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语文教学 >鉴赏古诗关键是抓住“虚和实”

鉴赏古诗关键是抓住“虚和实”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5724 浏览:193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与实”。抓住了“虚与实”,就抓住了鉴赏古诗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抓住“虚与实”,便于把握古诗的思路;抓住“虚与实”,便于全面概括古诗的内容;抓住“虚与实”,便于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蕴、意境;抓住“虚与实”,便于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关键词】鉴赏古诗 抓住虚实 纲举目张
鉴赏古诗的方法尽管很多,如知人论世,分析意象、意境等等,但是,我认为,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与实”,抓住了“虚与实”,就等于抓住了鉴赏古诗的纲。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文学的“实”,什么是“虚”。一般来说,“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从不同角度说,眼见为“实”,联想、想象为“虚”;人、事、景为“实”,思想、情感为“虚”;现实为“实”,过去、将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
再看看,“虚”和“实”的关系是什么。对此,古人早已作了精辟的概括,那就是“虚实相生”,“实”产生“虚”,“虚”又表现“实”。这是文学艺术特点之一,尤其是古诗,这一特点更鲜明,几乎所有的古诗都是虚实结合的。所以,鉴赏古诗的关键是抓住“虚”和“实”,其理由有四:
理由之一,抓住“虚”和“实”,便于把握古诗的思路?摇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既说的是“虚”和“实”关系,又体现了古诗的脉络:从“实”到“虚”,由“虚”到“实”,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抓住了这一点,就容易把握古诗的思路,从而整体把握诗意。例如,欧阳修的诗《琅玡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从虚实的角度看,该诗的思路为:实写在琅玡溪的所见——山、雪、溪水、游客、流花,虚写溪水的源头,山中山花烂漫的春景。如果不从虚实的角度分析,也许只能看到作者的所见,而看不到作者的所想——实中有虚,不能到位地把握思路。
理由之二,抓住“虚实”,便于全面概括古诗的内容?摇作为语言艺术的古诗,“虚”和“实”是其内容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这两方面概括其内容,其概括才会全面。如对《琅玡溪》内容的概括,如果仅从“实”的方面概括,只能概括所见到的三幅图景——雪消溪涨图、游客过溪图、溪水漂花图,而概括不出溪源山花图,其概括显然是不全面的。
理由之三,抓住“虚实”,便于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蕴、意境 古诗鉴赏的难点是意蕴、意境的分析、理解。意蕴属于“虚”,是由“实”“生”的,意境是“实虚”结合体。明白这些道理,顺藤摸瓜,难点也就不成为难点。还是以《琅玡溪》为例来说明。该诗由“但见流出山中花”这一“实”,借助读者的联想、想象,生出“虚”——溪水源头、山中美景,使得其意蕴极为丰富,不仅有对眼前景的

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udooo.com

赞美,还有对溪水源头、山中春花的憧憬,也表达了寄情山水的情怀,创设出了幽远的意境。
理由之四,抓住“虚实”,便于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虚实结合”虽然本身只是一种表达技巧,但是,它也是表达技巧的“纲”。试想,哪种表达技巧不与虚实有关?例如,从修辞方面看,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都属于虚实结合;从抒情方面说,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都属于虚实相生;侧面描写也属于虚实结合。鉴赏表达技巧,从虚实入手,纲举目张。
作者单位:甘肃陇南市第一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