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小学德育 >简谈古诗以“作用单元层次”谈古诗教学鉴赏

简谈古诗以“作用单元层次”谈古诗教学鉴赏

收藏本文 2024-01-29 点赞:24803 浏览:11007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根据郭勇健先生在《文学现象学——英加登〈论文学作品〉研究》中提出的四层理论,现就其中“意义单元层次”谈古诗教学的鉴赏。
在语音造体层次的基础上产生意义单元层次,它是由字词及其句法结构组成的一个层次。这也是言意象关系中,还停留在言跟意的关系,也就是说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现主要是从字义、语词、句型、章法等方面入手对言意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是语词意义的多义性。同一个语词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当中,虽然它本来的含义依然存在,但是因为上下文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该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也要相应发生改变。比如说陆蠡先生在《囚绿记》当中写道“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这里的“绿”是一个名词,是文章描写的客观对象。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当中有一句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的“绿”词性从名词或者形容词变成了动词,使……变绿,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春风的气势,色彩鲜明,表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的语词往往同时具有两种意义: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大多数的文学作品当中的语词的意义都是按隐喻意义来使用的。例如人称小杜的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句就是说扬州路上有一个美丽年轻的女子,只有十三岁多一点点,如同那豆蔻梢头刚刚开放的花朵。这里用了隐喻,因为他没有在诗句中明显运用比喻词。又如,李青莲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把瀑布比作银河,把高度比喻九天,具体形象生动地描写出瀑布从高山上倾泻而下的壮观和气势。
其次,从句型分析入手。就以倒装句为例分析。作者通过对诗的句法进行颠倒,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态度。例如杜子美的《秋兴八首(其八)》中有一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从字面上看,似乎违背常理,香稻没有牙齿为什么能够啄鹦鹉粒,碧梧也没有足为什么还能够栖居在凤凰枝上。如果把香稻和鹦鹉的位置颠倒,把碧梧和凤凰的位置交换,那么这两句诗“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凤凰枝”就符合常理了。为什么子美要颠倒它们的位置呢?其实,如果不把它们颠倒过来,按常理那样就单单是陈述两件写实的事情。鹦鹉吃不完香稻粒,凤凰栖居在碧绿色的梧桐枝上。杜子美在这里运用倒装句法目的是为了强调香稻和碧梧,突显香稻的丰富,和凤凰居所的安逸,抒发了杜子美对盛唐美好生活的怀念。
最后,从章法上对意义单元层次进行分析。我们通过章法来探索作者在诗歌当中的抒情线索。元代范德玑在他的《诗格》里说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起”的特点主要有高唱(即景生情、渲染气氛、包举全篇),境界阔大,突兀。如:曹植在《七哀诗》的开头中写道“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这一句写实写月光照到哪儿,流光徘徊到哪儿,思妇的愁思就跟着流到哪儿,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氛围,烘托出思妇望月思念怨恨丈夫婉转的愁思,包举全篇。
“承”。律诗以第二联为承笔。这一联要与第一联的起笔衔接,或写意或写景,点题,还要为“转”作铺垫开启下文。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首联以锦瑟起笔,“思华年”包举全诗,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承接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追忆锦瑟年华。作者融情于物,将“晓梦”、“春心”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属于写意。
“转”就是转折,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

摘自: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转”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进一层转,退一层转,反转。无论是哪一种,都得前后呼应,活而不死。就以《春晓》为例对此进行简单的论述。“夜来风雨声”由春晓进一层转向了春夜,写出了新意,这风雨声也是由眠之不觉而闻到的对前面进行呼应,同时,“夜来风雨声”也是对“花落知多少”的呼应。
最后,就是合笔。陈建森教授在《古诗词鉴赏的三个层次》中概括出三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写景结合议论。直抒胸臆就是直接把话说出来。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景抒情的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者把对好友的思念愁思寄托给明月,抒发了他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一种慨叹。
责任编辑 潘孟良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