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产业经济 >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道路供给

新农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道路供给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34025 浏览:1571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乡村道路是我国农村经济进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进展和广大农民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这一方面体现在其对产业结构的整体化、网络化效应,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决策及生产决策的优化。由此,探讨乡村道路的供给不足有着重要的论述和现实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推行的是优先进展重工业,优先进展城市的战略,各种农产品和怎么写作被人为压低以支持城市优先进展。在政府预算资金安排上,大部分用于提供城市所需的公共品。农村公共品供给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情况,由此造成以乡村道路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使我国农村地区进展缓慢,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得不到有效改善,进而制约了我国整体经济的进展。由此,加速进展乡村道路,改善农村的交通情况,有其必要性。在当前市场经济已经逐步确立的情况下,由于乡村道路这样的准公共品本身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此面对投资回报率低,私人不愿意投资的情况,政府应当承担起乡村道路供给的责任。革新开放后,政府开始注意到乡村道路的重要量,并加大了对乡村道路供给的支持。1982年和1984年,交通部先后两次召开全国县乡公路建设会议,倡导推动我国乡村道路的进展。1984—1994年,政府总共实施了7批以工代赈计划,以集中资金、突出重点为导向,着重解决农村地区行路难的不足。步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迅猛进展,国际化步伐加速,农村经济进展滞后显得尤为突出。2005年,即“十一五”一开始,政府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目标。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道路的全面改善对农村经济社会进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以相关政策规划为指导,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深化革新,以而实现了乡村道路里程加速增加、技术等级显著提升、路面情况显著改善的目标。乡村道路在改善农村交通条件、进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供给历程中也出现了新的不足。本论文以公共品论述和外部性论述作为论述基础,采取历史资料浅析和实证浅析的策略探讨了我国当前乡村道路供给有着的主要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倡议。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探讨目的和作用,并对相关探讨做详尽的文献回顾与评价,然后基于不同的浅析框架及论述模型,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进展水平、乡村道路情况等现实条件考察这些探讨策略、探讨成果对本论文的思路、浅析策略的启迪,进而在我国具体国情的前提下,提出了本论文的探讨策略、框架结构与论述基础,最后指出本论文可能的革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第1章,是对乡村道路供给的论述浅析。本章首先对乡村道路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乡村道路供给进行了论述浅析,将公共品论述和外部性论述进行了梳理,重点论述了乡村道路的公共品属性和正外部性特点,浅析了政府作为乡村道路供给主体的基本机理,并以财权与事权的匹配、政府官员的个人理性和乡村道路供给的决策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乡村道路供给的主要因素。最后本章浅析了乡村道路供给的经济效应,先以微观效应角度,指出乡村道路供给如何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决策、优化农村居民生产决策市场化;再以宏观效应角度,指出乡村道路供给如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加,及对改善国家公路网布局的作用。第三部分为第2章,介绍新农村建设下乡村道路供给的基本情况。本章首先回顾了自建国以来我国乡村道路供给的情况,在将乡村道路供给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1979年至1997年、1998年至2004年后,浅析了各个阶段乡村道路供给的相关政策和成效,并在充分肯定了政府在乡村道路供给方面的努力的同时,指出了其中有着的不足。然后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下乡村道路供给的目标。最后,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以来乡村道路供给的情况,以道路里程、路况改善、通达率等方面总结了乡村道路供给所取得的成就,并以乡村道路自身的等级特点、安全性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乡村道路供给中有着的不足。第四部分为第3章,是财政分权与乡村道路供给实证浅析。本章首先对实证浅析的模型和数据进行了说明,主要介绍了模型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接着以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财政分权、乡镇企业总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解释变量来对乡村道路供给里程进行了回归浅析,通过统计检验对变量筛选并最终得出了估计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乡村道路的弹性系数为31.9,即财政分权程度提升1%会使人均乡村道路里程增加31.9公里/万人,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乡村道路的弹性系数为0.003,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提升1%会使乡村道路里程增加0.003公里/万人,最后对该模型浅析的估计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评价。第五部分为第4章,是推进乡村道路供给的对策。根据对乡村道路供给近况浅析及具体影响因素浅析,笔者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倡议:一是在乡村道路网的布局规划上,要根据不同层级确定其技术指标,确保路网布局的科学性及布局规划策略的系统性与可行性,改善乡村道路的安全性,以适应地区社会经济进展;二是在资金筹集与管理中,要在继续加强政府主导作用的情况下,拓展筹资渠道,并确保资金透明,加强资金监管;三是在乡村道路的建设与养护管理上,要加强设计及审批管理、严格交工竣工验收管理和加强道路的管护;四是要进一步改善“一事一议”制度,加强宣传,提升农民对该制度的认识,改善“一事一议”的议事方式,设定合理的筹资上限标准,明确议事规程、强化激励机制,建立筹资筹劳约束机制。关键词:乡村道路论文新农村论文供给论文

    摘要4-7

    Abstract7-11

    0. 导论11-18

    0.1 探讨的目的与作用11

    0.2 文献综述11-16

    0.2.1 国外相关探讨综述11-14

    0.2.2 国内相关探讨综述14-16

    0.3 探讨策略与论文框架16-17

    0.4 可能的革新与不足17-18

    1. 乡村道路供给的论述浅析18-32

    1.1 乡村道路的一般浅析18-19

    1.1.1 乡村道路的概念18

    1.1.2 乡村道路的特点18-19

    1.2 乡村道路供给的论述依据19-21

    1.2.1 公共品和外部性论述19-20

    1.2.2 乡村道路的公共品属性与外部性浅析20-21

    1.2.3 政府提供乡村道路的基本机理21

    1.3 影响乡村道路供给的主要因素21-26

    1.3.1 事权与财权匹配情况22-24

    1.3.2 政府官员的个人理性24-25

    1.3.3 乡村道路供给的决策机制25-26

    1.4 乡村道路供给的经济效应26-32

    1.4.1 乡村道路供给的微观效应26-30

    1.4.2 乡村道路供给的宏观效应30-32

    2. 新农村建设下乡村道路供给的基本情况32-41

    2.1 新农村建设下乡村道路供给的背景32-34

    2.2 新农村建设下乡村道路供给的目标34-35

    2.3 新农村建设下乡村道路供给的近况35-41

    2.3.1 乡村道路供给的成效35-36

    2.3.2 乡村道路供给有着的主要不足36-41

    3. 财政分权与乡村道路供给实证浅析41-47

    3.1 模型设计与数据说明41-43

    3.1.1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模型形式选择策略41-43

    3.1.2 数据来源43

    3.2 实证浅析43-45

    3.3 结论评价45-47

    4. 推进乡村道路供给的对策47-54

    4.1 乡村道路网的布局规划47-48

    4.2 资金筹集与管理48-50

    4.3 建设与养护管理50-52

    4.4 “一事一议”制度的改善52-5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