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地理教学 >简论新课标用新课标理念在历史教学中“树”人

简论新课标用新课标理念在历史教学中“树”人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32547 浏览:14746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国有句老话叫“十年村木,百年树人”。 经过历史长河的检验,这话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影响,学校德育力度不够,学生思想道德滑坡,是非不分,黑白难辨。历史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其他学科所不能相比的。历史教师应站好岗,把好舵,转变观念,重视育人责任,弄清育人方向,明白育人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树”人责任 方式方法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我曾遇到几件让我汗颜尴尬的事情,其中对我震动最大的一件是:在世界人民轰轰烈烈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沉浸在对“二战”的惨剧回忆中。人民口诛笔伐,对法西斯所犯下的浩天罪行进行强烈的谴责。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却被几句不和谐的声音震惊了。几个学生在阅览室看报聊天,他们竟说,“纳粹主义的威力真大,希特勒是全世界上的大英雄,能发动一场这么雄伟的战争……”说还不算,而且还有个学生把希特勒当做崇拜偶像,将其头像贴在手中的一个本子的封面上。看了这可悲又可恨的一幕,我被震惊了!作为历史教师的我,真是感到无比的汗颜和尴尬。我想,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所经受的各种教

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udooo.com

育已是不少,怎么连这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我们的教育办到哪里去了?难道说,我们的教师没有责任吗?我们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才”了?震惊之余,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沉思中。“自责”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高考成绩、升学人数,因而注重传授历史知识,强化培养历史能力,而把历史学科的另一个教育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置之度外,把它放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忽视了,淡忘了,也就是在历史教学中,放弃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沉思”的是:我们该怎样“亡羊补牢”,担负和完成历史教学中的“树人”任务?怎样想方设法为国家、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而添砖加瓦?
痛定思痛。我再次重温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的资料,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提高了对新课理念的认识,深刻地领会到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也找到了我们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或盲区,懂得该怎样“树人”的一些方法或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树人”责任

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历史新课标》强调:“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的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国家的强大,靠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靠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靠的是学校的教育。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没把众多的人口转变成人才,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成为同志所期望的“人力资源强国”,只会成为沉重的包袱。学校应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历史教师肩负着责无旁贷的育人责任,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还必须教会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韦力先生也曾指出:“体育不合格是废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言中之意,突出了德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切不可为了争几个区区分数而忘记了自己的育人责任。

二、了解历史课程中的强大德育功能

“树人”的内容丰富,概念宽广,到底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为国家“树”怎样的“人”呢?《高中历史新课标》把历史教育的课程目标分解成如下三个部分: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大的维度,体现了新课程功能的发展、变化和进步。它要求我们从单纯传授知识的课程功能转变为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课程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真正培养成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深入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可以明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全面教育功能可分为四个层次:一观、两情、三感、四态。即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形成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尊重、理解多元文明成果的海纳百川的态度,天、地、人之间和谐发展、顺其规律的自然态度。正如前教育部长周济所希望的那样: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人”。

三、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树人”素材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应始终贯穿“情感、态度与价观”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历史学科是一门以理解人类社会文明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的人文科学,是学校德育不可多得的辅助教育课程。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个历史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一庄庄历史事件,丰富多彩,情节跌宕,犹在眼前。这就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不可多得的最佳因素。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屈辱落后的近代历史,能点燃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怒之火和拯救多灾多难祖国的爱国之情;领导人民争取独立富强的奋斗历程,能坚定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和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对英雄的歌颂,对败类的鄙视,能树立学生纯洁的荣辱观、是非观……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挖掘这些历史素材,就可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已经过去的不可能完整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另一方面,还可引导或帮助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必要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判,让学生知道哪些人和事是好的或是坏的,哪些现象是美的还是丑的……从而触动情感,净化灵魂。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必定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真正的“顶天立地有本事的人”!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