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金融 >> 国际金融 >内部控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制约质量和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网

内部控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制约质量和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网

收藏本文 2024-03-21 点赞:10829 浏览:375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1世纪以来,国内外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和盈余管理案件相继发生,例如,2001年以后的安然、世通等美国大型公众公司相继爆出会计丑闻以及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国美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调查事件、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等,都说明了上市公司内部制约的薄弱。上市公司内部制约系统与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不足成为各界学者探讨的热点。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内部制约及其信息披露,我国的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如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制约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制约指引》。两个《指引》均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公司内部制约的建立及健全情况。之后,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五个部门先后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制约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制约配套指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制约信息披露的要求由自愿披露转为强制性披露。至此,我国企业内部制约法规系统基本建成。财务报告的质量由于受到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其可靠性严重下降,低质量的财务报告容易给投资者的决策造成误导。而内部制约制度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合理保证,也得到了投资者的高度重视。那么,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内部制约制度能否及时地发现并预防盈余管理,进而采取措施减少盈余管理,提升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本论文针对这一不足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本论文以2008-2010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业)的数据为探讨样本,按照一定的标准,采取打分的策略评估上市公司内部制约质量,根据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计算DA(可操作性应计利润)的值,并用DA的大小来替代盈余管理的程度,实证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制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联系。探讨结论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制约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之后,我们将探讨样本按照不同的年度分为两组进行进一步的检验,以求了解制度背景的变化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我国内部制约法规系统的改善和基本建成,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按照内部制约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披露内部制约自我评估报告,并请相似度检测机构对其内部制约自我评估报告进行审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制约质量,很好地发挥了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最后,本论文又针对探讨结论提出了提升上市公司内部制约质量的一些倡议,并剖析了文章在写作历程中有着的不足。关键词:内部制约论文内部制约质量论文盈余管理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9

    第一章 绪论9-13

    1.1 选题背景和作用9-10

    1.2 探讨内容与探讨思路10-11

    1.3 探讨策略11

    1.4 探讨的革新之处11-13

    第二章 文献综述13-21

    2.1 国外文献综述13-16

    2.1.1 关于内部制约质量的评价标准的探讨13-15

    2.1.2 关于盈余管理方面的文献探讨15

    2.1.3 关于内部制约质量与盈余管理联系的探讨15-16

    2.2 国内文献综述16-20

    2.2.1 关于内部制约质量的评价标准的探讨16-18

    2.2.2 关于盈余管理方面的文献探讨18-19

    2.2.3 关于内部制约质量与盈余管理联系的探讨19-20

    2.3 国内外探讨述评20-21

    第三章 内部制约质量与盈余管理论述浅析21-30

    3.1 内部制约的含义和内部制约质量的评价原则21-23

    3.1.1 内部制约的含义21-22

    3.1.2 内部制约质量的评价原则22-23

    3.2 盈余管理的含义及计量23-26

    3.2.1 盈余管理的含义23

    3.2.2 盈余管理的动机23-24

    3.2.3 盈余管理的计量(应计利润分离模型)24-26

    3.3 内部制约质量和盈余管理相关性的论述浅析26-30

    第四章 实证探讨30-39

    4.1 探讨检测设30

    4.2 样本选择30-31

    4.3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31-33

    4.3.1 被解释变量31

    4.3.2 解释变量31

    4.3.3 制约变量31-33

    4.4 实证结果与浅析33-39

    4.4.1 描述性统计浅析33-35

    4.4.2 相联系数浅析35-36

    4.4.3 多元回归浅析36-39

    第五章 结论与倡议39-42

    5.1 探讨结论39-40

    5.2 探讨倡议40-41

    5.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41-4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