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政治教学 >试析概论谈《概论》课程教学和成长教育融合

试析概论谈《概论》课程教学和成长教育融合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12239 浏览:482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中融入大学生成长教育是提升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这种融合可以从分析伟人的个人经历与人格魅力、分析理论本身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着手。只要精心编排,巧妙运用,就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获取并掌握个人成长的人生智慧,也使学生在领悟人生哲理的同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解。
【关键词】概论 教学 成长教育 融合
1006-9682(2012)12-0029-02
一直以来,《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注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以培养大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尽管教学实践中也注重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通过教育教学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往往还停留在被动灌输的层面,而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成长的教育和引导,尤其缺乏从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让学生明确学会把握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能力和手段。大学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是从被教育、被引导向自主成长的决定阶段。据此而言,开展大学生成长教育是为学生个体奠定成功人生的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笔者所在的课题正是思考如何在《概论》理论教育之外寻求与大学生成长教育相融合的新途径,这既对大学生成长教育是形式的丰富和深度的提升,更对改变长期以来《概论》课程教学“难为学生所动”有很大的益处。

一、对成长教育的一点认识

成长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荣格等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的。他们提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在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做人、强化心理能力”。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成长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就。菊美媚等专家学者,结合国外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围绕人的发展和个体的社会生活追求,着重在人的素质和智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为成功人生开展成长教育的方向,归纳了知识、能力、观念等人的基本素质,总结出智商、情商、财商等人的六项基本智慧。从“商”和“力”的角度阐述人的智慧、从“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两方面归纳人的素质,强调训练和教育相结合、以训练和指导为主、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为成长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可以这样认为,从目的和方向上讲,成长教育应是培育身心健康的、适合社会生活的、能够自食其力的、家庭和睦的、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从内容上讲,成长教育主要是素质和智慧的开发与培育,以让学生获得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技巧和能力。相对于低年龄段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大学生成长教育就是要基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高等教育教学的各类渠道向学生传输有关人生成长特别是独立生存和发展必须掌握的有益知识,如公共道德、职业选择、情绪调控、学习方法、做人道理、竞争法则、人际关系处理、危机处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人生道路上和谐快乐地成长。

二、在《概论》课堂教学中嵌入成长教育可以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一剂良方

《概论》是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课程之一,是为本专科层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相对学生视为安身立命本钱的专业课程而言,这类课程尽管是必要的但也是强加的,内在的学习需求和动力是不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需求不足、动力缺乏是多年来《概论》课程提升教学效果难以逾越的屏障。
此外,《概论》课程相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而言,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度不高。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注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以培养大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诚然这是该门课程的首要任务,但与学生思想实际的脱离,难以激发起学生求知的,课堂停留在被动灌输的层面,而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成长的教育和引导,尤其缺乏从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让学生明确学会把握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能力和手段。
其实,伟人本身就是大学生的成长偶像,国家民族的发展史对个人成长也同样会有启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本身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都是《概论》课程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所应有的内涵。因而,《概论》课程教学在达成对大学生政治理论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一首要目标的同时,依托教学融入大学生成长教育的内容,并努力实现两个目标相互融合和相互补充,进而丰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使之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成长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这样,原本单调沉闷的课堂会由此生发出交流的思想火花,学生会由此获得学习探究理论知识的兴奋,对理论讲授的排斥感就会大大降低,课堂就会更加生动和鲜活,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就会更加顺畅和自然,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会明显增强,政治理想信念教育这一首要教学目标就可以愉快而圆满地达成。

三、课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其一,《概论》课程融入大学生成长教育不能弱化理论教育,更不能庸俗化理论教育。《概论》课程设置的使命就是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要求课程的教学务必将政治理论教育放在第一位。在当前青年人普遍信念缺失的境况下,旗帜鲜明地用正确的理论武装青年人的思想,用坚定的信念充实青年人的精神,才能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凝聚、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可靠的持续保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障。舍此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政治方向,也是价值尺度。这些都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找到准确的人生坐标、制定科学的生涯规划、总结适合的学习方法、参悟深邃的做人道理、获得精妙的人生智慧提供宝贵的思维源泉和经验财富。与此同时,嵌入的成长教育内容也需要教师的精心编排,才能使这种类比不是弱化政治理论教育的严肃性,不是理论教育的低俗化,也不是对理论知识本身的机械迁移,而是在讲透弄懂理论知识点及其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础上,促成大学生对自我成长道路上的所经所感进行类比,开展自我教育和反思,为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植入学生的兴奋因子,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感和亲近感。
其二,这种融合需要教师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只有自然生发的情感才是最真实的情感,才能达到真正的感染效果。在《概论》课程中融入成长教育极大地锻炼着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它需要对理论准确把握,需要对学情充分了解,需要对内容足够熟悉,需要对时机精准利用,需要对过渡自然处理,需要对手段丰富完善,需要对尺度细心捏拿,需要对效果自我反馈。教师只有能灵活运用这些技巧,给学生以顺其自然、毫不牵强的感觉,理论教育与成长教育两大目标才能真正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获取并掌握个人成长的人生智慧,也使学生在领悟人生哲理的同时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解,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拓展课程的影响范围,提升教育的感染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