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大学生心理 >留守留守儿童应对方式、人格特点与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联系网

留守留守儿童应对方式、人格特点与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联系网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8932 浏览:270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对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人格特点及自我效能感的特点、相互联系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调查探讨,以期能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提供论述依据和支持。策略: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现况调查的策略,选取安徽省17个市所辖乡镇中学的初中学生,共发放问卷1050份(有效问卷832份)进行匿名调查。调查工具包括:①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②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③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C);④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⑤应对方式问卷(CPQ)。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性描述、t检验、单因素方差浅析、相关浅析及逐步多元回归浅析。结果:1.留守儿童心理不足检出率为5.3%,应对方式以成熟型为主;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人格进展不稳定,低自我效能感占71.8%;2.留守儿童的MHT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1);过敏倾向、冲动倾向因子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值均0.05)。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3.在不同性别差别上,留守儿童女生的心理健康测验总分、神经质得分高于男生,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值均0.05),在精神质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差别有统计学意(P0.01)。在不同生源地差别上,城镇留守儿童的精神质得分高于农村留守儿童,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1)。在是否独生子女差别上,在应对方式中的合理化因子得分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精神质得分上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1)。不同年龄的差别上,在应对方式中的幻想、解决不足因子、神经质得分上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1),经过事后比较,在幻想因子得分上,12-13的年龄组群体高于14-15的年龄组群体;在解决不足因子得分上,16-17的年龄组群体高于12-13、14-15的年龄组群体;在神经质维度得分上,16-17的年龄组群体高于12-13的年龄组群体。4.留守儿童的MHT总分与GSES总分、解决不足、内外倾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精神质、神经质呈正相关;留守儿童的GSES与内外倾、解决不足呈正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呈负相关;应对方式因子中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人格特点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呈正相关,自责、退避与内外倾呈负相关;解决不足与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呈负相关;求助、解决不足与内外倾呈正相关。5.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浅析显示: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是神经质、GSES、自责和精神质,联合预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37.9%的变异量,标准化回归方程为:MHT=0.435×神经质-0.185×GSES+0.172×自责+0.081×精神质。结论:1.应对方式、人格特点及自我效能感相互联系密切,并且均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自我效能感、积极的应对方式、性格外向的人格特点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内在积极因素。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工作重点偏向于具有不成熟应对方式、神经质高分、精神质高分、自我效能感低的留守儿童。关键词:留守儿童论文应对方式论文人格特点论文自我效能感论文

    摘要6-8

    Abstract8-10

    1 前言10-12

    1.1 探讨背景10-11

    1.2 探讨作用11-12

    2 论述回顾及探讨综述12-23

    2.1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探讨近况12-14

    2.2 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探讨近况14-17

    2.3 留守儿童的人格特点探讨近况17-20

    2.4 留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探讨近况20-21

    2.5 不足提出21-23

    3 探讨设计23-27

    3.1 探讨内容23

    3.2 论述框架23

    3.3 探讨对象23-24

    3.4 探讨工具24-25

    3.5 质量制约25-26

    3.6 统计学策略26-27

    4 探讨结果27-40

    4.1 探讨对象的基本情况27

    4.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效能感特点27-29

    4.3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效能感差别比较29-32

    4.4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人格特点及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别浅析32-35

    4.5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效能感联系浅析35-37

    4.6 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多元逐步回归浅析37-40

    5 讨论40-47

    5.1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效能感近况讨论40-41

    5.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效能感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别讨论41-42

    5.3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效能感联系讨论42-43

    5.4 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人格特点、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浅析讨论43-45

    5.5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倡议45-47

    6 结论与展望47-49

    6.1 结论47

    6.2 探讨不足和展望47-49

    7 参考文献49-53

    8 致谢53-54

    9 附录54-63

    附录A:基本情况问卷54

    附录B: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54

    附录C: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54-58

    附录D:艾森克人格问卷_儿童(EPQ_C)58-61

    附录E:应对方式问卷61-63

    附件F: 作者介绍6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