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产业经济 >简述持续性可持续性策略与其在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运用

简述持续性可持续性策略与其在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中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25801 浏览:1116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提要:可持续性战略已成为全球共识,但生态与社会环境的恶化显示其实践绩效令人堪忧,过于宏观的战略内涵令其实践者在决策过程中步履维艰。本文致力于缩小宏观战略与微观实践之间的鸿沟,以可持续内涵为出发点,从企业运作层面剖析利益相关者诉求、产品以及价值流程等关键决策要素,探讨其在企业供应链管理决策中的核心内容、拓展并设计了可持续性的LCA分析工具,提出了可持续性管理决策的标准。
关键词: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利益相关者;生命周期分析
1003-4161(2012)06-0123-04
引言
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可持续概念中的三大支柱——经济以及环境、社会诉求,必须微观地洞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在诸如现阶段经营活动如何影响环境以及后代等议题上,如果缺乏准确认知将难以实现这三大支柱之间的积极平衡。可持续性的丰富内涵决定了企业必须考虑其整个供应链,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法律条款规定的有限环节。这要求企业考虑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
考虑一个企业经营行为的可持续性由其所在和受其影响的供应链可持续性所决定,为确保对相关经营行为做出准确判断,在维持评估决策程序制度稳定的前提下需要相关方公平透明地参与经营决策。以便供应链系统的资源配置合理、可持续绩效更明显。可持续性要求企业在供应链上开展配置工作时要维持社会和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将可持续性的三大支柱合理整合到决策过程中。为此需要对企业可持续性决策中相关诸元、标准等核心内容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的解析方法。

一、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决策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企业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SSCM)目标是寻求三种诉求的某种动态平衡,然而研究表明众多的社会责任以及环境保护活动并非都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一致(Hoffman和Bazerman2005)。实践经验同样显示,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之间可能存在冲突(NIKE,2005),实施可持续供应链战略必须合理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社会利益、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交集。偏执追逐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将不可持续;而片面强调环境与社会方面的要求,也不切实际,也就是说只考虑了某一方面的目标而完全忽视另外两方面的要求是无法实现企业持久健康发展的。对可持续性诉求相关驱动因素的准确把握将有助于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目标界定以及实践策略的制订。
对于实施SSCM的企业而言,寻求一种基于相关者价值关切的持续竞争优势是其努力的方向。供应链的可持续责任应该突破了传统企业边界,包括社区、股东、供应商及业务伙伴、消费者、公共权力机构、非政府机构NG0s等主体,他们共同驱动可持续价值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实践(GPEC欧盟委员会的绿皮书)。消费者日益强化的公民和环保意识要求企业切实履行可持续责任与义务,以赢得公众的信赖和持久支持。管理当局则以法律法规的方式表达其对企业经营行为可持续性的要求。对于企业管理者及合作伙伴而言,塑造可持续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内外相关方诉求的实现程度。包括: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以及频繁的设备工艺变更带来的损失与风险;减少库存积压与资源消耗、提供绿色产品与怎么写作;强化信用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强化对社会道德价值的尊重、树立一个诚信和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以获得持久支持,此种强健的产品网络和配套价值流程将为组织铸造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二、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中的产品网络及运作过程属性分析

(一)产品网络及可持续性分析

在可持续性效应方面,组成供应链产品网络的诸元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核心产品的设计方案对于生产性原材料、辅助产品的选择以及生产、使用过程中伴生的副产品、残留的产品的可持续属性具有深刻的影响。同样道理,生产、消费阶段新型材料与资源的涌现对核心产品提升其环保及可持续属性创造了条件,而副产品、消耗的产品以及残留产品的回收、环保特性等对于核心产品的综合可持续效应影响不容忽视。这样的相互制约与影响广泛存在于该产品网络族的诸元之间。

(二)运作流程诸环节及其可持续性分析

摘自:学术论文网www.udooo.com

增值流程的诸环节之间,也存在一定形式的关联关系。采购过程中,供应商选择标准(常用标准以及环保标准、社会责任)的调整,对后续制造、分销、物流以及售后怎么写作环节的可持续表现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样制造环节的流程、工艺标准对于采购、物流以及售后怎么写作也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影响。分销阶段的可持续性要求会令采购环节的多级供应商扩展其标的物描述清单内容,并且需要制造环节提供稳定可靠的工艺保证。而完善专业的售后怎么写作体系是获取从合作伙伴到消费者高度信任与感知价值的基石。

三、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的解析方法

对于经营过程中相关议题的可持续性效应分析,需要一个合理的工具确保我们的分析框架不会遗漏某些重要的领域,引导我们发掘、识别存在的积极与消极效应。

(一)可持续性绩效的生命周期分析

有许多跨组织的管理方法能够支持可持续效应分析,包括产业生态、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可持续价值链管理等。每个概念都关注于在一个特定的系统边界和时间范围内物资流的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将生命阶段划分为原料提取、材料加工、制造、分配、使用和处理选择,它能够提供关于产品或怎么写作的影响信息。追求可持续性要求在生命周期理论应用过程中持开放态度。Norris等对生命周期成本(LCC)和环境生命周期评价(ELCA)进行了比较,他们认为生命周期成本(LCC)尽管还不成熟,但经发展后可能用来阐述产品和怎么写作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多维影响,如环境生命周期评价(ELCA)正在成为一种判定生态影响的有效工具。而社会生命周期评价(SLCA)将社会影响整合到生命周期评价中,关于它的构建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这些努力仍然倾向于集中研究与环境问题(如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社会措施,而非对与文化和社会体系的影响。生命周期理论在ISO 14000体系中也得到了体现。其构建了确定产品和怎么写作在其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的标准方法。该框架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定义目标和范围、分析、评价生命周期影响和提供解释。作为社会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一个企业输入和输出可以看作是由各种数据分类组成的。环境生命周期评价(ELCA)的重点是其物资是如何流动及发生化学变化的。例如,臭氧层破坏、烟雾形成和酸化都能归为与排放有关的环境影响。相关指标的数据采集,如CO2、SO2和NOX排放可以归为影响范畴,并基于因果关系确定属性。然而,直到最近,生命周期评估的范围还普遍局限于环境的影响,为确定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问题也必须被考虑在内。这些被充分理解和广泛模式化的关系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可持续性效应分析过程中。ISO生命周期标准为促进决策包纳更广泛的可持续性影响与效应提供了一个有意的启示。

(二)扩展的可持续性的分析工具

我们应该将重要利益和关联指标包含在内,尤其应该将社会影响包含在可持续性的生命周期评价框架中,并显露出来,诚然这需要支撑生命周期评估的信息资料(如社会管理方面的检测设、数据来源和数据质量)。
过去十年里有一些学者努力将社会因素整合到生命周期形式中,其中最为卓越的成果包括0’Brien、Dreyer、和Norris等人的研究。O’Brien等人的方法通过识别对环境议题产生积极影响的社会和政治因素来完善环境生命周期评估,此方法的关键部分在于分析环境指标和影响来决定“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控制、组织和行动”,以便在环境影响与社会、文化及政治结构之间建立联系。Dreyer等人的解析框架则将产品和怎么写作对于人们的影响,尤其是促进人类健康、人类尊严和基本需求满足等进行综合考虑。Norris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研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其排污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和损害。为了解决这种方法的弱点,Norris还建议引入属性数据,这里的属性数据与Dreyer等人提出的“特殊利益参数”具有相似性。
这些文献中给了我们研究工作三个重要的启示。首先,包含社会指标的生命周期评估工具的发展是受环境生命周期评价(ELCA)成功的影响。其次,企业物质转换过程(即输入和输出)和面向社会的中点和终结点之间的影响路径尚不清楚。一些关系已经确定,但似乎有许多重要的相互关联的变量在企业可持续性决策与LCA的结构中尚不相关。另外,社会影响的纳入至少需要对ELCA方法进一步拓展。这些启示对于扩展与环境生命周期评估相关的分类和评定过程具有积极意义,目的在于为社会性生命周期评估构建一个类似的架构,并应用于企业可持续决策实践。
供应链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物理物质、人力资源和信息)的可持续效益评估需要与社会生命周期评估(SLCA)结构建立联系,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给出

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udooo.com

了一个扩展了的可持续分析模式,如图1所示。实践中应用该模式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是数据的提取与准备,在确定这一分析构造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定具有社会重要性的分析项目与指标,以及有关的中点(如夭折率、免疫率等)和终结点(人类健康、安全和公平等)。对潜在的可持续性指标和中点指标,需要基于社会可持续性的系统思考与广泛评估过程产生。从各环节项目指标数据到中点和终结点的影响路径和传递机制也是需要预先进行验证的,这如同本文中关于产品、流程以及利益相关者诸元之间的互动关联机制,需要后续相关研究的跟进。将包括整个供应链在内的社会的数据映射到中点和终结点是我们确定企业可持续性绩效的重要步骤,但在这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进行,如诸元、中点与终点间的关联机制以及数据准备等。图1中的实线和虚线图分别代表在社会生命周期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已知和未知的项目。
很明显,图l中有几个中点和终结点已显示,然而,这里提出的数量有限的可持续项目与数据采集是对一套全面的分类进一步讨论的起点。千年发展目标建议的基础性要求和更高的需求都应重视。这些目标是通过减少贫困、改善人类健康存续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还要考虑如教育和性别平等相关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最初,公司可能寻求解决企业自身有限的可持续性或企业社会责任,满足他们的员工和他们互动的社区基本需求,而寻求可持续性的公司可能希望获得超越满足其基本需要的社会可持续性效益——即,广泛意义的安全、生活质量和公平等终结点。

四、可持续性供应链评估的标准

围绕三个支柱、以产品网络以及价值流程视角、应用扩展的LCA对可持续性议题进行解析,实践工作者需要在评估标准方面的启示,以便厘清思路准确判断。考虑到可持续绩效表现形式的差异,这里从利益(Benefit)、机会(Opportunity)、成本(cost)与威胁(Risk)四个方面对评估决策对象的可持续性特质进行评估,以便更全面地反映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的可持续性绩效。
(一)利益
某项更人性和更环保措施(如人性和环保的设计),对于消费者而言,收益表现在: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与怎么写作,生活环境与状况更安全,商业消费环境更和谐、融洽,与相关商业主体、机构的沟通、诉求更为顺畅;对于供应链利益相关者而言,则是更稳健的运作关系,更为持久的销售收入、利润,更好的形象与品牌、信用,更为持久的竞争力,更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少的能源支出与环保成本,来自员工、合作伙伴、社区、消费者以及机构、政府更多的支持与信用;对于政府而言,供应链可持续性带来相关产业的稳健发展,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来源,更高的GDP及财力;更佳的能耗比,更低的资源压力,更理想的能源安全状况,更好的环境与生态;社会的富足与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与信用增加,更好的历史业绩。
(二)机会
这种致力于绿色环保的措施使消费者减少低质量重复消费,使其享受现代物资精神文明进步的可能性增加,环境状况的改善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乃至人类存续奠定坚实的基础。高品质产品与怎么写作的涌现使民众有更多的选择;对于供应链企业与组织而言,更为宽松的信用使企业的新产品与各项新业务更大可能地为消费者接受,充足的资金与市场支持使得许多业务设想变为现实成为可能,以获取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形成良性机会链,而在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良好表现,将使企业受能源市场波动的影响度降低,在规避惩罚性环境政策的同时受益于政府的各项激励性措施;对于政府而言,由于良好的任期表现,将拥有来自民众、商业界、国际舆论的强力支持与信用资源,拥有充分的空间执行一些潜在项目与工程,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等方面的改革等,使一些难以实现的方案变成现实,具有更强的捕捉机会的能力。(三)成本
而一项欠考虑的措施对消费者可能产生的成本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低品质的产品与怎么写作,增加购写、消费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成本,环境恶化、能耗增加,人们的健康状况受到更多的威胁,生活成本增加、品质下降;对于供应链利益相关者而言,则是产品社会接受度低,导致生产营运不畅、库存积压、利润下降、负债增加、品牌受损。对于自然环境的掠夺式开发以及对社会责任、普世价值的漠视,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需投入更大的财力、精力进行修补。由于恶劣的商业环境,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紧张,导致整个商业营运计划的推进阻力更大。政府也会受到牵连,表现为税收来源减少、财力紧张,环境恶化、能源供需紧张,经济发展成本高,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机会减少,民众抱怨增加,对各级政府支持、信任度下降。
(四)风险
一项欠考虑的措施可能增加消费者利益受损的可能性,环境与身心健康受到威胁;如此将使供应链利益相关者及其产品被淘汰的风险增加,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和财务风险。高能耗.使企业因环境绩效不佳而受指责、处罚的可能性增加,面临着更大的资源压力与财务压力,来自合作企业与民众的支持度下降致使企业品牌受损。政府则面临着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产业竞争力下降、

摘自:学士论文www.udooo.com

就业机会减少,环境与资源安全状况恶化,社会对政府的抱怨增加,以及不稳定性因素增加。
结论
我们在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强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诉求的同时,更应注意可持续发展强调宏观战略与企业供应链实际营运的密切结合。目前国内诸多可持续发展社会层面甚至环境层面的努力收效甚微或者基本上被暂时搁置、令人扼腕。可持续发展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实需要呼唤以社会影响为依据的微观决策工具的诞生。本文在优化企业可持续性决策、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作的探讨,对缩小宏观可持续战略与微观经营实践之间的鸿沟、推进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可持续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提出的分析方法将有助于实践者进行合理的可持续性经营决策,但涉及可持续诸元及其效应的评估却是后续研究工作的重点。
[作者简介]夏德(1974—).男,湖北红安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供应链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刘昳慧(1991—),女,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年级学生;盂洋。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8ED$,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公共健康经济与决策科学。
责编:董积生;校对:一丁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