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理论 >范式深度报道范式

范式深度报道范式

收藏本文 2024-01-24 点赞:4765 浏览:1795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决策体”,是业内对《决策》杂志文风的一种肯定和褒奖。本文试从采编业务的角度,总结和归纳《决策》杂志深度报道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路径:一是让记者知道自己的读者爱看什么;二是让记者掌握一定的分析工具;三是对记者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
【关键词】《决策》深度报道分析范式
“决策体”,是业内对《决策》杂志文风的一种肯定和褒奖。《决策》记者行文风格,既有个体差异性,但更多的体现一种共性特征。个性,是记者天赋性因素决定的,每个人的语言感觉和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共性,则是记者在职业生涯中习得性成果,是思维训练和技术养成的结果,其中有显性知识,也有默然知识,前者靠传授,后者靠体悟。
那么,《决策》杂志的深度报道,其报道风格的形成有哪些支撑要素?本文试从采编实务的角度,总结和归纳《决策》杂志深度报道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路径:一是让记者知道自己的读者爱看什么;二是让记者掌握一定的分析工具;三是对记者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
受众心理:读者爱看哪些选题?
政经类期刊的深度报道,一定要利用读者的向往。人们向往什么,人们梦想什么,就利用什么做文章;一定要利用读者的恐惧。读者恐惧什么,读者规避什么,期刊就去解读这些恐惧。
《决策》杂志的受众,主要是公务员群体,特别是省、市、县、乡四级领导干部群体,对这个特殊群体来说,他们向往什么,恐惧什么?
对领导干部来说,他们所向往的、所恐惧的均来自于竞争压力。任何一位官员都向往在主政一方的时候,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他们有强烈的政绩冲动和发展,因此,他们关注公共管理领域的创新样本。
领导干部的压力则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压力,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竞争带来的压力。对主政一方的官员来说,经济社会发展乏力,被赶超或者被落下,都是任期内需要规避的。因此,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类选题,往往能够引起这个群体的共鸣。
第二种压力则来自于内部,突出表现在对个体的知识恐慌和能力恐慌,因此,领导艺术、官场生态等选题也是受众所偏好的选题。
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也告诉我们,一篇深度报道既取决于读者对某些选题的感兴趣程度,也取决于作者操作选题的写作技巧。读者不感兴趣的事件,读者不会去读;作者的分析工具贫乏、写作技巧平平,也难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因此,可读性的实现取决于内容,更取决于技巧。
内容的可读性基本要求是:其一,可以与受众无关,但必须是其感兴趣的人与事;其二,不一定是重要新闻,但文章很有故事、很生动;其

三、与受众相关,能够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

文章的可读性虽然与内容相关,但更重要的是选题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技巧。有读者说,读了某某记者的文章感觉很过瘾。是因为记者采写的都是重要新闻吗?显然不是的,是因为他们写文章的技巧吸引着这些读者。
所以,“可读性”更多是强调传播技巧。对于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掌握必要的分析范式和分析工具是一项基本功。
下面,笔者就以《决策》杂志为例,归纳几种典型的分析工具和分析范式。
分析范式:记者需要掌握哪些工具?

1、区域类选题的分析工具

写区域经济类文章,最理想的境界是“撒得开、收得拢”,收放自如、纵横捭阖。有三种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范式:
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包括纵向与横向分析。纵向比较是与自身比较,找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节点性变化,它发生在哪个时间段,带来哪些改变?为什么会发生?走势怎样?横向比较是与周边区域比较,区域竞合关系的双方或者多方,谁进了,谁退了,为什么有此进退?
数据分析法。首先应该是关键数据。例如衡量地方经济状况的指标有:GDP、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三产比重、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上市公司数等。数据分析是项苦差,获取数据然后分析数据,耗时耗力,但是只要做了,就能在数字背后,发现区域竞争格局的脉动。
坐标分析法。也即定位分析法,由一点及其它。以《大合肥崛起》为例,合肥与芜湖,合肥与周边省会,合肥与长三角城市,把合肥放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去观察、分析,跳出合肥看合肥,由一点层层外推扩散,打开思路,拓展视野。这样的区域文章,才能有足够的冲击力。

2、产业类选题的分析工具

波特的竞争力模型。“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有四个因素:一是生产要素;二是需求条件;三是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四是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体系。在四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SWO

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udooo.com

T分析法。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关键词:竞合关系):竞争和合作是区域类和产业类选题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区域竞争格局的脉动、变化、格局演变,全在这“竞合”这两个字里面。

3、政策类选题分析工具

利益相关人分析法。每一项政策调整,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不仅仅只有民生类政策有利害关系,行政改革甚至政治改革等等,所有发生在公共领域的政策调整,其本质就是利益的调整。
利益关系方,或者说利益集团,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直接利益相关方与间接利益相关方,各方声音都不能忽视。他们会通过自己手上掌握的资源,去影响政策制定。例如听证会、网络上的公共辩论,人大代表的利益伸张,等等。利益相关方分析,关键是要360°无死角。以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为例,会有哪些利益相关方?如:政策制定者;汽车制造企业、销售公司;消费者;研发机构;充电站与加油站;其他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等。可行性分析。也即对政策的价值判断,一项

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udooo.com

政策的推出,是否具有以下几种可行性,需要进行评估?如经济的可行性(政策变动或者改革的成本);政治的可行性(合法性、民意支持);技术的可行性(程序和路径);上的可行性(是否符合行政)。
以2005年《决策》做的多篇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报道为例,有一个经典的设问:“钱从哪里来,人到何处去?”就是对于改革可行性的分析判断。日常的公共生活,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短命的政策,例如佛山限购令,朝令夕改,其本质就是政策制定者没有做基本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利益博弈):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背后,都有看不见的利益博弈,利益需求不同决定博弈客观存在。各个利益相关方对政策施加影响,在决策前、决策中、决策后,几个环节都会有博弈存在。
框架意识:记者如何训练逻辑思维?
《决策》杂志记者新入职,都会在业务会上接受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一般情况下,杂志社给新入职记者推荐的研读范文,会是整组封面文章,而不是单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训练编辑记者的框架意识和逻辑思维。《决策》所有策划,每篇文章之间,每篇文章的中标之间,都是讲究逻辑联系的,单篇文章在整组策划里,也分别回答了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1、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是分析类文章观点自圆其说的基本,没有逻辑,就不具有可信度的分析。《决策》记者最基本的思维训练,就是懂得如何“抛出问号”,再“拉直问号”。
(1)递进式逻辑关系(以2005年第1期封面文章《政策中部》为例)
《政策中部》框架设计:
□中部在哪里?
□中部崛起准备好了吗?
□中部会有什么政策?
□板块崛起还是分兵突围?
□中部需要一个龙头吗?
每一篇文章的大标题从逻辑上来看,形式上是一种递进关系,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不同角度回答问题,支撑起“政策中部”的几个关键维度,即现状与未来、现实与可能、战略与战术等。
(2)并列式逻辑关系(以2012年第10期封面文章《医改360°》为例)
《医改360°》框架设计:
□补偿机制之变——医改“钱程”
□管理机制之变——破除“体制病”
□运行机制之变——花钱“写”机制
这种典型的并列式逻辑关系,最大的好处就是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出层次感和框架感,既便于阅读,也便于其对安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

2、中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标是文章的骨架,骨架搭建得是否规整、合理,决定了一篇文章能否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以《合肥版的大湖经济》一文为例,文章的三个中标分别是“城市形态之变”、“湖、产、城三位一体”和“可以触摸的未来”,分别对应着城市、县域、产业三个方面,可以说是遵循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关系。
□宏观:城市形态之变(城市)
□中观:湖、产、城三位一体(县域)
□微观:可以触摸的未来(产业)

3、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需要做“起承转合”的功夫,这是一篇文章能否气韵贯通、经脉通畅的关键所在。
2009年第10期,《决策》杂志推出国庆特别策划“吾国吾民:60年阶层变迁”。这组文章需要有纵向60年历史叙述,时间跨度大、素材选择难。如何撰写好这组文章,就需要有很好的写作技巧。
以《公务员的前世今生》一文为例,这篇文章以两个人物为线索,一个是身处北京的人事部副部长侯建良,一个是贵州一个基层公务员周山荣,这两个人为中国公务员制度沿革提供了不同视角,一个的,一个民间的。
文章需要在两个不同人物间切换,在60年不同时间点上切换,时间和空间交错,靠的就是用大量的过度句和过渡段来衔接来往、起承转合。
过渡句段,从纯文本角度考量,一直是记者在行文中不太注重的细节,但是往往就是这些技术细节,决定了一篇文章是否可读,更能考量一个记者的文字功力。
(作者:《决策》杂志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
责编:姚少宝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