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国防教育 >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短跑项目训练计划安排

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短跑项目训练计划安排

收藏本文 2024-01-31 点赞:4795 浏览:1223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的短跑训练有其特点,不同于青少年业余训练和专业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其训练年限相对要短,而且学习任务重,训练条件有限。因此大学生的短跑训练不能照搬专业队的训练模式,而应探索适应我国大学生短跑训练的有效计划。
关键词:高校短跑训练计划
A

一、制定训练计划的主要依据

一个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实现目标的需要,又必须要考虑到主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同时还必须为运动员所接受,还必须要符合训练客观规律的要求。这些客观规律主要包括运动训练计划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机体在负荷下的适应性与劣变性,训练活动组织的集体性与个体性以及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与可控性等。再有就是运动技术,运动战术,各种运动素质本身结构的特点和发展的特点。我们在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时,必须遵循这些基本的原则、方法和手段,并在训练计划中予以充分的体现。

二、制定训练计划的基本要求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为了确保制定出来的计划切实可行,还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对运动员主观条件和物质条件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制定计划提供依据。其中运动员的主观条件有:专项素质水平,技术和战术活动能力,情感和见解,比赛负荷,健康状况,疾病和受伤情况等。物质条件有:给运动员提供的训练时间,训练课之外的其它负荷,现实的训练条件,可能的合理营养,生理医疗和医务监督,生活管理,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安排等。

三、短跑训练全年计划的制定

短跑运动员要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必须经过科学的、有计划的、全年不间断的训练。制定训练计划必须制定各个训练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同时订出各阶段的运动量、一般身体训练、专项素质训练、技术训练的比例等。根据普通高校田径的特点,在此主要分析全年计划。全年训练是从秋季田径比赛结束之后开始到第二年的秋季比赛结束为止。

(一)全年训练计划内容

1、本年度的训练任务。2、训练工作的思想教育。3、全年训练时期的划分,以及各时期的任务,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的安排,训练量和强度,以及训练节奏的安排。

4、各时期的周训练计划的制订。5、测验与比赛的安排。6、医务监督任务。

(二)具体实践中的年训练阶段任务(全年分5个阶段)

1、10月中旬到12月进行全面身体练习,提高一般耐力,为发展速度耐力和快速力量打基础;2、1月到2月发展速度耐力及快速力量;3、3月到5月提高速度及速度耐力;4、6月到7月改进技术,进一步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5、8月到10月提高专项成绩,进入竞技状态。

(三)周训练计划的制定。

1、周训练计划制定步骤:(1)根据全年各时期的任务,确定周训练任务要求;(2)根据全年各时期的任务及学生的学习任务,确定一周训练次数和早操数;(3)确定每周训练日的任务和内容及手段;(4)确定每周训练日之间的训练节奏、训练量和强度要求。2、竞赛期的周训练计划。第一天由于前周末的竞赛,练习以调整为主,进行非专项训练。第二天大强度的速度练习;第三天弹跳或力量练习;第四天中等强度的技术练习;第五天安排轻微活动或休息;第六天参加比赛或测验。

四、训练负荷安排

训练负荷包括数量、强度、密度、难度以及时间和课次等,在短跑的整个训练过程,负荷的结果应以突出强度为中心,高强度对人体刺激深、变化大,对运动成绩的形成有积极影响,与专项成绩直接相关。短跑运动员要提高速度,应进行相当数量的快速跑训练。由于大学生学习课程紧,训练次数少,训练课时短,营养恢复条件有限,因此在制定我院短跑训练负荷时要遵循上述原理,控制总跑量,突出快跑量,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通过加大密度提高强度使训练负荷达到适宜程度,并在训练中训练后通过密切关注运动员心率的变化进行调整训练负荷,运动员快跑后心率可达到30次~35次/10s,当运动员训练后休息1小时以上心率应降到20次/10s以内,若降不到这个水平,则视为训练负荷过大,应进行调整。通过多年训练的实践和观察,专项100m的男大学生一堂课适宜的快跑量不超过1 000m,一个月不超过4000m;女大学生一堂课不超过800m,一个月不超过3000m。

五、突出训练的节奏性

调整好训练节奏,是提高训练效果,改善运动员身体机能,保持赛前和赛中的良好竞技状态的保证。由于大学生的训练属业余性质,缺乏良好的营养和恢复条件,只有通过调整好训练节奏来保证训练质量。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人体通过训练达到一定的疲劳再经过超量恢复运动机能就会得到提高,72h可以得到较好的超量恢复。我们在训练安排上遵循这个原理合理调节训练节奏,在训练期基本安排一周一小调整(调整训练一天),三周一中调整(调整训练2—3天),六周一大调整(调整训练一周)。在重大比赛前的训练安排是三天一小调整,同种性质的训练课也是在三天后再重复进行。为了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丰富比赛经验,提高专项强度,在重大比赛前两个月内安排4—5次测验比赛,由于大学生参加全国、全省性的比赛机会少,每年最多一至二次,因此在重大比赛前可组织邻近的高校举行对抗赛或校内的测验赛,通过测验比赛检查运动员存在的不足之处,再在赛前完善训练,以期在正式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六、训练控制性安排

在每一次训练内容上都应规划检查评定的时间内容和标准,对运动员现状进行诊断,确定训练指标,制定训练计划,这并不等于就能够完成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的目的。对于整个训练过程还应实施有效的控制。要通过对运动训练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的检查评定,从而去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对妨碍运动员顺利地

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udooo.com

实现状态转移,达到状态目标的因素应及时地加以修正和调节,使得整个训练过程的发展能够尽可能地逼近状态转移的最佳通路。
参考文献:
(美)克雷格?麦克唐纳,史蒂夫?方姆斯,汤姆?库茨奇科等. 青少年田径基础训练的成功经验[J].山东体育科技,1990,3
戴金明.谈业余田径训练计划的制定[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 5(2)
[3]陈芳.浅谈制约普通高校运动队短跑水平提高的几个因素[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15(2)
[4]何杰.对师范院校大学生短跑训练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 1999, 85(1)
作者简介:庄谦 (1971—) 男 山东临沂人 讲师,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