其实他也不希望在俗世中“生”,反而更渴求有一个完全本真的“善”的世界,那里他可以突破生命个体赖以存在的躯体,突破各种各样的精神束缚。所以《庄子》在叙述上是焦虑的,有一种被压抑的受困感。
庄子对于“死”,表现出了一种不符合他本体论的无奈。在叙述中他还是以“劳”和“乐”区分了“生”和“死”,意味着生不值得留恋。终究他还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无法解脱自己,也无法解救世界,最后只得在《至乐》中发出了概叹:“虽为髑髅,而勿宁为人。”
他借骷髅之口表达自己宁愿做阴间鬼也不做阳间人,可见庄子自己也觉得死后的世界不会比这更糟糕了。这是庄子没有明确表现的无力寄托,是看似洒脱、率性的庄子在俗世中最深层次的心灵状态,试图通过“死”的理想化引导“生”,从《齐物论》中丽之姬的故事我们就可以窥到一些端倪。无知导致厌恶,所以人总是被自己的现状桎梏,庄子觉得死真的可能和丽之姬后来的遭遇一样,比生前还美好。
“庄子生逢乱世,他对乱世之中个人所遭遇的种种痛苦有独特体验。这种痛苦的体验,是庄子思想的起点。”④庄子对于死的内在困境就是,他看得越接近真理,他自己本身就越煎熬,从个人角度来说,他难以解脱,但是从他的思想出发,他必须解脱。
五、结语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进若无山。庄子的大道是游于无穷、寓于无境的,而他的文辞也是一个广阔无际、汪洋恣肆的大空间。他将自己“道”、“气”基本贯彻到自己对于“死”的观念上去,死何欢?死又何苦?只不过是混沌大道的一部分罢了。庄子自己虽然也没有完全超脱生死的桎梏,但是他对于“死”的理解却给后世无数的反思和启发。
注释:
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②王先谦.庄子集解.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④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方勇.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4]颜世安.庄子评传

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udooo.co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