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历史教学 >阐述新课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理由和对策

阐述新课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理由和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33523 浏览:1490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反思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诸多比如流于形式、合作表象化等问题,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是小学数学教师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践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对策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就是就是利用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以高效课堂为主要形式的高效教育改革,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反思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诸多比如流于形式、合作表象化等问题,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是小学数学教师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践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之一,它的应用对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拓展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和效果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还存在以下误区:

1、小组合作学习表象化、表演化。

小学数学课堂中,知识点的讲解难度相对较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对优生来讲能更容易、更快速的完成学习内容,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对后进生来讲,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并不能发表有益的简介,也没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优秀学生的发言就直接告诉了他答案,导致学生抄袭作业更加容易和方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反而成为优等生表演的舞台。所以在实践中,数学教师往往并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有领导检查或者赛课活动中使用,而且都是课前安排好各个角色,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并没有的到体现。

2、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监控和指导不到位。

数学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书写板书或者巡视课堂,并没有参与到小组学习当中。而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的表现更加强势,他们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后进生则跟不上他们的思维进度,沦为听众,而且优等生的讲解和发言没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对后进生的指导也没有做到有理有据、循序渐进,后进生往往只是记录了答案,并没有对其原理有所掌握。在组员都比较弱的小组内,合作学习成为大家商量答案、抄袭作业的简便途径。同时,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并不强,在得到答案之后,他们会做小动作、开小差,浪费了时间,分散了注意力,对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时个人的自主性降低。

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通过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得出和别人一样的答案。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除了优等生能快速的通过思考得出答案之外,中等生和后进生往往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后进生则更多的是坐等答案,完全依赖于组内其他学生的思考成果,这让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个人思考能力降低、抄袭作业严重等新的问题。

4、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够充分,小组合作学习缺少针对性。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考察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不能同时的得出答案,而课堂时间又是有限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多的教学任务,教师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点的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尽管小组合作的高速度是虚检测繁荣。教师在一节课中多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将稍有难度的知识点就设置为合作学习,导致学生不能积极的自主思考,懒惰心理增加,学习效果下降。

5、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仓促,评价缺少科学性和客观性。

小学生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思维,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往往出现开小差的现象,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监管不能及时跟进,导致完成一个知识点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课堂时间的有限又让教师不能不在学生还没有完成学习时就停止,使合作学习并未取得实效。而且,小组合作取得的结果在进行生生互评没有针对性,学生的语言组织不够准确,对问题的本质并没有做出最有效的点评,教师在评价时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则采用肯定式的评价方法,对其错误并不明确指出,而是直接做出更改,这让小组合作学习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指导,合作学习的成果达不到预期。

二、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思考

1、加强小组建设,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形成小组向心力和学习的源动力。

小组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小学要以四人小组为基本单位,根据学生的性别、爱好、思维特点、学习能力、课堂参与表现等来划分,将优等生和后进生合理配对,形成男女比例适合、强弱搭配科学、班级内小组实力均衡的小组组建。与此同时,要选派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形成小组向心力,激发小组内学生学习的动力。

2、教师提高对教材的解读能力,设计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解读和预设时,要准确把握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哪些知识点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完成,哪些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才能解决,增强小组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杜绝表象化、无效的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3、合理分配组员角色,明确教师定位,进行科学评价。

一个小组内基本上有一个优等生、一个后进生和两个中等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明确分工,让优等生带领其余三位学生进行学习,中等生通过优等生的指导可以理解知识点,完成学习任务,后进生要降低学习难度,在优秀生和中等生的共同帮助下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承担“总指挥”的角色,关注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状态和进度,对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出提示,督促每个学生完成既定学习任务。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和目标,是升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力体现,抓好小学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性格完善、能力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科学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合作学习的功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尹美霞“.小组合作学习”再认识———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40)
段军.数学课堂上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2)
[3] 邓裕霞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9.
[4] 聂长海,王影.小议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 成才之路,2009.(14).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