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初中班主任 >简谈望闻问切望闻问切试述多径通幽

简谈望闻问切望闻问切试述多径通幽

收藏本文 2024-02-18 点赞:23697 浏览:1068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应从多种渠道一同走向第四学段写作的智慧大门。
关键词:作文指导;望闻问切;生活亮点;切入点;写作要点;时代热点
近年,我的作文教学实践常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疗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情可抒、展示自己的个性生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望——用一双慧眼捕捉生活亮点

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老师要有一双慧眼,观察、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入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
如六年级第一单元习作训练要求“领略大自然的风姿,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带着学生走进春天,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闻闻景物,就能写下所看、所听、所闻、所想,无需“挤牙膏”。
还要观察有生命的人类参与的活动。如课间,操场上玩起“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学生只看到表面的热闹,我就组织学生用新视角观察游戏,在游戏中训练高年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习作除了写出游戏的真、趣外,还悟出“母爱多么伟大”“万物竞争,适者生存”等彰显个性的文章。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玩溜悠球、滑游龙板、运动会……组织学生亲历这些活动,学生收获其中的快乐与感动,有了亲身经历,拈笔伸纸就可一吐为快。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亮点就可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二、闻——用一副灵耳探索写作切入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作文教学提出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有“灵耳”,更要培养学生也有一副“灵耳”,捕捉自己身边的人、事、景,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学会倾听,学会思辨。
高年级的学生是阳光而富有个性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中常有突发或感人的事件上演,学生的情感被触动,语文老师要有中医医生敏锐的洞察力,用灵敏的双耳倾听反馈,用心思考,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果断处理,转化为写作资源,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写作和育人的双面效果。如班上曾有两个学生发生冲突,我了解事件后,当即以“班级之事”“学会宽容,学会尊重”为话题,用真情实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明白做人是一生的课程,在剖析事件的环节中,训练思辨的条理性、逻辑性。有了写作的突破口,也找准了写作的切入口,写作有了源头活水,同时,从写作中感悟人生,寻觅人生真谛。
引导学生探索写作切入点,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三、问——用一张巧嘴问出写作要点

学生平日的习作训练,常常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写完了就了事了。其实,还需学会思考,有张巧嘴问一问、交流交流:本次习作中,我们的文章不足之处是什么?本学期,我们的习作欠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争辩,大家发现习作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二次习作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如人教版六年级第八组“感受艺术魅力”的一组教学,我设计了小练笔《我最喜欢的课》,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接触、欣赏形式各样的艺术美。学生在一次习作后,相互发问,相互寻找,发现习作的短处:习作描写干巴,想象不够丰富。二次习作中,他们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切身感受,在细节处写具体。学生练习软笔书法的文章前后截然不同,细节描写生动,如:“我的手腕不小心一抖,笔画又粗又壮,像一根香喷喷的腊肠;提笔一松,笔画又细又瘦,像一个骨瘦如柴的小棒棒……”孩子稚趣的语言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困惑中,通过发问、辨析,学生逐渐领悟一点一滴的写作要点。可谓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四、切——用一双妙手切中时代热点

把笔触伸向社会,习作会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老师应有一双妙手,善于“切诊”“摸脉象”,引入可利用、可开发的生活热点、焦点等资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小学各年级的教师应当力求使孩子的视野逐渐从故乡的田野、森林扩大到祖国与全球的大自然和生活图景”。
如十一册第三单元习作以“我的理想”为题,老师指导搜集有关理想的名言,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回想身边的人和事、见闻、感受等,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看到流浪狗,想办宠物店;喜欢观看电视频道《动物世界》节目,想当昆虫学家;学了《为人民怎么写作》一文,长大想成为公务员,为人民怎么写作……学生从简单的生活素材中感知时代的热点,习作内容丰满,意义深刻,有利于提高文章的思想性。
周末、检测期,布置习作内容:家长带领孩子游览山水,参观名胜古迹,丰富阅历,感受自然、社会,增长见识,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及时记录。
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望闻问切”,把语文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学会做人,学会写作,从多种渠道一同走向第四学段写作的智慧大门。
参考文献:
于漪.《于漪文集》第五卷: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之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08.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08.

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