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东方文学 >哈代小说自然意象描写和人和自然关系之分析学报

哈代小说自然意象描写和人和自然关系之分析学报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15017 浏览:607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其创作的最大特征就是常以自己熟悉的乡村为背景和素材,因而他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对于大自然的描写,透过这些描写,能够看出哈代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本文从哈代小说中所描绘的自然物象谈起,就哈代眼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哈代小说自然描写人与自然关系分析
:A
托马斯·哈代,是横跨19世纪和20世纪的英国著名现实主义文学家。在小说创作中,哈代常以故乡“韦塞克斯”作为背景或素材的,因此他的小说也被称为“韦克塞斯”小说。在《德伯家的苔丝》、《远离尘嚣》等作品中,都有着对于自然景象的大量描绘。有的是纯粹的客观描绘,有的是凝聚着哈代的创作情思,但是无论是客观和主观,都表现出了哈代对于大自然深切的热爱。本文将其小说描写到的自然物象进行了大致的论述,并由此对哈代眼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哈代小说中关于自然意象的描写
1对于太阳的描写
太阳是万物之源,其本身的文化内涵是代表着希望和力量。在哈代的小说的中,太阳经常被拟人化,配合着不同的情境和人物的心境,代表着不同的情感色彩。如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太阳就是一个冷漠的、无情的人。苔丝在遭到了亚雷欺侮后,愤愤离开,本身的心情是十分悲伤和无助的。但是这时候的太阳却被哈代描写为:“太阳的光芒清冷而凄凉,斜着照射到苔丝的身上,只会给人一种嘲讽的感觉,而不会有丝毫的温暖。”这里,哈代抛弃了太阳传统意义上的指向性,而是采用了相反的描写,可谓是独辟蹊径。而同样是在这部作品中,哈代还有一次将太阳直接按照人的外貌进行了一番描写。他写道:“这个光芒永不衰竭的物体,有着金的头发、和蔼的目光,永远是神采奕奕,就像是上帝一样,永远都处于年轻期。”此处被拟人化的太阳,显然是充满了阳刚的一面。哈代甚至将太阳比作上帝,凌驾于万物之上。而在《还乡》中,太阳又被比作是一个无情的纵火犯。他写道:“这时候的太阳虽然已经落到了西南边,但是落日的余晖仍然直射到她的脸上,好像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纵火犯,非要把她烤焦一般。”同样是太阳,在不同的作品中,哈代的描写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有时候充满了力量、温暖和希望,有时候又是冷酷、无情的纵火犯。这显然是和作品中所特定的人物和环境相配合的,或者说,哈代将对小说的人物的情感,借助于太阳的意象发挥出来,是一种寓景于情的写作手法。
2对于星辰的描写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和年幼的弟弟,在凌晨时候,不得不赶着马车去送煤,这时候哈代对星辰进行了描写:“凌晨的星光散着冷冷清清的光芒,在深邃的苍穹下,恬淡自然,全然不顾下界两个可怜的小生命。”这段对于星辰的描写,突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苔丝的父亲只顾喝酒,送煤的活儿只能由苔丝和年幼的弟弟来做,甚至连天上的星星都对他们不理不睬,突出了苔丝的无助。而在《远离尘嚣》中,哈代又对星辰进行了一次深情的描写:“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如果一个人站在小山顶上,就能够感觉到地球在自西向东的运转着,这种感觉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够感觉到,但是尽管是这样,这种感觉依然是一清二楚和永远存在的,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意吧。因为在夜深人静,人们都熟睡着进入了梦乡之后,一个人站在山顶上,抬头仰望星空,就会有一种脱俗的感觉,同时你会感到难以置信,在浩渺的苍穹面前,小小的身体居然也能产生出这样宏伟的运动意识。”这一段描写则充分体现出了哈代对于星辰、夜空的敬畏,集中体现出了他返璞归真和与自然合二为一的追求。
3对于荒原的描写
在哈代的小说《还乡》中,有一个贯穿于全篇的自然物象,那就是荒原。在小说的一开篇,哈代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对艾顿荒原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和刻画。整个作品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荒原上展开的,在哈代的笔下,艾顿荒原是广阔的、悲壮的,它的原始,它的雄浑,它的悲壮,都在展示着荒原所特有的力量和一场悲剧的即将到来。在这部作品的一开头,哈代就写到:“十一月的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天色已经接近黄昏,在广袤的艾顿荒原上,一切都开始变得昏暗起来,头顶上刚才还是朗朗晴空,一会儿就蒙上了一层灰云,这片灰云就像是一顶帐篷,罩住了整个荒原。”一开始就通过对荒原的描写,为全篇定下了一个悲伤的基调。后来哈代还写到:“风雪是它的情人,狂风是它的好友,它有着一张孤独的脸,永远都是黑茫茫的色调,让人一眼望去不寒而栗,隐约的会感到一种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哈代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推崇。
4对于风的描写
如果说的太阳、星辰、荒原等意象,还可以给人以视觉印象的话,那么对于风的描绘,则要难得多,因为风是看不到、摸不着的,然而哈代却将风描写得惟妙惟肖,足见哈代对自然界观察力的敏锐和文学功底的精湛。在《还乡》中,有一段对风的描写十分精彩:“此时的风声的确很特别,是在别处所不可能听到的风声,一阵阵起伏的大风从西边刮过来,明显地能让人感觉到三种音调,分别是高音、中音和低音,特别是当大风遇到一些障碍物的时候,音调会

源于:论文的格式要求www.udooo.com

发生变化,奏出了这一曲最凝重的和声。”在哈代丰富的想象力之下,普通的风声居然被描绘成了交响乐,让人禁不住感叹自然界的神奇和哈代对于自然界景象的观察。还是在《还乡》中,还有一段对于风的描写:“十一月里的风,听起来像是一个百岁老人咳嗽时候发出的声音,干枯嘶哑,从你的耳边刮过,听起来竟然是如此的真切。”将冬风比作是百岁老人的咳嗽声音,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充分证明了哈代是一位对大自然细致入微和炉火纯青的观察者,他能够凭借着自己的细致观察,然后再用文字表达出来,给人以最真切的、别样的感受。
二哈代小说中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分析
1人与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哈代小说中对于大量自然意象的描写,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即人和自然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人的地方必有自然,有自然的地方必有人。同时对于自然的描绘,并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很多时候,自然也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德伯家的苔丝》中,有一段描写到:“苔丝走在空旷的幽谷中,那曼妙的身姿,和空谷中柔曼的氤氲成为了一片,她周围所有的景物似乎都包含着对于苔丝的深情,恨不得将自己看作是苔丝身体的一部分。”从这一段描写中可以看出,苔丝和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是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而大自然又是她身体的一部分,人物和大自然已经不分彼此,合二为一。同时,我们还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哈代的自然观中,人并不是自然的绝对主体和中心。尽管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经典再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似乎所有的自然描写都是为人物的刻画所怎么写作的,且人类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征服者。而在哈代的小说中,他眼中的自然,却带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如《还乡》中对于荒原意象的描写,荒原自身所带有的情感色彩是原始的、苍老的、悲壮的,以至于在这个荒原上的人物和所发生的故事,都被这种情感色彩所影响。在这片一望无际的荒原上,人类是那么的渺小和稍纵即逝,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经历了生活和生命的巨变,但是荒原却依然如斯,不为所动,还是那么苍茫和古朴。这就可以看出,一方面,人与自然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界中的人,要追求一种和大自然相融合的状态;另一方面,人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左右着人的发展的。2对于自然的态度是人物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
在哈代看来,自然会对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审视,并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准。换言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人,才会获得自然的青睐,才会得到哈代的肯定。苔丝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从小就生活在大自然中,对于自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和热爱。她热爱自然,甚至为被捕杀的山鸡而痛哭。她尊重自然,认为每一个大树都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人们;她融入自然,时常觉得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了大自然,自己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远离尘嚣》中的奥克,也是一个大自然之子,他主动放弃了城市中的生活,来到乡下,立志要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自然界中各种细微的变化他都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人物,出于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所以都是小说中的正面形象,哈代对他们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他们都是有着高尚道德的人。
相反,在《还乡》中,尤斯塔西亚对于她所生活的荒原十分的厌恶,认为自己本不属于这里,而是应该和克莱姆有着奢华的灯红酒绿的生活。甚至有的时候,她将荒原看作是一个监工,在监督和束缚着她的一切。而荒原

源于:论文网www.udooo.com

上的人也不能接受她,甚至将她当做了一个善于用巫术害人的女巫。当她知道克莱姆不会离开荒原之后,她又投入了老情人的怀抱,一起离开了荒原。当她出走的那一个夜晚,狂风怒号,大雨倾盆,尤斯塔西亚在暴雨中跌入了河中,她的情人和克莱姆也纷纷跳下河中救她,而最后只有克莱姆活了过来,尤斯塔西亚和她的情人都被淹死了,荒原对于这对妄图离开它的男女做出了惩罚。这样结局安排自然是出于哈代的精心设计,即他将人物对于自然的态度,看作是人物道德水平的评价标准,或者更为通俗的说,热爱自然的人,就是好人,会有好报;厌恶自然的人,就是坏人,会有恶报。
3自然和人类同呼吸共命运
哈代的小说中,还常常将人的命运变化和自然紧密结合起来,如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潮起潮涨,四季变化等等。在他看来,自然变化和人的命运变化是相通的,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苔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说的一开始,单纯的苔丝过着单纯的生活:春光明媚的五月,苔丝和家人,生活在风光秀丽蓓蕾谷中。六月夏季,迫于生计,苔丝不得不去德伯家帮工,此时的苔丝充满了希望,想要靠自己的劳动,来改善家中的困境。而初秋的九月,苔丝被诱骗,不得不在深秋十月的一个夜晚凄楚地回到家中。第二年八月,苔丝的私生子夭折,苔丝在万般痛苦中度过了秋季和冬季。第二年,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五月,苔丝看到了万物复苏和生长的迹象,要想鼓起精神来,再去工作。美丽的六月让苔丝有了一个舒展的心情,炎热的七月和八月,她又体验到了爱情的。到了九月,这个收获的季节,苔丝也收获了她与克莱的爱情。两个人在除夕之夜举办了婚礼,象征着苔丝要告别过去不幸的生活,同时更象征着新的不幸的开始。在得知了苔丝的身世之后,克莱无情地抛弃了苔丝,眼看着新一年的寒冬又要来临,苔丝不得不在农场里做苦工,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可见,苔丝每一次生活和命运变化,都和当时的季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哈代除了利用自然的变化来展示人物的命运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把人的命运映射到了自然中,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共呼吸共命运的思想。
综上所述,作为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作家,哈代在他的小说中,给予了自然以极大的关注,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哈代就是一个“自然之子”。自幼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独特的生命观,让他对大自然有着一种的特殊的情感。特别是和文学结合之后,大自然更是成为了哈代进行各种理想抒发和情感表达的工具。尽管他对于自然的描写,有很多带有悲观的色彩,但是瑕不掩瑜。特别是在今天,在人与自然关系日渐紧张的今天,哈代无疑是一位前瞻者,更是一位表率者。他的作品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对于今天的我们,在认识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着莫大的实践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陈庆勋:《论哈代的乡土精神》,《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聂珍钊:《哈代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思想》,《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
[3] 于冬云:《哈代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和叔本华的悲观哲学》,《莱阳农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4] 聂珍钊:《哈代的“悲观主义”问题探索》,《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张明芳,女,1972—,河北正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会肖,女,1979—,河北栾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