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数学教学 >基于中职机电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践

基于中职机电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4386 浏览:118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当前的重点是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可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当前职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改革不断深化,质量和效益明显得到提高。然而近年来,随着初中毕业人数逐年减少,以及“普高热”势头的居高不下,不少地方中职学校生源相应出现滑坡现象,而且生源素质每况愈下,这与国家进一步大力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不太适应。因此,改革办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是当前中职学校前进的方向,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能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是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1 中职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1.1 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学校和企业在技术培训上存在间隙,到企业参与实践的学生的技术水平肯定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其原因可能包括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相对不强等。学生在从“学生”到“员工”的思想转变过程中也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另外,有部分中职校平时对学生实习就疏于管理,学生在校实习时较自由散漫,因此到企业参与生产操作时企业就会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很大风险,学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企业也要承担相关的责任。凡此种种,均是企业所不愿意惹上的,因此,往往会导致校企合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中职学校自身状况不足

当前,各职业学校资金普遍不太充裕,好多学校还是债台高筑,由于资金运行不畅、社会认可度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理念无法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缺乏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学校不能够真正意义地让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和专业建设,让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机会更少。

1.3 专业教师的参与度不够积极

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广大专业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但目前中职校专业教师队伍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差较远,表现为专业教师的动手能力不强,大部分教师无论在高校学习期间还是到工作单位后均没有很好地参与过实习活动,“双师型”比例不达标。而现在安排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实践,由于受时间、家庭、生活、精力、检测期招生等因素的制约,专业教师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上都不太愿意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锻炼。

2 校企合作模式的类型

2.1 订单式

这种模式是由用人单位根据自己企业的用人标准,提出订单要求,由学校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企业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参与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的制定,教学活动主要由学校承担,但企业也可派专家到学校上课或定期搞讲座等。有些地方还会以订单企业对班级命名,比如“01宝钢班”“02金城班”等,学生毕业后全部到合作企业工作。

2.2 工学交替式

这种模式是校企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实行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中职学校资金等制约因素,每一个专业不可能都建有良好的校内实训基地,而企业在某个时期可能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这样校企双方就可以牵手订立协议,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共同制定学生来企业生产实习的计划。到企业生产实习的时间可兼顾教学进程的需求和企业用工的阶段需求。目前不少学校大多安排暑期

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2个月的生产实习,学生在企业不但学到了实践知识、管理知识,而且获得了企业给予的一定工资待遇,从而能有效地缓解下学期的学费压力。就企业而言,也缓解了“大忙季节”“用工荒季节”招工难的压力,节约了工资成本,从而实现了双赢。

2.3 校企联合式

这种模式是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联合办班的一种形式,企业与学校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学校,校企双方成了办学合作伙伴。学校得到企业的经费资助及部分师资加盟,壮大了实力,获得了活力;企业则能源源不断地从学校获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才。

2.4 产学合作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直接搬进学校,学生可以在校零距离接触企业生产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中学校获得企业资助并不是主要的,而主要的却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和师傅的指导,学到当今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当然学校和学生也能从生产中获得一定的报酬,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品牌,也可设立一些奖学金,用于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积极性。

3 强化中职校企合作办学的举措

3.1 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应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因此,应按照“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中小企业的各机电岗位专门人才。如构建一个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与机电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成立由校内外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机电行业指导委员会,行业指导委员会根据社会需求、行业特点及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进行调整,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特别应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3.2 创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一支适应中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机电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技巧,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中职学校还应有计划有措施地安排对口专业教师到企业第一线顶岗实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技能教学水平。

3.3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中职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对照省示范专业和省示范实训基地的标准要求,寻求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综合的实习基地。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实训实习基地的科研优势与人才优势,不但要满足学生实践教学,也要怎么写作于合作企业,实现共赢,如可以为合作企业提供职工培训、承接科研课题等。

3.4 实施“双证书”制度

“双证书”制度是指学生毕业时除取得书外,还要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齐发毕业制度既是当前中职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对确保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双证书”制度的实现,可将机电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等融合于机电专业的教学内容之中,通过适当取舍和模块组合,改革机电专业教学内容,使其基本涵盖书考试的范围。
参考文献
霍晓光.校企合作?产学互动?订单培养[J].中国培训,2006(2):9-10.
李敏,等.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2-14.
[3]曹慧英,彭小虎.顶岗实习置换培训:一种新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探索[J].爱满天下,2007(Z3):19-23.
[4]郑东辉,施莉.国外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启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J].2003(5):69-74.
(作者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